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荣
作品数: 192被引量:173H指数:6
  • 所属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电子电信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张祖凡
作品数:233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用户 MIMO 移动通信 预编码 性能分析
陈前斌
作品数:1,291被引量:1,729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网络 资源分配 基站 切片 卸载
周围
作品数:148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智能天线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波达方向估计 MIMO系统
杨静
作品数:74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卸载 网络编码 时延 机会网络 数据转发
刘利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MIMO系统 压缩感知 分簇 MIMO 信道状态信息
一种宽带宽波束低剖面圆极化天线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宽波束低剖面圆极化天线,属于无线通信领域。该天线包括天线辐射组件和天线馈电组件;天线辐射组件包括主辐射贴片,围绕主辐射贴片四周放置的四个结构相同的耦合贴片及上层介质基板,天线辐射组件用于辐射信号;天线的...
景小荣张凯方
一种基于3D交叉极化信道大规模MIMO系统的码本构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用户(Multi-User,MU)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MIMO)系统的码本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
景小荣吴学文刘利张祖凡陈前斌
文献传递
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部分导频交替复用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部分导频交替复用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该发明首先确定小区中心用户率,进而得到系统所需的导频序列数,并依据小区中心用户率对导频序列进行分组;然后根据各小区用户到本地基站的距离和小区中心...
景小荣李梦婉郑建宏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波束成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波束成型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发射波束成型设计要求,利用空间自由度对多个通信用户和雷达目标合成多波束;然后,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发射波束成型和RIS的...
景小荣雷宇欣
基于改进梯度投影法的低复杂度MIMO-NOMA系统信号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梯度投影法的低复杂度MIMO‑NOMA系统信号检测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根据系统活跃用户的稀疏特性,利用凸优化算法思想,将系统模型转化为严格的二次规划问题;然后对该问题进行迭代求解,并对每次迭代结...
景小荣胡哲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MU-MIMO系统的非正交预编码码本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MU-MIMO系统的非正交预编码码本设计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非正交形式构造两个码本,将其共存在各用户端和基站端,各用户根据当前CSI进行预编码码字选择,并将与最优预编码对应的码本索引反...
景小荣张阳林张祖凡陈前斌
基于三角分解和SLNR算法的多小区多用户同频干扰抑制方法
基于三角分解和SLNR算法的多小区多用户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计算各小区内信道矩阵的Frobenius范数,按照范数大小对联合信道矩阵行向量进行调整;2、对调整好的联合信道矩阵进行三角...
张祖凡李余杨静彭醇陵景小荣
文献传递
基于符号映射的物理层网络编码被引量:2
2014年
从信号角度出发对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PLNC)展开研究,联系实际通信中用户选择调制方式以及用户发送功率分配的差异性,重点对中继节点叠加信号的符号映射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符号映射后的星座映射图分析了中继节点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并结合星型协作网络以瑞利信道为信道模型对中断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调制方式以及用户功率分配对中继误符号率有一定影响,同时基于符号映射分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断性能优于其他几种传输方式。
张祖凡彭醇陵杨静景小荣
关键词:物理层网络编码调制方式功率分配误符号率
大规模MIMO系统融合迫零与泰勒级数展开的双层预编码设计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融合迫零与泰勒级数展开的双层预编码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设计过程如下:首先用户通过接收的导频序列得到了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并通过反馈链路将CSI估计值反馈给基站...
景小荣李敏
基于Matern簇过程的NOMA-HetNet覆盖概率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考虑到用户与基站间的相关性和网络的不规则性,建立了基于Matern簇过程(MCP)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型异构网(NOMA-HetNet)模型,并结合该模型分析了各类用户的覆盖概率。在分析过程中,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用户的信干噪比(SINR);其次,针对现实中的非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IC)方案,给出了一种更符合实际情况的SINR上限更新规则;然后,利用空间坐标系、概率论、随机几何理论和顺序统计量等数学工具分析了各类用户关联概率和服务距离;最后,推导了各类用户覆盖概率的理论表达式。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簇半径、基站密度和干扰残余因子对服务距离和覆盖概率的影响,取得了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景小荣陈怡西陈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