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伶亚
-

-

- 所属机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湘西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石维海

-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 西部乡村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养成教育
- 龙兴武

-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裁判
- 黄斌斌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利益集团 理论流派 政治参与
-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习惯法适用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习惯法的适用。要充分发挥习惯法的积极作用,剔除其负面影响,必须在促进国家法与习惯法相融合的基础上加强应用研究,明确法制建设过程中习惯法的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及适用方式。
- 石伶亚
-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国家法法制建设
- 苗族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苗族人口的历史变迁呈“U”形趋势,出现了人口锐减、缓增和倍增三个发展阶段。“U”形变动成因之一是统治者的军事镇压、经济落后、机械死亡率高,成因之二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苗族社会形成五大转变,启动人口回升。苗族人口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大人口政策的改革力度,才能避免苗族人口的“U”形发展过程,实现平稳发展目标。
- 石伶亚
- 关键词:苗族人口历史变迁
- 试论维柯法学思想的原创性及其贡献被引量:1
- 2008年
- 维柯一方面根据民族共同本性来研究部落自然法的特征,寻找习俗演变的凭证;另一方面又根据自然法的哲学观点来区分习俗和法律,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维柯运用"诗性智慧"的观点分析论证了法律的起源问题,对西方法学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 石伶亚
- 关键词:维柯法学思想原创性诗性智慧
- 论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冲突与融合——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透视被引量:11
- 2002年
-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等。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可以感受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1.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2.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3.“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4.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应当化解冲突,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积极融合。
- 石伶亚
- 关键词:国家制定法民族习惯法现代法律传统法律文化移植法
- 试论想象竞合犯的认定被引量:1
- 2002年
- 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基于数罪侵犯数客体而触犯数罪名的犯罪形态 ,本文着重从概念和特征上把它与牵连犯、法规竞合犯、承接竞合犯加以区分辨认 ,论证了想象竞合犯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及其合理性。
- 石伶亚
- 关键词:想象竞合数罪量刑
- 学前教育专业“对话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面向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找准"对话+案例+专业针对性"这3个切入点的同时,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所引入的教学方法是相互交叉渗透的,根据师生双边互动情况灵活运用,巧妙选择教学切入点,在课堂对话中分析讨论案例,在案例讨论中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话题和案例的选择方面,注意穿插渗透学前教育专业的内容,使高校"两课"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
- 石伶亚
- 关键词:学前教育对话式教学
-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考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民族习惯法历经了早期辉煌、近现代衰落、当代复苏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过程。由"草根"阶层组成的熟人社会仍然是民族聚居区重要的社会组织模式,土家族、苗族习惯法体系所蕴涵的情、理、法协调机制能够解决多元法律文化冲突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如何引导民族习惯法发挥积极功能、消除负面影响并最终将其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是民族地区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石伶亚
-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法律适用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探讨了建立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条件。
- 石维海石伶亚龙兴武
- 关键词: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 民族习惯法民间文本与原生态诗性文化——以西部神话史诗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口述神话史诗是早期习惯法的传承手段和文本载体,这些以诗歌表现的古代法,充满着苗族、土家族、藏族等先民创造、想象、虔诚的诗性智慧,这种崇高的诗性智慧品格对我们已经变得精明世故的现代人而言,将是永远值得自我观照的镜鉴。原生态是习惯法的外部形式特征,诗性智慧是习惯法的内部结构特征,而原生态诗性文化则是沟通神话史诗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桥梁,它们是"诗中有法、法中有诗"以及"水乳交融"的关系。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原生态和诗性的阐释与发掘将对我国立法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石伶亚
-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原生态文化诗性智慧
-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相冲突的实证研究——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透视被引量:12
- 2003年
-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特点。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则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即: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
- 石伶亚
- 关键词:国家制定法民族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