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明娜
-

-

- 所属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合肥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相关作者
- 高同春

- 作品数:130被引量:7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杀菌剂 抗药性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
- 王梅

- 作品数:72被引量:4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消解 消解动态 农药残留
- 段劲生

- 作品数:54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消解 消解动态 农药残留
- 张勇

- 作品数:418被引量:1,52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苹果 杀菌剂 套袋 桃小食心虫 果园
- 董旭

- 作品数:16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消解 消解动态 气相色谱 呋虫胺
- 杂交水稻新组合混制1号制种田苯达松残留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已建立的苯达松、6-OH-苯达松和8-OH-苯达松高效液相色谱同柱分析方法,对杂交水稻混制1号混播制种田苯达松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稻谷和稻秆、制种田土样中苯达松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但是,恢复系稻谷和稻秆中苯达松残留量较大(稻谷10.36~11.71mg/kg,稻秆3.07~3.53mg/kg),这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威胁。苯达松在土壤中的消解速度较快,降解半衰期为4.43~7.29d。
- 王云生孙明娜周俊峰张德文朱启升杨剑波
- 关键词:杂交水稻混播制种苯达松
- 简论粮食安全与植物保护
- 粮食安全现已成为世人关注热点。本文概述了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论述了植物保护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对实施可持续植物保护促进粮食安全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 高同春王梅段劲生孙明娜张勇
- 关键词:粮食安全植物保护
- 文献传递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及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研究
- 本研究建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研究土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吸附行为,明确土壤性质、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对吸附的...
- 孙明娜
- 关键词:农药残毒残留消解土壤吸附
- 文献传递
- 简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并对本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理策略进行探讨。
- 高同春王梅段劲生孙明娜张勇
- 关键词:农产品
- 文献传递
- 戊菌隆在水稻中残留分析方法
- 2013年
- [目的]建立应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分析水稻植株、稻壳以及糙米中戊菌隆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乙腈溶液提取,糙米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植株和稻壳经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的混合柱净化,用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戊菌隆的最小检出量2 ng,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中戊菌隆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05、0.01 mg/L,戊菌隆在样品中的回收率为77.7%-11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 樊和平高同春段劲生孙明娜王梅檀根甲
- 关键词:水稻植株糙米稻壳
- 苯达松及其代谢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柱分析
- 建立了一种苯达松及其代谢产物6-OH苯达松、8-OH苯达松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C_(18)反相柱分离,三元混合流动相[乙腈+水+85%磷酸=45+55+0.08(v/v)]进行洗脱,流速0.8ml/min,可变波...
- 王云生孙明娜高同春陆徐忠杨剑波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苯达松
- 文献传递
- 甲基硫菌灵防治番茄叶霉病及在果实中残留量分析
- 利用甲基硫菌灵控制番茄叶霉病的为害,施药三次后防效为72.92%,挽回产量损失29.87%,成熟果实中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为0.1960mg/kg,符合蔬菜无公害栽培要求。
- 马严明王梅张勇孙明娜高同春
- 关键词:甲基硫菌灵番茄叶霉病农药残留
- 文献传递
- 氟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行为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氟酰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结果]氟酰胺在糙米、稻壳、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7.00%~98.84%之间、标准偏差在0.57%~2.31%之间、变异分数在0.58%~2.44%之间;氟酰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g,在糙米、稻壳、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1、0.05、0.02、0.02 mg/kg。2011—2012年在安徽、湖南和广西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株中降解半衰期为1.9~5.3 d,稻田水中降解半衰期为1.8~5.1 d,稻田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为4.8~7.7 d;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以450 g a.i./hm2(1.5倍推荐高剂量)、300 g a.i./hm2(推荐高剂量)施药剂量,施药3、4次,采收间隔期为20、30 d,糙米中氟酰胺的最终残留量最高为0.63 mg/kg(低于2.0 mg/kg)。[结论]中国规定糙米中氟酰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2.0 mg/kg,以此依据,20%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田间喷雾,最高用药量450 g a.i./hm2,最多施药4次,氟酰胺安全间隔期为20 d。
- 董旭段劲生王梅孙明娜高同春
- 关键词:消解
- OS-诱抗剂诱导植物抗病性作用的探讨
- 用PDA培养基平板法测定了0.4%OS诱抗剂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 Vander Hoeven)、油策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
- 孙明娜张勇马严明王梅高同春
- 关键词:植物免疫学抗菌活性
- 文献传递
- 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菌系生物学特性、交互抗性、遗传稳定性研究
- 以江苏、安徽等地区采集的油菜菌核病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已对多菌灵产生低抗。经室内诱导获得4株抗性均高于自身1倍的油菜菌核病菌,抗性倍数最高达34.3倍。抗多菌灵菌系与敏...
- 张勇孙明娜王梅段劲生高同春
-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菌抗药性交互抗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