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福
-

-

- 所属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张永江

- 作品数:198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物 病毒 芯片 检疫 生物信息学方法
- 李桂芬

- 作品数:114被引量:2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植物病毒 引物 试剂盒 病毒
- 许瑾

- 作品数:39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物 物种资源 PCR鉴定 核苷酸序列 物种鉴定
- 朱水芳

- 作品数:321被引量:1,37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实时荧光PCR 引物 试剂盒 植原体 病毒
- 宋云

- 作品数:29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物 分子标记 物种 SNP 物种鉴定
- 应用DNA条码技术鉴定狗咬胶熏料植物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利用DNA条码技术对狗咬胶专利产品熏料的植物物种进行了鉴定。[方法]采用CTAB法、CTAB-担体法和磁珠法从狗咬胶表面提取痕量的植物总DNA,对其中植物条码基因rpoB和rpoC1进行分析。[结果]疑似产品的植物熏料不是番薯,可能是旋花科的另一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条码基因进行物种鉴定的实验体系。
- 徐涛许瑾李明福朱水芳
- 关键词:条码技术物种鉴定
-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引致烟草症状恢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在白肋烟上具有典型的症状恢复现象,本研究用提纯病毒和DAS-ELISA建立了CMV-M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发现,症状严重程度与叶片中的病毒浓度呈正相关:最早发病的黄化叶每克病组织中病毒可高达790μg,而恢复叶片上部再发病的花叶症状病叶中每克病组织中病毒也可高达508μg,恢复叶片中病毒含量很低,每克叶片中最高也没有超过6μg,仅为发病叶片病毒浓度的1/85~1/135,远低于根和茎中的病毒浓度。RT-PCR和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恢复叶片中确实存在具侵染活性的病毒,而且病毒在长达半个月以上一直保持很低浓度。结果表明恢复叶中可能存在有效的病毒防御机制,其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陈明胜李桂芬朱水芳陈红运安德荣李明福
- 关键词:RNA沉默
-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5
- 2009年
- 将纯化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制剂免疫BALB/c小鼠,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有限稀释法克隆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成功获得了3株分泌CGMM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别命名为3C9,3F7,2G10。用ELISA方法对所获得的3个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亚型鉴定均为IgG2a,kappa链。间接ELISA效价测定结果分别为3C9:1.024×107,3F7:2.56×106,2G10:1.28×106。此3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能与本研究室保存的其他3种不同的CGMMV分离物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其他3种同属成员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virus,T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齿瓣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virus,ORSV)发生反应。
- 李桂芬曹振马杰李明福陈笑瑜丁建云李娜
-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
- 三七上一种新线状病毒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张永江金羽李桂芬陈燕芳李明福王敏黄璐琦
- 关键词:线状病毒病毒检测
- 基于酶催化沉积放大的检测芜菁花叶病毒的生物传感技术
- 2009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酶催化沉积放大检测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生物传感技术。该方法先通过夹心免疫反应,将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芜菁花叶病毒抗体固定到电极表面,然后通过碱性磷酸酯酶催化还原银离子在电极表面形成不溶性沉积物,从而放大电化学检测信号。考察了抗体的用量和沉积时间对免疫分析的影响,结果显示传感器信号响应与芜菁花叶病毒原液的浓度在10~1000倍稀释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到500000倍芜菁花叶病毒原液稀释浓度。
- 蒋小平李明福陈洪俊吴会旺谭钟扬蒋健晖沈国励俞汝勤
- 关键词:芜菁花叶病毒免疫传感器阳极溶出伏安法
- 引进种质西瓜中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检测被引量:19
- 2007年
- 从日本引进的西瓜种子隔离种植后,采用生物学、双抗体夹心酶联方法及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其幼苗样品进行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检测,结果表明:生物学试验接种的黄瓜健康植株全部发病;双抗体夹心酶联试验结果均为阳性;RT-PCR反应后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出现预期的715 bp特异性扩增产物。3种方法均表明此次从日本引进的西瓜种质已经受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侵染,须做销毁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种方法中的2种对样品进行检测,即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确诊被检对象是否带有CGMMV病毒。
- 赵世恒李明福张永江王进忠李桂芬孙淑玲张涛
- 关键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生物学检测
- 一种基于MNP快速检测水稻病原菌的引物组及试剂盒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稻病原菌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MNP快速检测水稻病原菌的引物组及试剂盒和方法,包括引物对A、引物对B、引物对C和引物对D,所述引物对A为xoo1~xoo20中的至少一对,引物对B为xoc1~xoc1...
- 雷荣李明福赵文军彭海李甜甜田茜许瑾宋云李论
- 用于鉴定疣粒野生稻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疣粒野生稻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位于禾本科植物单拷贝核基因TPI序列上,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可实现对疣粒野生稻的快速、准确检测,...
- 宋云陈岩徐晗李明福
- 稻属单拷贝核基因TPI序列分析及其在疣粒野生稻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稻属(Oryza L.)及其近缘属等18个禾本科植物单拷贝核基因TPI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及序列差异,并设计鉴定疣粒野生稻(O.granulata)特异的分子标记。序列分析表明,栽培稻间TPI基因序列碱基变异少,野生稻相对变异丰富,其中疣粒野生稻变异尤为明显,根据疣粒野生稻的TPI基因序列特异位点设计引物,利用这一分子标记对疣粒野生稻进行准确鉴定。
- 宋云陈岩徐晗李明福刘仕琴
-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分子标记物种鉴定
-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用引物及探针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用引物及探针,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2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
- 赵文军陈红运白净朱水芳李明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