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勇
-

-

- 所属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谢一青

- 作品数:51被引量:4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小果油茶 光皮桦 油茶 FRANKIA 龙眼
- 李志真

- 作品数:64被引量:4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光皮桦 油茶 FRANKIA 小果油茶 木麻黄
- 姚小华

- 作品数:561被引量:3,647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油茶 薄壳山核桃 山核桃 油茶籽油 油茶种子
- 郑蓉

- 作品数:99被引量:566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绿竹 毛竹 竹种 地理种源 麻竹
- 王开良

- 作品数:328被引量:2,451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油茶 薄壳山核桃 油茶种子 分子标记 山核桃
- 福建麻竹地理种源与优良农家品种选择的研究
- 郑蓉郑维鹏林丽娜黄勇郭华北苏金德陈达黄克福
- 该项目重点研究福建麻竹地理种源与优良“农家品种”,在漳州、永安等地建立地理种源试验林。在福建麻竹遗传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以不同种源成活率、发笋成竹率、生长状况、越冬性能、推广栽培、生长表现为指标,通过遗传参数的计算和聚...
- 关键词:
- 关键词:麻竹地理种源
-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不同菌株对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评价被引量:32
- 2011年
- 本研究在测定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的生长速率与产孢量的基础上,采用孢悬液浸渍法进行了对油茶新害虫——黑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成虫的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成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防治该虫提供新的生物资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间存在显著差异,MaYTTR-04,BbFZ-17,MaZPTR-01和BbTK-0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接种后,叶甲成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接种白僵菌7d后,成虫校正死亡率全部达到100%;接种MaZPTR-01和MaYTTR-04两个绿僵菌菌株14d后,成虫死亡率分别为80.3%和78.8%。而且接种白僵菌后,叶甲成虫的僵虫率显著较绿僵菌高,尤其以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较好,分别达到85.7%和75.8%。BbXJ-01,BbFZ-17和BbTK-013个白僵菌菌株的LT50最小,分别为3.0,3.3和3.4d;MaYTTR-04和MaZPTR-01两个绿僵菌的LT50分别为6.0和6.2d。结果说明,白僵菌对叶甲成虫的致病力较强,尤其是BbTK-01和BbFZ-17两个菌株,不仅致死率高,且致死速度快,僵虫率高,同时这2个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具有优良的生产特性,在黑足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何学友蔡守平童应华熊瑜黄勇谢家冬陈顺立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
- 绿竹种源的引种水文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在福建漳州和永安开展绿竹种源引种试验,研究各地种源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在永安点,造林3 a后,①、⑤、②、⑨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较大,持水量较高,从水土保持的作用来看,不同种源的Φ值均存在增长最快点,⑨、⑥、③号分别居前3位;漳州的③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较大,持水量较高,③、⑤、⑨号种源降水截留能力较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出永安点⑨号种源(赛岐)、①号种源(福安)、②号(永春)及⑤号(永安)种源综合指标最高,在水文效应方面最好,建议这4个种源可作为当地绿竹推广试验的参考种源.漳州点⑨号种源(赛岐)种源综合指标值最高,可作为当地重点推广参考种源.
- 黄勇
- 关键词:绿竹引种水文效应种源
-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6
- 2013年
-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19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为0.0216~0.1645,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除了福建6个居群和江西3个以外,其余地理位置相近的居群未能聚在一起。多态性比率(PPB)、Nei’s基因多样度(H)及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幅度分别为84.96%~95.58%,0.3213~0.3887及0.4732~0.5676;从物种层次来看,PPB,H,I分别为100%,0.4223及0.6126,揭示小果油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小果油茶总的遗传变异中,居群内占86.58%,而居群间仅占13.42%。
- 黄勇
- 关键词:小果油茶SRAP标记
- 核桃种业创新 助力高山地区脱贫致富
- 2018年
- 福建省闽清县三溪乡洋坊村海拔800多m,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生活困难。不少村民迫于生计,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进城或迁移他乡谋生,山上只剩下十来户人家,生活清苦。
- 黄勇丁珌
- 关键词:脱贫致富种业核桃
- 福建酸竹鲜笋采后防腐保鲜剂研制被引量:1
- 2007年
- 对福建酸竹鲜笋采后防腐保鲜剂的研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福建酸竹笋发霉的致病菌为青霉、曲霉和枝孢霉。通过抑菌实验可得出最佳的复合防腐配方为B13B233%食盐。在确定保鲜配方的生笋实验中,得出福建酸竹生笋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为复配防腐液(A+0.08%B1+0.05%B2+3%食盐且pH=4.5)+ 0.03%D3+0.03%E1,该配方经福建省检疫局检测LD50>20 mL/kg(比重1.043),几乎无毒,属于对人体安全保鲜液。用此复配防腐液处理福建酸竹笋在贮藏27 d时还能保持可食性,保鲜效果明显。
- 黄勇赵荣儿姜长铭肖祥希郑蓉
- 关键词:福建酸竹防腐保鲜剂
- 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数量性状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以小果油茶分布区的15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测定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等12个性状指标,探究不同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众数频率相差不大,亚麻酸、硬脂酸及含油率数量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其余性状数据分布大多数在平均值附近,形成高窄尖峭峰。小果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性状多样性指数较大,变异程度高。不同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2.912 1,15个居群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576 7。小果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性状及其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地理因子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不同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影响也不同。在二元三次趋势面分析中,只有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多样性指数与经纬度变化趋势呈明显相关。
- 黄勇
- 关键词:小果油茶含油率脂肪酸
- 小果油茶与普通油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间杂交渐渗被引量:15
- 2013年
- 利用11对SSR引物对5个同域分布的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以及种间杂交渐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数为57个,占总数的96.6%;在普通油茶中仅检测到2个特异等位基因,而在小果油茶中没有检测到特异等位基因,但两物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别.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在物种和居群层次上,两物种的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均为0.25~0.50,属于中度多态性.同域分布的两物种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57,明显低于物种内异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的平均值(小果油茶0.332,普通油茶0.201),也低于木本被子植物种内居群间平均水平(0.102).5个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流的平均值为10.072,明显高于物种内异域间基因流的平均值(小果油茶1.006,普通油茶1.990).UPGMA聚类结果显示,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明显存在着因杂交而产生的基因渐渗.小果油茶或许是普通油茶的一个变种.
- 黄勇
- 关键词:小果油茶普通油茶遗传分化
- 福建省油茶遗传资源多样性被引量:3
- 2015年
- 油茶(Camellia sp.)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中油脂含量高、经济价值好的一类植物总称,主要分布在我国,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用途广,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有营养、医疗、保健之功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是一种健康型高级食用油,也可开发美容化妆、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产品。
- 李志真黄勇谢一青
- 关键词:资源多样性油茶木本油料植物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
- 福建酸竹鲜笋采后防腐保鲜剂研制
- 2007年
-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福建酸竹笋发霉的致病菌为青霉、曲霉和枝孢霉。通过抑菌实验可得出最佳的复合防腐配方为B13B233%食盐。在确定保鲜配方的生笋实验中,得出福建酸竹生笋保鲜液的最佳配方为复配防腐液(A+0.08%B1+0.05%B2+3%食盐县pH=4.5)+0.03%D3+0.03%E1,该配方经省检疫局检测LD50>20m l.kg-1(比重1.043),几乎无毒,属于对人体安全保鲜液。用此复配防腐液处理福建酸竹笋在贮藏27天时还能保持可食性,保鲜效果明显,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 黄勇
- 关键词:福建酸竹采后防腐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