葛旦之
作品数: 45被引量:259H指数:10
  • 所属机构: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志辉
作品数:32被引量:3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硒 稻田土壤 硫肥 复合生态系统 湿地
刘军鸽
作品数:22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
研究主题:硒 土壤 SE 测定水样 水样
李辉勇
作品数:73被引量:44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硒 农业院校 稻草秸秆 酶水解 臭氧
刘鹏
作品数:33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硒 土壤 硫素状况 作物 有效硫
熊远福
作品数:168被引量:950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种衣剂 肥料 控释肥 水稻种衣剂
湖南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的研究──Ⅵ.全省稻田土壤交换性硒的分布和土壤供硒状况的初步评价
1997年
杨志辉黄燕湘葛旦之罗翠兰
关键词:稻田土壤
土壤农化分析教改实践被引量:1
1992年
“土壤农化分析”是土化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计划156学时,是学时数最多的专业课。同时,它又是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实验教学100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植株、肥料及相关的农业测试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分析技术,对加速农业的现代化和改善人们生活的质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较大的改革动作,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按照教学原则重新组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抓好实验的改造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一、加强能力培养,搞好“三基”
葛旦之
关键词:教改实践教学原则教学单元测试技术实验台
湖南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的研究Ⅴ.全省稻田土壤全硒的分布
1996年
湖南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的研究Ⅴ.全省稻田土壤全硒的分布葛旦之,黄燕湘,杨志辉,罗翠兰(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由于硒在人畜营养中的重要作用,我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已引起农业、畜牧、生态、环境等学科专家的关注。龚子同(1994年)指出,我国土壤全...
葛旦之黄燕湘杨志辉罗翠兰
关键词:水稻稻田土壤
渍水土壤中硒迁移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用土柱模拟 4种加硒处理的土壤还原淋溶过程 ,研究了硒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 .结果表明 ,未加硒处理 (土壤背景硒 )的溶液中硒的迁移以有机硒占优势 ,Se(Ⅵ )及Se (Ⅳ )占的比例很小 ;土壤富里酸硒由上层向下层迁移 .外源蛋白硒的处理的溶液中硒迁移为有机硒 ,部分外源硒以富里酸硒积累在下层土壤 .外源Se (Ⅵ )和Se (Ⅳ )处理的溶液中硒迁移量只占加入量的 0 2 %和 0 4 % ,硒迁移的主要形态前者为有机硒 ,后者为Se (Ⅳ )和有机硒 ;外源Se (Ⅵ )和Se (Ⅳ )的绝大部分以富里酸硒的形态积累于土壤 ,其积累量Se (Ⅵ )处理高于Se (Ⅳ )处理 ,上层土壤高于下层土壤 .
李辉勇杨志辉刘鹏熊远福葛旦之
关键词:渍水土壤
湖南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的研究Ⅳ.双季稻田土壤硒有效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1996年
).其次是pH值(r=一0.6038*)和(0.001mm粘粒含量(r=一0.4222*)。而与全铁和CEC的相关性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稻田土壤硒在剖面上的迁移及淀积活动与有机质极为一致。Olson(1942年)发现,旱地土壤全硒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日本学者YumeiKang(1991年)报道,冲积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全硒在B层有明显的淀积,各层全硒量是B层>C层>A层,且全硒与全铝、全铁及粘粒含量相关,而与有机C关系不密切。此结论与本研究所述规律不一致。这种差别说明双季稻田土壤全硒的剖面分布有鲜明的特点,并可能与周期性的水旱交替耕作有关。(2)各处理土壤交换性硒平均值,A层为13.63μg/kg土,B层为15.4μg/kg土,C层为13.72μg/kg土,经方差分析,三层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从硒的有效度(交换性硒占全硒的百分数)来看,A层为3.75%,B层为5.28%(层为5.07%,B、C层明显高于A层,但B、C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双季稻田土壤硒有效度随剖面加深而增加的现象可能与耕层交换态硒的下移有关。2.2.2潜育性稻田土壤全硒及硒有效度的剖面分布:稻田土壤肥力模拟试验中,地下水位为20cm的一?
杨志辉葛旦之熊远福罗翠兰
关键词:双季稻稻田土
淹水条件下土壤硒迁移行为的研究 Ⅰ.还原淋溶作用下土壤硒的溶液迁移被引量:12
2000年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 Se形态 .结果表明 ,经 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 ,柱底渗滤液中总 Se量保持在 7.73μg/ L 左右 ,其中有机键合 Se占 6 2 .2 % ,Se6 + 占 2 2 .1% ,Se4+ 占 15 .6 % ;加入的 Se蛋白经土壤还原分解 ,形成水溶性有机 Se随水迁移 ,流失较多 ;含 Se6 + (Na2 Se O4)和 Se4+ (Na2 Se O3)溶液 ,经土柱淋渗 ,随溶液迁移至柱底的 Se,前者为有机态 ,后者有机态占 2 3.8% ,无机态 Se4+占 5 6 .2 % ,后者 Se的迁移量较前者大 ,但时间滞后 .
刘鹏杨志辉葛旦之刘军鸽李辉勇
关键词:淋溶作用迁移
淹水土壤有效态硒提取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采集几种肥力水平与含硒量差异较大的土壤连续两季 (次 )盆栽水稻 ,以植株含硒量 (μg/kg)和吸硒量(μg/盆 )作参比标准 ,对 6种提取剂所提取的有效态硒作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提取剂与水稻植株提取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提取剂有水和 0 .0 3mol/L NH4F- 0 .0 2 5 m ol/L HCl;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提取剂为0 .2 m ol/L K2 SO4,除第一季 (次 )水稻植株的吸硒量外 ,0 .5 m ol/L Na HCO3和 AB- DTPA与两季 (次 )水稻的含硒量和第一季 (次 )水稻的吸硒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由此初步认为 ,除 0 .2 mol/L K2 SO4外 ,其他 5种提取剂均可作为淹水土壤有效硒的提取剂 .
刘军鸽刘鹏葛旦之杨志辉罗翠兰
关键词:土壤提取剂有效态水稻
土壤硒的荧光法测定被引量:15
2005年
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硒,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提取、荧光法测定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淹水土壤有效态硒的最佳提取剂是KH2PO4,土壤样品的最佳消化液是HNO3-HClO4,建立了土壤不同形态硒的荧光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法测定淹水土壤不同形态硒,结果满意.
李辉勇金密刘灿明李志光熊远福葛旦之
关键词:土壤硒荧光法
乳酸发酵液沉淀叶蛋白的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在研究叶蛋白沉淀方法的试验(见本刊1992年7期)中,我们曾经提出利用沉淀叶蛋白后的清液,经乳酸发酵使之达到一定的酸度,再作为叶蛋白的沉淀剂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摸索,现已形成一条叶蛋白沉淀的新工艺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批量生产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工艺蛋白质沉淀效率高,设备简易,成本较低,适于农村不同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一、乳酸发酵液沉淀叶蛋白的工艺流程我们研究的用乳酸发酵液作沉淀剂的叶蛋白生产流程如下:
葛旦之罗翠兰
关键词:乳酸发酵液叶蛋白
乳酸发酵酸聚沉叶蛋白的反应过程与机理被引量:13
1999年
利用乳酸发酵酸作叶蛋白的沉淀剂,其聚沉反应可明显分为叶蛋白聚凝和聚凝物沉降两个阶段.乳酸发酵酸的酸效应使叶蛋白等电点聚凝,酸液具有较强的缓冲容量和较高的电导率,能增加其聚凝效果;酸液含有的乳酸菌和生物活性大分子均有促进叶蛋白聚凝的作用,制备的酸液越新鲜,乳酸菌越多,大分子活性越高,聚凝效果越好.叶蛋白聚凝物的沉降速率与酸液密度呈负相关,酸液密度小于1.
刘鹏黄虎罗翠兰葛旦之
关键词:叶蛋白絮凝沉淀剂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