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作品数: 53被引量:192H指数:7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董小黎
作品数:71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形态学 肺栓塞
刘国贞
作品数:66被引量:29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热休克蛋白70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病理学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王珏
作品数:42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血栓溶解疗法 病理学 D-二聚体 脑内 锝
何士大
作品数:99被引量:524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学科建设 科研管理 心钠素 老年人 医院科研
张顺英
作品数:11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锝 放射免疫 显像研究 D-二聚体 锝标记
Nurr1与GDNF受体系统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
为探讨Nurr1与GDNF受体系统在基因表达上的相互影响及其在DA能神经元分化、成熟方面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两个途径来对之进行研究,1)在体外,用过表达Nurr1或Ret的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模型研究GDNF受体系统...
李良
关键词:多巴胺能神经元前体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
文献传递
Lipopolysaccharide preconditioning induces protection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organotypic midbrain slice culture被引量:3
2008年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preconditioning against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damage in dopaminergic neurons of midbrain slice culture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After cultured in vitro for 14 d, the rat organotypic midbrain slices were pre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1, 3, 6 or 10 ng/mL) of LPS for 24 h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100 ng/mL LPS for 72 h. The whole slice viability was detelmined by measurement of the activity of 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 (LDH). Tyrosine hydroxylase-immunoreactive (TH-IR) neurons and CD 1 1 b/c equivalent-immunoreactive (OX-42-IR) microglia in the slices were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levels in the culture media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Results In the slices treated with 100 ng/mL LPS for 72 h, the number of TH-IR neurons reduced from 191± 12 in the control slices to 46±4, and the LDH activity elevated obviously (P 〈 0.01), along with remarkably increased number of OX-42-IR cells and production of TNF-α (P 〈 0.01). Preconditioning with 3 or 6 ng/mL LPS attenuated neuron loss (the number of TH-IR neurons increased to 126± 12 and 180± 13, respectively) and markedly reduced LDH levels (P 〈 0.05),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decreases of OX-42-IR microglia activation and TNF-α production (P 〈 0.05). Conclusion Low-dose LPS preconditioning could protect dopaminergic neurons against inflammatory damage in rat midbrain slice culture, and inhibi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proinflammatory factor TNF-α production may contribute to this protective effect.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LPS preconditioning may open a new window for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丁晔李良
关键词:LIPOPOLYSACCHARIDEPRECONDITIONINGMICROGLIA
扩张性心肌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扩张性心肌病的病变特点 ,探索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方法 :利用BATISTA手术方法切取 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 ,进行大体、光镜及超微结构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从大体上可分为室壁增厚及脂肪浸润两种类型。室壁增厚型的病变除如常规报道外 ,发现心肌间微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管腔普遍狭窄 ,甚至闭塞。电镜证实是因内皮细胞中有大量 10 0nm大小的均质分泌颗粒所致。与之毗邻的损伤心肌细胞内亦有完全相同的分泌颗粒。结论 :从形态学推测此种分泌颗粒来源于损伤的心肌细胞 ,进入邻近的内皮细胞后 ,加重了心肌缺血 。
曹文军李良刘国贞林捷黄方炯杨珮荪
关键词:心肌病超微结构病理学扩张性心肌病
血栓示踪剂D-dimer在定位诊断血栓方面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为探讨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示踪剂在血栓定位中的作用 ,将99m锝标记的抗D 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注入实验性血栓家兔血管内 ,以放射免疫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血流和血栓部位的分布。结果显示 ,静脉血栓形成术后 2~ 4d ,血栓处放射性99m锝的分布较健侧明显增多。而单纯钳夹血管造成的血液淤滞未能引起99m锝标记率升高。注射99m锝标记单抗后 ,动物未见不良反应和病理学改变。结果提示 ,99m锝标记抗D 二聚体单抗可作为血栓示踪剂用于实验性血栓的定位诊断。
董小黎李良宋爱丽何士大张顺英王珏陈瑞芬宋丽娜
关键词:锝标记血管栓塞心脑血管疾病放射免疫显像
内源性Nurr1对胚胎中脑及前脑前体细胞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多巴胺神经元的发育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发现的蛋白可能在其发育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内源性Nurr1基因表达变化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8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分离13.5d大鼠胚胎中脑及前脑神经前体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基中加入视黄酸及毛喉素诱导3d,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Nurr1表达的变化及细胞分化;同时,用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技术阻断细胞Nurr1表达后再进行诱导,并进行同样观察。结果:视黄酸及毛喉素可诱导前体细胞的Nurr1表达,增加约60%,中脑来源神经前体细胞中(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占β-tublin-III阳性细胞的比例由原来的(5.32±1.20)%增至(9.01±3.20)%。前脑来源神经前体细胞中TH阳性细胞占β-tublin-III阳性细胞的比例由原来的(1.27±1.20)%增至(5.01±1.50)%。Nurr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12h后前体细胞的Nurr1表达被阻断,至72h后重新表达。Nurr1被阻断后,只有少量的前体细胞被诱导为TH阳性细胞。结论:内源性Nurr1的过表达可促进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李良赵焕英徐群渊
关键词:NURRL多巴胺神经元
兔抗人纤维蛋白抗体的制备
1998年
兔抗人纤维蛋白抗体的制备首都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李良董小黎生化教研室王泽生于培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内科容凯纤维蛋白是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由纤维蛋白原经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链锁反应转化而来,因此在防治血栓性疾病时,研究纤维蛋白的形成及其...
李良董小黎王泽生于培兰容凯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抗人纤维蛋白抗体
缺氧大鼠肺内动脉壁FN及LN的改变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利用大鼠常压缺氧模型 ,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 ,系统观察缺氧大鼠肺动脉壁FN及LN的改变 ,进一步探讨缺氧性肺血管组织重建的机制。 方法 利用常压缺氧舱建立大鼠缺氧模型 ,取肺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 结果 缺氧后肺动脉壁上FN及LN均增加 ,这一变化在缺氧 7d时最明显 ,且FN增加的程度及含量远远高于LN。电镜观察显示 ,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有由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的倾向。 结论 肺动脉壁上FN及LN增加 ,不仅可以增加血管紧张性及血管壁厚度 。
李良周以健温祥云
关键词:缺氧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FNLN
P38MAPK的激活上调SH-SY5Y细胞APP表达及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
2011年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对淀粉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Western blot法检测SH-SY5Y的APP蛋白表达及组蛋白乙酰化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表达;吸光度值法检测组蛋白3(H3)和组蛋白4(H4)整体乙酰化水平。结果 P38MAPK信号通路经特异性激动剂激活SH-SY5Y 72 h后,APP表达明显增高至对照组的1.5倍(0.41±0.09vs0.28±0.08,P<0.01);同时组蛋白H3整体乙酰化水平增高(0.20±0.04vs0.06±0.03,P<0.01),但H4乙酰化水平无明显改变;组蛋白乙酰化酶CBP表达增高至对照组的2.5倍(0.30±0.03vs0.11±0.05,P<0.01),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表达下降至对照组的40%(0.19±0.05vs0.49±0.03,P<0.01)。结论 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SH-SY5Y的APP蛋白表达。
任乐荣郭学文李良
关键词:P38MAPK组蛋白乙酰化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病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和形态改变的科学.作为临床与基础相联系的桥梁学科,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良陈瑞芬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理论课实习课
制备人Ⅱ型多巴胺受体cRNA探针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内Ⅱ型多巴胺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获得单链、杂交结果稳定的人Ⅱ型多巴胺受体基因正义和反义RNA探针,检测人Ⅱ型多巴胺受体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6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内完成。选出2,6,12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60只,每组各20只,用来做原位杂交的组织处理;将已制备的pGEM-T-Easy-D2R质粒载体分别经ClaI、XbaⅠ限制性酶切反应得到线形质粒,再分别以T7和SP6聚合酶制备了人Ⅱ型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反义和正义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检测探针的浓度;将反义和正义探针分别作等梯度稀释,分别与组织切片杂交,强度洗脱后,观察使对照正义链探针没有杂交信号,而反义探针杂交后也无本底的最适宜浓度,从而降低内缘性其他多巴胺受体亚型的干扰作用;用制备的最适宜浓度探针分别杂交帕金森病大鼠模型2,6,12周的组织切片,杂交后冲洗,免疫检测及呈色,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Ⅱ型多巴胺受体表达。结果:①实验标记的人Ⅱ型多巴胺受体探针属cRNA探针,其特点为单链探针,杂交过程不需变性,可合成最可靠的反义链探针,杂交结果稳定,体外转录合成的cRNA探针长度也比较一致,其浓度分别为150,120mg/L。②将反义和正义探针分别等梯度稀释,分别与组织切片杂交,强度洗脱后,结果证明25mg/L浓度最适宜,对照正义链探针没有杂交信号,而反义探针杂交后也无本底。③原位杂交证实,反义探针能够与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Ⅱ型多巴胺受体mRNA杂交。用反义探针标记的细胞中可见蓝色颗粒沉积,左右半球纹状体中标记细胞数在2周时没有变化,帕金森病大鼠损伤侧和健侧Ⅱ型多巴胺受体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6周时,损伤侧较健侧表达明显上调,12周时,损伤侧与健侧表达都下降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实验获得了人Ⅱ型多巴胺受体基因反义和正义cRNA探针,并得出无�
赵焕英李良刘延英刘静孙晓红杨慧
关键词:帕金森病受体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