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东
作品数: 137被引量:1761H指数:26
  • 所属机构:教育部
  • 所在地区:湖南省 湘潭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郭召杰
作品数:199被引量:2,989H指数:3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南缘 天山北缘 柴达木盆地 晚新生代 地球化学
张志诚
作品数:124被引量:1,647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天山北缘 阿尔金断裂带 中新生代
方世虎
作品数:88被引量:1,08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油气成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新生代 准噶尔盆地 天山北缘
张顺
作品数:92被引量:71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嫩江组 松辽盆地北部 上白垩统 青山口组
莫午零
作品数:50被引量:38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嫩江组 四川盆地 储集层 寒武系 成藏模式
东岭地区双101井区火石岭组沉积充填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火石岭组属于松辽盆地南部最早形成的中生代地层,对火石岭组的研究可以认清松辽盆地南部中生代的构造背景及其充填演化历史。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东岭S101井区火石岭组沉积...
谢利华吴朝东张玺张弛徐文
关键词:沉积充填特征成藏条件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白垩纪——新近纪地层颜色韵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被引量:26
2019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纪—新近纪发育大型陆相浅水湖盆,干湿与冷暖气候频繁交替,形成了多套色彩斑斓的“五彩”地层,如灰色、灰绿色、灰白色、酱红色、红褐色、砖红色、紫红色、土黄色等。研究表明:地层颜色具有很好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如颜色指标L^*(黑白),a^*(红绿)以及b^*(蓝黄)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的水下与水上沉积环境(如水上河流—三角洲相、泛滥平原、山麓—冲积扇相等,水下半深湖相、滨浅湖相等);地层颜色演化序列可以很好地指示白垩纪—新近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红色沉积物既可以形成于干旱炎热的陆上氧化环境,也可以形成于相对还原的水下环境:“陆上红”如东沟组砖红色砂泥岩、紫泥泉子组紫红色泥岩、沙湾组褐红色—土红色泥岩等,40>L^*>52,8>a^*>18,12>b^*>22;“水下红”以呼图壁河组酱红色块状泥岩为特征,35>L^*>45,2.5>a^*>4.5,5>b^*>9。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相对温暖湿润,湖泊广泛分布,颜色指标L^*(黑白)最低值接近15,a^*值介于-5~5之间,指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形成于还原环境。晚白垩世地层颜色指标中a^*达到了最高峰(15~25),表明准噶尔盆地气候开始出现干旱炎热趋势;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a^*与b^*值同步变化,出现了明显的负漂趋势(7~15),表明气候逐渐变冷;新近纪a*值出现新低(5~9),而L*值也接近70,表明气候持续变冷。综上所述,白垩纪末期以来,准噶尔盆地受全球气候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共同影响,干旱化程度不断加强,地层颜色比较完整地保留和记录了古环境与古气候的发展演化过程。因此,系统的颜色测量和分析可以为恢复与重建中新生代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化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探究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熠哲吴朝东马健房亚男许酌周彦希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古环境古气候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气候干旱化与季节分异--来自湖相文石的证据
马健吴朝东朱文石思思姜晰冷佳宣冯庚焦悦
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埋藏深、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应用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技术、三维地震相干体分析技术、频谱分解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综合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的各种地震属性特征,研究了一套预测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该套综合分析方法避免了单项技术分析的多解性,可以提高同类油气藏储层预测的精度,从而降低钻探风险。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利区域。
莫午零吴朝东
关键词: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储层预测
新疆库车凹陷侏罗系多粒级黏土矿物分析方法及其对沉积-成岩环境的指示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选取库车坳陷侏罗系阿合组—齐古组的碎屑岩样品,利用 Stokes 原理,通过同步跟进与离心分析相结合的多粒级提取的方式提取不同粒径的黏土矿物,包括>20μm;20μm~5μm;5μm~2μm;2μm~0.2μm和<0.2μm。不同粒径组分的黏土矿物呈现出不同的型貌特征,在20~2μm范围内的样品中,自生黏土矿物少见,大量可见碎屑来源的黏土矿物,由于经过了长期的机械搬运,难见完整的晶型。在<2μm的样品中大量存在自生黏土矿物,大量成集合体,同时也存在碎屑蚀变成因的黏土矿物。通过 XRD 方法定量分析了所分离出的不同粒径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黏土粒径范围内的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呈现些规律变化。碎屑伊利石含量有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减少的趋势,而自生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只在2~0.2μm及0.2μm以下粒级才出现,并且集中在0.2μm以下粒级范围内;在古气候,沉积环境和母岩特性及分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高岭石的分布有随着岩性的变粗呈现升高的趋势,而伊利石呈负相关关系。碎屑岩中黏土矿物的形貌特征表明,黏土矿物有陆源碎屑来源与自生两种成因,应用 Decoform 软件对0.2μm以下黏土矿物中不同成因的伊利石进行了计算,并就存在的比例与粒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黏土矿物组合揭示侏罗纪沉积环境由酸性环境向微碱性环境过渡,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早期为气候潮湿时期,高岭石的含量明显高于侏罗世晚期地层,恰克马克期到齐古期高岭石含量开始出现减小的趋势。从恰克马克期开始,气候缓慢向干旱变化,高龄石含量降低,而伊利石的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反映黏土矿物组合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
吴朝东王琪琪冯雪顾萧
关键词:碎屑岩黏土矿物粒径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沉积记录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的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的沉积记录与天山的隆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始-渐新世安集海河组主要沉积发育水平层理的绿色、灰绿色湖泊相泥岩;晚渐新世沙湾组中上部岩石组合特征为紫红色曲流河相砂岩、粉砂岩和砾岩夹层;早中新世塔西河组下部主要为灰绿色、褐红色砂、泥岩互层,上部主要为土黄色砂岩和粉砂岩夹层;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独山子组为辫状河相灰色砾岩和砂砾岩沉积;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域组主要为厚层砾岩堆积。土壤碳酸盐中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安集海河组δ^(13)C平均值为-3.9‰,δ^(18)O平均值为-5.0‰;沙湾组中上部δ^(13)C平均值为-8.1‰,δ^(18)O平均值为-11.0‰;塔西河组δ^(13)C平均值为-5.9‰;δ^(18)O平均值为-7.7‰;独山子组δ^(13)C平均值为-8.5‰,δ^(18)O平均值为-10.3‰;西域组δ^(13)C平均值为-6.0‰,δ^(18)O平均值为-10.4‰。同位素结果和沉积记录共同表明,始-渐新世为湿润温暖气候;晚渐新世为干旱寒冷气候;早中新世早期为半湿润、半温暖气候,晚期为干旱、寒冷气候;晚中新世-早上新世为干旱寒冷气候;晚上新世-下更新世为干旱、半温暖气候。结合古地磁数据和全球气候变化,天山北缘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五次主要气候变化事件,即晚渐新世(沙湾组时期中上部)气候转换,约24Ma(沙湾组时期顶部)气候突变,早中新世内部(约24~19Ma)气候转换事件,晚中新世(约7Ma)C_4植被迅速扩张和约3.17Ma以来气候的剧烈震荡。
邓松涛吴朝东顾潇郭召杰
关键词: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古气候变化
应用海相镜质组反射率研究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被引量:7
1998年
如何评价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成熟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确认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海相镜质体,建立了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曾凡刚程克明吴朝东
关键词:下古生界成熟度油气藏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0
2001年
本文采用 4级不同形态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的物相分布特点。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和主要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 ,较高的有机产率和缺氧的古海洋环境是影响黑色页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决定因素。
吴朝东储著银
库车坳陷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物源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其侏罗系发育良好,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可分为中、下部的煤系地层和上部的杂色碎屑沉积两部分。侏罗系包括阿合组、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恰克马克组、齐古组和喀拉扎组。该区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及各种岩屑,有时含少量云母及绿泥石等碎屑矿物。砂岩结构不一,粗砂、中砂和细砂状结构均有,很少一部分为含砾结构。砂岩分选性以中等为主,少量分选好或分选差。砂粒的磨圆度各层位有所差异。本文对库车坳陷侏罗纪地层的砂岩进行了骨架矿物统计分析,通过碎屑岩矿物成分与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库车坳陷侏罗系沉积岩石学特征,并应用Dickinson的分析理论及结果,对库车坳陷的碎屑岩进行物源与板块构造关系的分析与探讨,重点对库车河剖面的砂岩作了系统采样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了砂岩的碎屑组分,并对各组分采用点记法进行整个全视域薄片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统计工作,根据碎屑组分特征与重矿物组合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古地貌及盆地演化史,对库车坳陷的物源进行了探讨。认为侏罗系下部的碎屑岩物源区以再旋回造山带为主,已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开始隆升,遭受强烈剥蚀,反映了前陆盆地形成时的早期旋回阶段的特征,来自三叠纪古前隆的物源较少,母岩以沉积岩为主;侏罗系中上?
申延平吴朝东岳来群谢小建
关键词:碎屑组分盆地边缘含煤沉积碎屑沉积碎屑矿物镜下观察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目前对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以下简称"准南")的沉积物源体系认识尚不统一,为明确准南侏罗系源-汇系统特点及其东西向差异,首次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南142口钻井及10条野外剖面的2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具有...
周天琪吴朝东王家林史忠奎周彦希赵进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