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明
-

-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中山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梁伟强

- 作品数:70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扩张器 修复外科手术 整形外科 扩张皮瓣
- 冀晨阳

- 作品数:52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扩张器 肌源性干细胞 阴茎海绵体 皮肤扩张术
- 陈宇宏

- 作品数:43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扩张器 面部 皮肤扩张术 先天性巨痣
- 潘淑娟

- 作品数:26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手术方法 阴茎短小 泡沫敷料 敷料治疗
- 张佳琦

- 作品数:28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研究主题: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面部 乳房再造术 整形外科
- “团圆”皮瓣在鼻翼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定义"团圆"皮瓣的概念,并探讨"团圆"皮瓣在鼻翼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把原本整体的皮瓣组织分为两个部分:A瓣和B瓣,A瓣用于修复鼻翼缺损,B瓣用于修复继发或剩余创面。创面修复后A、B皮瓣组织仍重新毗邻在一起,称之为"团圆"皮瓣。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共收治鼻翼部分缺损的患者8例。3例患者外伤致左侧鼻翼部分缺损,2例患者因鼻翼鼻唇沟处基底细胞癌,2例患者因鼻翼处血管瘤硬化剂注射后部分鼻翼缺损,1例患者因左面部及左鼻翼处黑痣切除后鼻翼皮肤缺损。8例患者鼻翼缺损均通过"团圆"皮瓣进行鼻翼美学亚单位的修复。结果:8例患者"团圆"皮瓣均成活可,无皮瓣缺血、淤血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良好。鼻翼缺损修复后A、B两瓣重新调整缝合,鼻翼处美学亚单位修复良好,与鼻部其他美学亚单位、面部美学单位分界清楚。结论:在鼻翼部分缺损的修复中,利用"团圆"皮瓣可以有效地维持鼻翼美学亚单位,与其他面部美学单位分界清楚,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
- 冀晨阳李瑞庭张金明梁伟强陈宇宏刘庭华
- 关键词:鼻翼缺损
- 小鼠肌源性干细胞高表达CD34、Sca-1、Bcl-2和desmin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的生物学特性和表型。方法:取小鼠骨骼肌,用酶分步消化,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获取MDSCs,观察细胞的形态,对MDSCs分别进行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和融合情况等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初步确定细胞表型。结果:经差速贴壁法获取的MDSCs为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聚集成簇,呈对数生长;细胞倍增时间(9.69±2.08)h,克隆形成率(13.35±2.54)%;细胞在高汇合度(>50%)或低血清(2%FBS)培养时,极易融合成肌管或肌细胞链;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CD34、Sca-1、Bcl-2和desmin在原代MDSCs中的表达均>90%;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细胞的纯化,desmin表达越来越强,α-SMA表达越来越弱。结论:MDSCs通过差速贴壁法获取时纯度较高,它具有高水平表达CD34、Sca-1、Bcl-2和desmin的生物学特性,这4种蛋白可作为鉴定MDSCs的标志物。MDSCs增殖旺盛,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一种新型种子细胞。
- 韦喆张金明安庚冀晨阳潘淑娟
-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CD34蛋白质BCL-2结蛋白
- 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5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腹直肌-腹膜瓣修复术。腹直肌-腹膜瓣包括腹直肌、腹直肌后鞘、腹膜、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术中将肋间神经与舌下神经降支吻合。结果全部腹直肌-腹膜瓣成活。术后随访至今,无严重并发症,再造舌外形及活动度满意,语音、吞咽功能接近正常。术后2个月组织学检查证实腹膜上皮化。结论腹直肌-腹膜瓣行半舌再造的初步临床效果满意。
- 廖贵清苏宇雄张金明侯劲松陈亦阳马莉
- 关键词:腹直肌腹膜外科皮瓣舌肿瘤
- 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缺损的临床研究
- <正>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缺损的临床效果。病人和方法:2003年7月到2004年4月, 共有5例舌癌患者接受了舌癌联合根治术同期腹直肌腹膜瓣转移修复术。腹直肌腹膜瓣包括腹直肌、腹直肌后鞘、腹膜、肋间神经及...
- 廖贵清苏宇雄张金明侯劲松陈亦阳马莉
- 关键词:腹直肌腹膜外科重建舌癌
- 文献传递
- 阴茎再造3例报道
- 阴茎再造已有50多年的历史.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们曾进行4例阴茎再造,现报道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 张金明潘淑娟梁伟强陈宇宏
- 关键词:阴茎再造手术方法美容外科学
- 文献传递
- 尿道下裂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与ABO血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1日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3例尿道下裂患者血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健康男性进行对照,两组均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其ABO血型,统计出两组的ABO血型分布、频率及相对危险率,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尿道下裂患者血型比例分别为A型27.33%、B型28.44%、AB型6.63%、O型37.60%,ABO血型分布为O>B>A>AB,与对照组ABO血型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经分割χ2检验发现患者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的O型血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67);相对危险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O型血是尿道下裂的易感因素,与其他几种血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道下裂的发生与ABO血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O型者可能易患尿道下裂。
- 梁伟强韦喆张金明莫里
- 关键词:尿道下裂ABO血型系统
- 面部肿物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面部肿物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62例(男123例,女139例,年龄7个月至88岁,中位年龄52岁)面部肿物患者,手术切除肿物后,根据面部组织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结果262例患者中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组织缺损69例,皮瓣全部存活良好,1例皮瓣远端出现瘀血,通过注射肝素原液处理后皮瓣存活,最终瘢痕愈合,后经3次CO_(2)点阵激光处理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局部皮瓣是修复面部肿物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办法,成功率高,美容效果好。
- 刘蒙苏正张金明梁伟强张佳琦肖小莲
- 关键词:肿物手术切除组织缺损美学修复
- 51例Marjolin's溃疡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Marjolin's溃疡,即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Marjolin's溃疡患者51例,就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癌变所需时间、溃疡原因、溃疡治疗病史、肿瘤病理类型、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对11例肿瘤深部侵犯、高度怀疑哨淋巴结转移的Marjolin's溃疡患者应用PET-CT检查结合B型超声下的穿刺活检,确定有无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访时间不一,直至死亡。结果 51例Marjolin's溃疡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32-89岁,平均64.15岁。溃疡癌变成鳞癌时间平均13.42年,癌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时间平均2.47年。溃疡癌变成上皮样肉瘤1例,为时2年。溃疡癌变成基底细胞癌1例,为时3年。有4种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43例,黑色素瘤6例,基底细胞癌、上皮样肉瘤各1例。Marjolin's溃疡中鳞癌哨淋巴结转移率30.82%,远处转移率9.09%;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率66.67%,远处转移率33.33%。11例Marjolin's溃疡患者行PET-CT检查结合B型超声下的穿刺活检,判定哨淋巴结转移准确率100%。43例鳞状细胞癌中,27例无深部侵犯,无淋巴结转移,行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手术,1例患者因3年后出现转移死亡。5例肿瘤深部侵犯,无转移,其中4例给予截肢,存活,1例患者拒绝截肢,1年后出现转移死亡。11例患者鳞状细胞癌深部侵犯,并哨淋巴结转移,其中9例给予截肢并淋巴结清扫,8例存活,1例患者给予截肢并淋巴结清扫术后2年,远处转移死亡。1例患者不同意手术,2年后出现转移死亡。1例患者多发哨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1年后死亡。6例黑色素瘤中,2例患者足部黑色素瘤无转移,给予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手术,2例患者足部黑色素瘤并哨淋巴结转移,扩大切除、植皮或截肢,并淋巴结清扫存活。1例患者足部黑色素�
- 沈锐张金明张凤刚陈晓东杨荣华杜永军徐路生杜学亮陈平
- 关键词:皮肤溃疡淋巴转移
- 自体组织重构双环法矫正乳房下垂的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体乳腺组织重构双环法在乳房下垂矫正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25例(年龄18~53岁;平均35岁)要求矫正乳房下垂的患者,均行自体组织重构双环法矫正,乳腺组织量过剩患者切除过剩的乳腺组织后进行重构,对于乳房下垂乳腺组织量适中或不足的患者进行乳腺组织瓣游离后自体乳腺组织重塑收紧。于术后6个月随访其乳房对称性、形态、大小、切口瘢痕。结果术后1例右侧乳房皮下积液,经引流后愈合;3例乳晕伤口部分裂开,再次缝合后愈合;所有患者患者乳头乳晕血运良好,无坏死,术后乳房下垂得到明显矫正,外形满意,瘢痕增生不明显,初期荷包缝合的皱褶1个月后基本消退,平整。6个月随访,术后切口瘢痕隐蔽,外形良好。结论自体组织重构双环法矫正乳房下垂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剑张金明梁伟强张佳琦肖小莲苏正刘蒙
- 关键词:乳房修复外科手术双环法乳房肥大乳房下垂
- 双扩张器重叠埋置与单扩张器埋置术皮肤扩张率与即刻缩率的对比应用研究
- 目的:对比研究单腔双扩张器重叠埋置与单个扩张器埋置术两种手术方法的皮肤扩张率与即刻扩张皮瓣回缩率的差别.方法:本组共22例,共39处扩张器埋置手术.第一组24处采用了单腔重叠埋置2个扩张器,第二组15处采用了单腔埋置1个...
- 张干林张金明梁伟强陈宇宏冀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