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扈江伟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陈虎

- 作品数:222被引量:7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 张斌

- 作品数:78被引量:249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治疗 急性髓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胡亮钉

- 作品数:86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骨髓移植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王军

- 作品数:34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监测仪器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带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徐曼

- 作品数:16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
- 研究主题: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
- CY-fTBI与BMM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15年单中心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预处理方案Cy-fTBI(环磷酰胺+分次全身照射)与BMM(白消安+马法兰+米托蒽醌)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对1998年11月至2014年5月接受allo-HSCT治疗的47例Ⅲ、Ⅳ期NH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Cy-fTBI和BMM预处理方案两组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复发率(RR)、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结果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计数≥5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10~72)d和27(5~98)d;aGVHD发生率为53.19%,Ⅰ~Ⅱ度占42.55%,Ⅲ~Ⅳ度占10.64%;cGVHD发生率为21.28%;中位随访9.7(0.2~149.1)个月,47例患者中21例生存。Cy-fTBI组1、3、5年OS率分别为73.5%、49.3%、40.1%,DFS率分别为71.4%、45.6%、39.3%。BMM组1、3、5年OS率分别为67.8%、32.9%、31.4%,DFS率分别为65.3%、31.1%、30.2%。Cy-fTBI组1、3、5年RR率分别为18.9%、19.5%、35.2%,TRM率分别为23.0%、38.3%、39.2%。BMM组1、3、5年RR分别为27.4%、38.9%、39.2%,TRM率分别为24.5%、46.4%、48.2%,两组在OS、DFS、RR、TRM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o-HSCT是治疗Ⅲ、Ⅳ期NHL的有效手段,但TRM仍相对较高。Cy-fTBI预处理方案与BMM方案相比,减少了TRM、RR,增加了DFS和O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孙婷胡亮钉江珉宁红梅张斌任静李欲航李勃涛陈健琳杨帆徐晨王军楼晓扈江伟陈虎
- 关键词:难治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NK细胞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移植后30 d外周血中NK细胞的计数及活性,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病理指标综合评价患者aGVHD发病情况,分析NK细胞计数和活性与aGVHD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移植后发生aGVHD患者的NK细胞计数和活性与未发生aGVHD患者相比较显著降低,即655±216 cells/μl vs 1169±372 cells/μl(P=0.002)和7.3±3.6%vs 9.0±3.6%(P=0.008);发生Ⅱ-Ⅳ度aGVHD的患者与发生0-Ⅰ度aGVHD的患者相比,NK细胞计数和活性分别为617±220 cells/μl vs 1081±399 cells/μl(P=0.001)和4.2±1.7%vs 8.3±3.5%(P=0.001)。NK细胞计数和活性与aGVHD发病呈中度负相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Ⅱ-Ⅳ度aGVHD组复发率高(57%vs 5%)(P=0.010),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显著下降(43%vs 84%)(P=0.010)。结论:移植后NK细胞计数和活性与aGVHD的发生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通过监测NK细胞计数和活性可早期识别和预测aGVHD高危患者,也可能为aGVHD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 万露露陈健琳徐诚李渤涛扈江伟楼晓杨帆刘娜苏永峰蓝三春王庆含乔卓青王雷江岷李欲航胡亮钉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免疫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中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前体细胞.在对NOD/SCID小鼠的一些研究中显示,移植时共输注MSC能增强人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骨髓中的植入.MSC能产生...
- 扈江伟
-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 文献传递
- γ射线诱导POLH基因表达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通过研究受γ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中POLH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POLH基因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为确立POLH基因作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采取三名健康成人(A、B、C,B为女性,...
- 李琳林仲武扈江伟李孝鑫张学清沈丽萍常诚陈英葛银林王治东
- 关键词:生物剂量计实时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脐带全层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从人脐带全层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为组织工程软骨和软骨损伤后修复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全层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表型,采用微团细胞培养在软骨诱导液中向软骨细胞分化,阿尔辛蓝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分化情况,RT-PCR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聚集蛋白聚糖(ACAN)基因情况。结果人脐带全层来源的MSCs呈成纤维样形态漩涡状贴壁生长,细胞高表达HLA-I类分子、CD73、CD90、CD166及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CD31、CD80、CD86及HLA-DR。细胞诱导分化21d后,阿尔辛兰及甲苯胺蓝染色阳性;RT-PCR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ACAN,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人脐带全层为成体MSCs提供一种新而方便的来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培养能够向软骨细胞分化。
- 扈江伟张颢徐曼汤永永王军盛红霞杨在亮张斌陈虎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
- 抗CD19 CAR-T对K562^(CD19+)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构建表达抗CD19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制备抗CD19 CAR-T细胞,研究其对CD19表型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效果。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能够自剪切EGFP荧光报告的抗CD19 CAR分子,将其重组到慢病毒载体中并包装获得慢病毒。通过慢病毒递送的方式,将抗CD19 CAR过表达于primary-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确认表达后,通过ELISA检测CAR-T细胞IL-2分泌情况,最后用LDH释放法评价靶向杀伤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抗CD19 CAR的慢病毒递送载体;流式细胞术表明CAR分子在T细胞表面高效稳定表达;ELISA结果显示CAR-T细胞在靶细胞刺激下IL-2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LDH结果显示CAR-T细胞特异性杀伤CD19表型细胞,且杀伤效果在E:T=10:1时达到5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获取了具有靶向CD19表型细胞的CAR-T细胞,能高效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 高鹏李玉霞贾凡扈江伟乔雪辉王炜凌焱陈惠鹏
-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 全骨髓直接贴壁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目的: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分别在特定诱导体系中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成骨及软骨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法能获得90%以上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和HLA-DR;细胞倍增时间为(24.04±0.49)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1.63%和28.37%;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脂肪、骨和软骨细胞分化。说明全骨髓分离培养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 张颢张斌程梅陶艳玲扈江伟徐曼陈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 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TRX-EGFP的构建及其表达被引量:4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制备人硫氧还蛋白(hTRX)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腺病毒载体Ad-hTRX-EGFP,感染HEK293细胞,为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设计含有NotⅠ和EcoRⅤ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hTRX,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带有EGFP标记的pDC316-mCMV穿梭质粒上,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6-hTRX-EGFP,利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的方法将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的骨架质粒pBHG lox_E1,3Cre和穿梭质粒pDC316-hTRX-EGFP共转染入HEK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重组质粒pAd-hTRX-EGFP,并在其中包装扩增病毒,用氯化铯高速梯度离心、纯化病毒,测定病毒颗粒数及滴度。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HEK293细胞的效率,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细胞表达hTRX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和NotⅠ、EcoRⅤ酶切鉴定,证实含有hTRX基因,测序结果和设计片段的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5.558×1010pfu/ml。病毒成功感染HEK293细胞,MOI=100时,感染效率达92.25%。经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表明,感染后的HEK293细胞高表达hTRX蛋白。结论:应用细胞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hTR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获得高滴度的病毒,能高效感染HEK293细胞并表达目的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扈江伟王军徐曼苏永锋孔维霞盛红霞张斌陈虎
- 关键词:人硫氧还蛋白腺病毒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茄病镰刀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提高对免疫低下患者茄病镰刀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茄病镰刀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46岁,于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浸润影及全身多发性皮下包块,组织涂片见大量菌丝及孢子,真菌培养为茄病镰刀菌,行皮下包块切开引流,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恢复后痊愈出院.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茄病镰刀菌"为关键词在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发现中文报道,国外文献报道7篇,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全身皮肤损害,预后极差,8例中7例死亡,1例治愈.结论 茄病镰刀菌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少见的、致死性的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对异常皮肤损害或皮下包块应尽快行组织涂片及培养,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足量抗真菌治疗.
- 扈江伟舒向荣任婧尹秀云江岷胡亮钉张波陈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镰刀菌属皮肤真菌病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5年
- 为了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探讨防治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和移植排斥反应 (HVGR)的可能途径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 ,将MSC分别以 8× 10 4 (A组 )、4× 10 4 (B组 )和 2× 10 4 (C组 )个细胞 孔分别接种于 6孔板 ,并与经分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 7天 ,以单独培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在培养 0、2 4、72小时和 7天测定各组T细胞上CD3、CD4、CD8、CD2 5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T细胞和MSC共培养组与T细胞单独培养组相比 ,A组和B组CD4 + CD2 5 + 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 T细胞明显增多 ,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CD3、CD4、CD2 5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骨髓MSCs在体外可使外周血T细胞表型发生改变 ,CD4 + CD2 5 + 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 T细胞明显增多 ,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GVHD时MSCs的输注数量提供了参考。
- 宁红梅金建刚扈江伟冯凯陈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CD4^+CD25^+T细胞CD8^+T细胞GVHD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