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跃红
-

-

- 所属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 陶维林

- 作品数:58被引量:4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研究主题: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 教学 圆锥曲线 数学教学
- 张士民

-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研究主题:分校 教学设计 概念教学 教学实践 自然生成
- 授人以渔 勿施以鱼——从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谈起被引量:7
- 2014年
-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非常努力,做了大量的题目,常见的题目做得很好,但一旦面临稍有灵活性或综合性的题目,就不知所措.这说明,他们是模仿、记忆做题,并不会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会思考、真正会解题的能力?本文结合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的教学设计,针对这一话题,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 张跃红
- 关键词:复习课授人以渔恒成立三点共线题设条件
- 拨开迷雾 找准方向——从高三复习课《圆锥曲线》一道例题的化简方法谈起被引量:7
- 2017年
- 在高三复习中,圆锥曲线部分的解答题是让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头疼的.因为在测试中,它并不属于真正的难题,本应该通过复习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事实上,教师劳心费力,收效却甚微.学生一旦遇到综合性题目,往往头绪万千,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无功而返.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快理清思路,从“迷雾”中走出?本文结合高三复习课中一道例题的化简方法,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 张跃红
- 关键词:《圆锥曲线》复习课高三例题
- 微课“微”在何处被引量:2
- 2021年
- "微课"自2011年下半年问世以来,经过近10年的历练与磨合,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很多一线教师,对微课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到底哪些教学内容适合微课?如何让微课弥补常规课堂教学的缺憾,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应该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谈一些想法及做法与同行交流.
- 张跃红
- 关键词:一线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常态化
- 用图形计算器教 “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被引量:1
- 2009年
- “圆锥曲线方程”一章的教学安排,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分别研究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另一种是把三种曲线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先讨论它们的定义,再求各自的方程,最后研究各自的几何性质.前一种方法容易被学生接受,但容易削弱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重复;后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但学生接受起来难度稍大.
- 张跃红陶维林
- 关键词:双曲线图形计算器圆锥曲线方程教学安排教学时间
- 关注差异 选择“适合的”教学
- 2023年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意思是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虽然教学方法不固定,但贵在找到恰当的方法,也就是说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 张跃红
- 关键词: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叶圣陶
- “同课异构”的比较、反思与改进——从“余弦定理”两种教学设计谈起
- 2012年
-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案例,展示出不同风格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教材、领悟教学.本文通过对“余弦定理”的两种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笔者谈一些想法与同行交流.
- 张跃红
- 关键词:教学设计余弦定理异构教学案例教学形式
- 数学教学设计“四二一”——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为例
- 2018年
-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系统规划,它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作用。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为例,说明数学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点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两个关键是设计“自然的”过程、设计“好的”问题,一个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张跃红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思维能力
-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数学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 2010年
- 不久前,读了钱骊玲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对于“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宜“用一种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对此观点,我深受启发.在讲授此内容时,我利用这一观点进行了一次实践.本文纪录了教学过程,并就此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 张跃红
- 关键词:数学实践函数教学过程
- 我用图形计算器教“指数函数”
- 2009年
- 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近,我借助图形计算器上了一堂课,做了些尝试.本文先简要介绍这堂课的教学过程,然后就用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些感受.
- 张跃红
- 关键词:图形计算器指数函数教学变革教学过程课堂
- 习题讲评课上的“意外收获”
- 2009年
- 最近,我在上“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习题讲评课时,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感想颇多,现把它写出来,与同行共享.
- 张跃红
- 关键词:习题讲评课计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