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鹏
作品数: 20被引量:113H指数:6
  • 所属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发展规划

相关作者

陈岩
作品数:14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激光雷达 沙尘天气 沙尘暴 气溶胶 氨基酸
董旭辉
作品数:16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研究主题:激光雷达 沙尘暴 气溶胶 沙尘天气 大气颗粒物
殷惠民
作品数:40被引量:3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沉积物 大气颗粒物 土壤 重金属 无机元素
狄一安
作品数:43被引量:529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大气颗粒物 颗粒物 粒径分布 水溶性无机离子 汞
李玉武
作品数:69被引量:494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大气颗粒物 颗粒物 铅 沉积物 无机元素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氨基酸被引量:10
2006年
本文研究了卡尔曼滤波(KF)法用于混合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通过混合标准样品集得到吸收系数矩阵,有效地降低了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计算误差,并对波长、波长间隔以及滤波次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波段240—300nm,波长间隔2nm,色氨酸和酪氨酸滤波26次,苯丙氨酸滤波31次的条件下,用此法对大豆样品进行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王雁鹏董旭辉陈岩董树屏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氨基酸
CL-P507-HCl体系萃取色层法分离铒、铥、镱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用CL-P507-HCl体系萃取色层法分离铒、铥、镱,考察了树脂粒度、溶液温度、淋洗液酸度、树脂负载量、进样质量比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铥、镱之间存在着萃取抑制现象;以1.65 mol/L盐酸淋洗铒,1.90 mol/L盐酸淋洗铥和镱,在溶液温度50℃时可实现3者的分离;以99.9%氧化铥为原料,单柱一次分离可获得高纯铥溶液。
王雁鹏李玉武殷惠民
关键词:
中国北方沙尘传输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PSU/NCAR的非静力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和三维欧拉型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建起一套完整的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对2001年春季北方地区的沙尘传输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沙尘传输和沙尘浓度分布有较好的模拟能力,TSP模拟值与激光雷达监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置信度水平〉99%。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北京的贡献率分别为30%-50%和30%-60%,河北省的贡献率最高可达29%。
王雁鹏陈岩殷惠民李玉武
关键词:沙尘暴数值模拟
沙尘暴与黄沙对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影响研究
全浩董旭辉高庆先陈岩狄一安王雁鹏白雪椿李金龙张建辉
沙尘暴与黄沙对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影响研究首次确定了沙尘暴源区分为境外源和境内源,揭示了影响北京沙尘暴的三条主要传输路径;建立了大规模地空协同的沙尘暴监测网络系统;利用沙尘暴的起源和传输数值模拟系统以及粒度分布法对北京沙尘...
关键词:
关键词:沙尘暴大气颗粒物
高纯氧化铥的分离制备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用Cl—P_(507)—HCl体系柱色层法分离原料氧化铥中铒、镱等稀土和非稀土杂质。讨论了树脂粒度、温度、淋洗剂浓度、负载量、进样比等条件对铥、镱分离的影响,观测到铥、镱之间存在萃取抑制现象。选择合适分离条件,以99.9%氧化铥为原料制备出99.995%的高纯氧化铥产品,其主要稀土杂质铒、镱均小于5μg/g,非稀土杂质铁小于2μg/g,钙小于5μg/g。
李义久王雁鹏张荣华王建信倪亚明
关键词:P507提纯氧化铥
因子分析法用于紫外活性混合氨基酸体系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测定了混合氨基酸体系中的物种数及各物种的含量,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并就测定波段及波长间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段忆翔郭纯孝王雁鹏金钦汉郭纯宝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氨基酸
关于沙尘暴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正> 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和包括蒙古国南部在内的东径75°~125°、北纬35°~50°的广大范围内分布着沙漠、戈壁、黄土高原和荒漠化土地.每年春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东亚冬季风穿过上述地区并吹向北太平洋.在这种盛行风...
全浩董旭辉狄一安唐莉陈岩王雁鹏
文献传递
偏振激光雷达在沙尘暴观测中的数据解析被引量:39
2007年
阐述了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研制的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参数,探讨了激光雷达方程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条件,并对激光雷达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直观图视化处理.分别用光学强度、后向散射强度、退偏振率、消光系数以及双波长信号比等对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并对垂直方向沙尘浓度的分布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退偏振率大于10%时,即可判断为沙尘天气;双波长信号比(P(1 064)/P(532))大于0.4,则表示该期间为沙尘天气;利用消光系数表示气溶胶浓度时,NIES激光雷达观测沙尘气溶胶消光系数超过0.3 km-1(ρ(TSP)约为500μg/m3),且持续时间超过3 h的沙尘天气现象即可判断为一次沙尘事件.根据激光雷达特有物理量对沙尘气溶胶的不同判定标准,对沙尘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沙尘云厚度以及沙尘天气的污染特征进行了解析和探讨.
董旭辉祁辉任立军王雁鹏狄一安陈岩杉本伸夫坂本和彦王青跃
关键词: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大气污染
CL-P<,507>-HCI体系萃取色谱分离制备高纯氧化铥的研究
本文采用 CL-P607-HCI 体系萃取色谱法分离铒、铥、镱。系统研究了 P607含量、萃淋树脂的粒度、柱温、淋洗剂浓度、稀土负载量、混合稀土的组成、柱长径比、流速等因素对铒、铥、镱分离的影响。并且发现了铥和镱之间的萃...
王雁鹏
文献传递
激光雷达在沙尘观测中的应用——2004年春季北京和呼和浩特沙尘天气的解析被引量:18
2006年
2004年春季(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利用激光雷达在北京和呼和浩特对沙尘天气进行了连续观测。利用激光雷达的数据导出了沙尘和大气污染物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关系,对两个地点的沙尘天气特征和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了探讨。该期间在呼和浩特观测到较大型的沙尘事件(消光系数大于0.3·km^-1)有9次,这些起源于蒙古国/内蒙古的沙尘事件晚于呼和浩特6~10h在北京被观测到。在呼和浩特观测到的沙尘云块的高度普遍较低(由地表至高空1~2km),而在北京较高一般可达到2~4km,同一沙尘事件的最高浓度(消光系数)是呼和浩特高于北京。在北京观测到的沙尘天气共有17次,其中包括数次小规模的沙尘事件在呼和浩特未观测到。从北京及呼和浩特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地区3~5月沙尘的背景浓度高于呼和浩特,北京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规模大气污染特征,而呼和浩特只具有局部规模的大气污染特征。
董旭辉杉本伸夫白雪椿祁辉任立军王雁鹏狄一安陈岩赵淑莉松井一郎清水厚
关键词:激光雷达沙尘天气消光系数气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