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华勇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肖兵

- 作品数:33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勘查方法 东天山 克里克 塔里木南缘 地质意义
- 张俊岭

- 作品数:50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三维地质建模 GIS 勘查 珠江三角洲 成矿预测
- 吴超

- 作品数:17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斑岩铜矿 斑岩矿床 矿体 勘查方法 锆石
- 陈衍景

- 作品数:227被引量:3,903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作用 秦岭造山带
- 张增杰

- 作品数:70被引量:81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同位素
- Unveiling growth histories of multi-generational garnet in a single skarn deposit via newly-developed LA-ICP-MS U-Pb dating of grandite
- <正>Although garnet U-Pb dating method has been reported recently, yet the accurate concordia206Pb/238U ages an...
- 张世涛陈华勇
- 文献传递
- 中亚造山带斑岩矿床分布规律及勘查指示:来自全岩和锆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 吴超陈华勇吕勇军
- 湖北铜绿山矽卡岩型Cu-Fe-Au矿床矿物地球化学勘查标志及应用
- 木文在详细厘定铜绿山铜铁金矿床的岩浆岩序列、成矿期次及蚀变矿物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岩相学、短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及LA-ICP-MS等技术手段,建立了铜绿山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标志,并进行了钻孔验证和隐伏矿体预测...
- 张世涛陈华勇魏克涛金尚刚
- 关键词:矽卡岩型地球化学勘查
- 俯冲带斑岩铜矿系统成矿机理与主要挑战被引量:28
- 2020年
-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作为一种典型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是板块俯冲带之上最具代表性的成矿类型,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点关注对象.已有研究揭示了大型斑岩矿床一般起源于俯冲作用诱发地幔楔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初始弧岩浆,在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之后,最终上升至近地表(3~5km)成矿.这其中涵盖了下列步骤:(1)俯冲板片的脱水或部分熔融并交代地幔楔诱发橄榄岩部分熔融;(2)地幔岩浆上升至下地壳底部并经历熔融-同化-滞留和均一(MASH)以及初期分离结晶;(3)初始母岩浆自下地壳底部上升至中上地壳底部形成岩浆房;(4)岩株或岩枝的最终就位与挥发分出溶;(5)成矿流体汇集和金属沉淀等众多关键地质过程.虽然对这些过程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丰富的成果,极大促进和加强了对不同构造背景之下斑岩型铜矿形成机制的认识,但斑岩成矿机理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对成矿岩浆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岩浆弧演化的长期性与成矿作用瞬时性的不协调、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源区和演化过程金属预富集作用对成矿的贡献、Cu和Au在预富集过程中的解耦机制等.这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对斑岩成矿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必将深化对俯冲板块边缘成矿作用的认知.
- 陈华勇吴超
- 关键词:俯冲带斑岩铜矿成矿机制
- 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灾害与重大工程风险
- 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越了地质结构复杂、地质构造活跃、气候条件多变的地区,区域内各种原生和次生自然灾害频发.地震作为典型的原生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破坏严重等特点,并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空间分布...
- 崔鹏胡凯衡陈华勇邹强
- 关键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 斑岩型铜矿床高-中温蚀变过程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作为金属Cu最重要来源的斑岩铜矿一般发育有典型的蚀变和矿化分带,该分带模式在空间上常呈同心圈层结构.对不同蚀变带元素变化规律和迁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增进对整个斑岩体系演化过程的认识.本研究采用流动体系水-岩反应装置来模拟斑岩铜矿形成过程中含矿热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研究元素迁移机制和蚀变分带形成的控制因素.实验结果显示与较低温度相比, 450℃实验产物中元素含量变化更加显著,这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水-岩体系内元素再分配的重要因素.温度是造成围岩钾硅酸盐化蚀变和Ca淋滤、活化的关键因素,而且高温下发生同等钠化蚀变需要更高的Na^+浓度.温度也是控制体系中Ti、Sr、Pb置换进入硅酸盐矿物的重要因素.从实验产物推断,在斑岩成矿系统中,中-基性火山围岩由中心向外围K、Ti含量应呈降低趋势,而Ca、Zn和Mn含量增加, Na和Si在靠近高温蚀变带外围可能存在含量峰值或过渡区.本研究为斑岩铜矿系统钾化带的产生、钠化普遍缺失、硬石膏共生等重要地质现象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实验和理论证据.
- 李建平陈华勇陈华勇苏龙肖兵
- 关键词:斑岩铜矿水-岩作用
- 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的液相色谱-质谱研究
- SNP分型和DNA甲基化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它们传统的分析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而液-质联用技术在SNP分型和DNA甲基化分析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应用液-质联用仪,特别是串级质谱研究SNP分型和D...
- 陈华勇
- 关键词:高效液相
- 新疆东天山地区土屋和延东铜矿床斑岩-叠加改造成矿作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土屋和延东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南部,是中亚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脉次穿插关系、蚀变矿物组合及矿物共生关系,将土屋和延东铜矿床均划分为斑岩成矿期、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期3个期次。土屋铜矿床的铜矿化形成于斑岩成矿期和叠加改造期,而延东铜矿床的铜矿化主要形成于叠加改造期;土屋和延东铜矿床伴生的钼矿化主要形成于叠加改造期。因此,笔者认为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Os年龄(326.2-322.7 Ma)代表叠加改造期的成矿年龄,该期矿化与石英钠长斑岩((323.6±2.5)Ma)的侵入相关,而斑岩成矿期的矿化与斜长花岗斑岩(339-332 Ma)相关,成矿年龄为341.2-333.9 Ma。叠加改造期的存在,使得斑岩成矿期的蚀变分带可能受到了叠加和破坏。
- 王云峰陈华勇肖兵韩金生杨俊
- 关键词:地质学铜矿床成矿期次
- 新疆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多头山Fe(-Cu)矿化蚀变期次划分
- 基于手标本和镜下的观察研究,笔者将多头山的矿化期次划分为以下6个阶段:石榴石阶段、角闪石-赤铁矿阶段、主成矿阶段、角闪石-硫化物阶段、晚期热液脉阶段、表生氧化阶段。野外和镜下观察发现,多头山Fe(-Cu)矿热液交代现象明...
- 张维峰陈华勇严学录
- 关键词:铁矿床
- 文献传递
-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 萨瓦亚尔顿金矿是中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北边缘、南天山构造带中.包体测温显示四个均一温度区间,主要成矿温度集中于120-150℃与180-240℃两阶段.由CO<,2>单相包体密度法求得成矿压力149ba...
- 陈华勇
-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流体碰撞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