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军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向灵芝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4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汶川地震 沟谷 敏感性 偏转
- 袁兵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排水沟 坝前 基本地质特征 地质特征 河流
- 崔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46被引量:5,380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汶川地震 滑坡 泥石流灾害 灾害
- 孙耀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峡谷 排水沟 承重能力 岩溶 XPS
- 魏为成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设计探讨 立交 地表 立交方案 互通式立交
- 一种土体渗透沉降性能测试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土体渗透性能与沉降性能的设备。针对现有设备仪器无法满足泥石流土体沉降渗透性能测试试验需要,并且仪器造价高、操作复杂、不适宜推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泥石流特殊土体渗透沉降性能测试的设备...
- 周小军崔鹏李泳李战鲁郭晓军朱兴华向灵芝洪勇
- 文献传递
- 高家沟泥石流和深溪沟泥石流灾害特征被引量:21
- 2012年
- 汶川地震之后,泥石流成为灾区最为严重的灾害类型之一,直接影响到灾后重建和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汶川地震灾区7月初群发性泥石流进行野外考察,重点分析了高家沟和深溪沟两条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高家沟为由滑坡崩塌体引起的土力类粘性泥石流,容重约为2.07 g/cm3,总量超过30万m3,分三次间歇性汇入主河,并堵断1/2河道,迫使岷江持续冲刷对岸路基,损毁213国道长达400 m;深溪沟为山洪冲刷河道引起的水力类稀性泥石流,容重约在1.44~1.58 g/cm3之间,流量约在160~180 m3/s之间。对不同的泥石流沟应采用不同的防灾减灾措施,可有效降低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 郭晓军向灵芝周小军杨伟
- 关键词:泥石流山洪汶川地震灾区
- 基于正交设计的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水槽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在中国形成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一种包含了黏粒、粉粒、砂砾和砾石等组分的"宽级配弱固结土",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阻滞效应将导致泥石流的触发。基于上述认识,考虑斜坡坡度、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3个影响土体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因素,利用正交原理设计水槽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实验基础上,将细颗粒增量作为表征在人工降雨水槽实验中土体运移效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极差、方差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对影响细颗粒迁移积聚特征的3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原理设计的人工降雨水槽实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影响土体颗粒运移效应的诸多因素中,降雨历时是主要因素,以下依次是降雨强度、斜坡坡度;其中,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是土体颗粒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斜坡坡度的影响次之;细颗粒增量y与控制因素降雨强度x1与降雨历时x2可用y=(40.92-0.83x1-0.0045x21-8.12x31+81.26x2)/(1-0.42x1+619.8x2)统计关系式来描述。所得结果对土体细颗粒积聚迁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细颗粒运移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 周小军崔鹏贾世涛李泳
- 关键词:泥石流正交设计细颗粒运移
-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及防治体系被引量:4
- 2010年
- 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使得我国山区道路沿线的山地灾害广泛发育,5.12汶川地震诱发的生山地灾害使得山区道路沿线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两年多时间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山区道路的危害,其中震后崩塌滑坡主要以小型的堆积层崩滑为主,且分布范围广,而震后的泥石流则表现为规模大、频发性、群发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保证山区道路的畅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威胁道路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提出了震后山区道路灾害防治与管理体系。
- 裴来政葛永刚周小军方华
- 关键词:山地灾害
- 一种陡坡路堤轻质混凝土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陡坡路堤轻质混凝土结构,包括台阶、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锚索;多个所述台阶沿斜坡的倾斜方向依次开挖在斜坡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和轻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基坑开设在斜坡上,并位于最底部的台阶处,...
- 周小军任全香魏为成袁兵杨勇罗峥辉姚杨洁胡伟
- 裂隙边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分析
- 2015年
- 为探讨降雨条件下裂隙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选取典型斜坡体的概化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土体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模拟不同裂隙深度和降雨时效下边坡土体孔隙水压力分布及稳定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坡体裂隙的存在导致雨水迅速入渗,改变了坡体水流的入渗过程和路径;裂隙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土体有效应力减小,导致土体强度降低;不同深度的裂隙边坡在相同降雨强度下,裂隙越深,边坡稳定性系数下降越快,即越易失稳。
- 万芸周小军
- 关键词:降雨渗流
- 崩滑体动力学机理分析及全过程速度计算——以四川省汉源县“8·6”大型崩塌滑坡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在地震区造成了大量的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汉源县是汶川8.0级大地震Ⅵ度烈度区内唯一的Ⅷ度异常区,是十分典型的远震烈度异常区,由于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以2009年8月6日四川省汉源县顺河乡境内猴子岩发生的大型崩塌滑坡为例,将滑坡划分成起动、运动、撞击3个阶段,根据大渡河堰塞坝的形成过程,运用滑坡几何学、滑坡运动学理论,论述了汉源高位山体崩滑的形成及机理;基于岩质滑坡动力学、能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岩质山体崩塌滑坡的运动规律,并对各阶段的岩体介质速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猴子岩崩滑全过程中,崩滑体运动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行程运动阶段的速度高于起动速度和撞击后速度。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设计及涌浪高度的确定提供基本参数,同时为边坡失稳及堰塞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周小军崔鹏葛永刚陈兴长方华
- 关键词:汶川地震崩滑滑速
- 桩基承台挡土墙在高填路堤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 2022年
- 桩基承台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承台、挡土墙和桩基组成的新型支挡结构。以某城市主干道K0+540.0—K0+742.8段高陡路堤为例,分析了路基处治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性因素,并基于安全、可实施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对桩基承台和明挖扩大基础重力式挡土墙2个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确定该工程支挡结构采用桩基承台挡土墙方式施工。该处治措施有利于解决地基承载力低和明挖基础面积过大等问题,为临河和存在既有弃方等条件复杂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胡溢周小军
- 关键词:高填路堤支挡结构桩基承台明挖基础
- 一种矩形排水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矩形排水沟,包括有沟体和多组排水管,所述沟体埋设在填方路基外侧,且所述沟体上表面不高于地面,所述沟体的侧壁上沿沟体轴线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沟体内部空腔连通,另一...
- 孙耀明魏为成袁兵祝建平申雄杨斯亮姚扬洁吴志强袁维顺高佳周小军郝春华罗峥辉朱益任全香胡伟汪昭宇杨茂召汪峰
- 汶川地震震后降雨滑坡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 2012年
- 汶川地震造成许多山体的整体性破坏,部分山体后缘出现裂缝,岩土体在主震作用下产生损伤,边坡稳定性大大降低,在降雨激发作用下极易产生新的滑坡灾害。在分析汶川震后滑坡发育条件变化和降雨滑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将震后降雨诱发滑坡分为5种类型。震后降雨滑坡的活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小型的塌滑最为典型且数量多,沿河道两岸广泛发育,且震区滑坡发生与降雨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滑坡发生滞后时间短,在强暴雨条件下多为群发型滑坡。从震后降雨滑坡发展趋势来看,初期主要以中小型的滑塌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滑塌数量将逐渐减少,大型、特大型滑坡发生的数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 裴来政周小军方华
- 关键词:汶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