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
作品数: 99被引量:287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卢丽
作品数:99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河 地下水 岩溶地下水 多环芳烃 岩溶
赵良杰
作品数:77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河 地下水 岩溶地下河 岩溶地下水 岩溶区
曹建文
作品数:100被引量:32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岩溶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地下河 岩溶
夏日元
作品数:133被引量:1,10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岩溶 地下河 岩溶区 古岩溶 塔里木盆地
樊连杰
作品数:74被引量:29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水 岩溶地下水 地下河 岩溶洼地 地下河系统
基于Hapke模型的岩矿反射率光谱模拟研究
高光谱遥感技术日趋成熟使定量化分析地物波谱成为可能,遥感地物光谱模型是定量分析手段之一。本文使用IDL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Hapke岩矿光谱模型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反射率光谱反演模拟程序,通过各种实测岩矿粉末光谱与模拟...
王喆
关键词:花岗岩
文献传递
一种节能型岩溶地下水水位在线监测装置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位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岩溶地下水水位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地表层和监测井,所述监测井开设于地表层的端面,所述监测井的井壁固定连接有井套,所述井套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对流孔,且同组两个对流孔之间均设有...
赵良杰王莹杨杨曹建文王喆栾崧
南宁市城市近郊型地下河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研究西南岩溶地区城市近郊型地下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选择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进行分析,沿地下河流动方向共采集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检测16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地下河表层沉积物中总PAHs为257.7~609.5 ng/g(基于表层沉积物干质量计算),整体浓度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从PAHs组成来看,16种PAHs均被检出,且含量表现为4环PAHs>5~6环PAHs>2~3环PAHs;空间分布规律呈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且2~3环PAHs占比先增大后降低,而4~6环PAHs占比变化则相反;不同区域的PAHs来源各不相同,上游地区PAHs为燃烧来源,中游地区PAHs为石油来源,下游地区为混合来源,燃烧来源、石油来源与混合来源对PAHs的贡献率分别为28.4%、16.5%和55.1%。
卢丽王喆王喆
关键词:多环芳烃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
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确定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2014年12月沿途采集了13个地下河水样品,利用液液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南宁清水泉地下河水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显示,清水泉地下河水中共检出15种单体;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162.13-224.99 ng/L,平均值为191.71 ng/L,PAHs以2~3环为主,占PAHs总量的49.36%;地下河水中PAHs的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是因为污染源不断汇入及地下管道的特殊环境造成的;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减降低,这可能与地下河对4~6环PAHs的吸附作用及沿途排污有关。
王喆卢丽
关键词:地下河多环芳烃
基于GMS的北京西郊垃圾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被引量:14
2012年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是找出污染物迁移规律、确定污染范围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定量依据。以北京市西郊典型地段为研究区,利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在南水北调来水后,地下水开采方案改变条件下,预测了Cl-、NO23-和THD浓度场。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劣质水面积增大,需要对原有地下水开采方案进行调整,防止地下水污染范围扩大。
王喆卢丽夏日元
关键词:GMS溶质运移数值模拟地下水污染
一种岩溶发育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区污染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发育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区污染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岩溶发育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区污染区域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计算岩溶发育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区的径流量,根据该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岩溶...
卢丽王喆邹胜章樊连杰林永生周长松
基于DEM的桂林海洋岩溶区洪水淹没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14年
洪水淹没面积的定量估测是洪水淹没预测模型确立的关键。以桂林海洋岩溶区为研究区,采用基于DEM数据的无源淹没分析法,借助于Map GIS平台计算洪水淹没面积和其对应的覆盖率,通过统计不同水位与其对应淹没面积的数据,构建出研究区淹没面积随水位变化的洪水淹没预测模型。利用总水量体积相等的原理,根据当地气象站观测的降水量数据,运用体积法计算洪水淹没区面积,以验证洪水淹没预测模型,提高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并将淹没范围与研究区遥感影像融合后直观地展现出淹没的实际范围,增强了模型预测的动态可视性。
陈三明孙晓琳林刚王喆罗文敏孙悦
关键词:岩溶区洪水淹没DEM降水量
一种岩溶地下河水循环转化模拟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溶地下河水循环转化模拟装置,包括降水补给系统、物理水箱、管道系统、地下河出口控制系统和水位监测系统,其中物理水箱至少两个,每个物理水箱配置有降水补给系统;所述物理水箱通过管道系统连接,所述地下河出口控制系...
王喆卢丽夏日元赵良杰曹建文卢海平
东江和韩江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2024年
地下水作为东江和韩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是推动该区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及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石。文章为研究东江和韩江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于2020年10-11月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114组,采用数理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系数、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东江和韩江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基本特征、水化学类型、离子来源、控制因素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以淡软水为主,呈弱酸性,阳离子和阴离子以Ca^(2+)和HCO_(3)^(-)为主,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Ca和HCO_(3)·Cl-Na·Ca型为主,韩江流域SO42-型水比例高于东江流域;地下水离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硅酸盐岩和盐岩的溶解,部分来源于工矿业等人类活动;地下水组分受控于岩石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岩石溶解作用贡献率最大,但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中韩江流域的工矿业、农业等人类活动强度均大于东江流域;地下水质整体较差,东江流域好于韩江流域,超标因子主要为pH、I-、NO_(3)^(-)、NH_(4)^(+)、As、Pb^(2+)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东江和韩江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邓立伟卢丽袁东方王喆王喆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
桂林海洋岩溶区植被覆盖度的多时相遥感预估模型被引量:5
2015年
植被覆盖度的演变规律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程度量化的特征指标之一,其宏观分布与变化趋势是认识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以桂林海洋岩溶试验区2000、2001、2006、2008及2009年5个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动态分析源,针对陡升陡降的地形地貌特征,提出了修正NDVI的二分模型,估算出对应年份的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223 39、0.278 77、0.353 664、0.368 54、0.373 96;根据植被覆盖度值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并划分出5个等级,研究区的植被2000年为中—低覆盖级,2009年为中—高覆盖级,以提取的实验数据建立的遥感快速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预测模型与研究区的实测结果符合。根据预测模型对未来环境的演变进行了相应的预估分析,植被覆盖度在逐年提升并直至达到稳定的饱和值。
陈三明林刚罗文敏殷显阳孙晓琳王喆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