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荣清
-

-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黄钧

- 作品数:135被引量:38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乳酸菌 挥发性组分 大曲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结构
- 吴重德

- 作品数:125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乳酸菌 酵母菌 挥发性组分 酸胁迫 微生物
- 郑佳

- 作品数:29被引量:1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磷脂脂肪酸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结构 酵母菌 大曲
- 石碧

- 作品数:870被引量:3,656H指数:2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胶原纤维 制革 皮革 胶原 鞣剂
- 张宿义

- 作品数:359被引量:1,384H指数:18
- 供职机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浓香型白酒 白酒 糟醅 窖泥 大曲
- 一种发酵原梨汁生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原梨汁生产系统,系统包括控制部、梨汁压榨部、循环浓缩部和汲取液循环部;其中,梨汁压榨部包括消毒罐、浸泡池、传输槽和压榨过滤机,用于对梨子进行清洗和榨汁;循环浓缩部包括循环罐和分离罐,榨出的梨汁在循环罐...
- 金垚肖胜舰栗梓赫黄钧吴重德周荣清
- 文献传递
- 浓香型大曲曲块部位间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风味组分差异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3个批次的浓香大曲为对象,分别研究了曲表和曲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挥发性组分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部位间的微生物群落是由细菌和真菌构成,真菌是优势茵,尤其是在曲表,而在曲心中细菌比例较大。曲心的挥发性纽分的丰度高于曲表,检出的挥发组分可分为七大类,其中酸类组分比例最高(86%~94%),次之为醇类组分,且部位间无显著区别。棕榈酸和反油酸是含量最高的单组分,其次是亚油酸、硬脂酸和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RDA的结果表明,含氮类、醇类和酮类组分均与G^+、G^-呈正相关,醛类、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与G^+、G^-、真菌和总PLFA及真菌/细菌呈正相关,酸类组分则呈负相关。
- 赵金松陈泽军吴重德黄钧石碧周荣清
-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
- 调控乳酸菌酸胁迫抗性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作为工业化的细胞工厂,乳酸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和医药等行业。酸胁迫是乳酸菌在发酵生产以及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胃肠道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环境胁迫,严重影响乳酸菌的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系统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揭示乳酸菌酸胁迫抗性机制并提高其耐酸性能带来了可能。本文综述了乳酸菌酸胁迫研究进展,介绍了乳酸菌应对酸胁迫的生理机制,并提出了提升乳酸菌酸胁迫抗性的策略。
- 吴重德黄钧周荣清
- 关键词:乳酸菌酸胁迫氨基酸代谢细胞膜
- 耐盐酵母菌与乳酸菌共培养对低盐椒醅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鉴于低盐椒醅发酵容易被杂菌污染的问题,通过剖析高盐和接种低盐椒醅中产酸细菌、耐盐细菌和酵母菌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其总酸、乙醇、亚硝酸盐、色值等理化参数,探究了微生物共培技术应用于低盐椒醅发酵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基于Z.rouxiiSZ-1和沪酿1.08的共培养,借助于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强了低盐椒醅的防腐能力,而且减小了Maillard反应速率,提高了酸性色素溶出率,椒醅红亮鲜艳,此外,乙酸乙酯等5种挥发性酯类组分显著增加,改善了椒醅的风味。
- 陈欣黄钧李从虎郑佳谢菲周荣清
- 关键词:共培养亚硝酸盐乳酸菌酵母菌
- 茧丝腐化液微生物群落分析及脱胶功能菌的筛选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选育稳定高效的茧丝脱胶菌株,文章首先利用PCR-DGGE技术对茧丝腐化液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腐化液的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腐化液中脱胶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一株脱胶率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分子鉴定,命名为Aeromonas sp.TJ-5。对脱胶菌株脱胶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适的p H值、温度和接种量,分别为p H7.0、37℃和3%。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发酵48 h,脱胶率达到28.2%,蛋白酶活力为59.5 U/m L。研究结果为建立茧丝的微生物纯种发酵工艺奠定了基础。
- 李丹程明方佳李乔兰吴重德周荣清
- 关键词:脱胶微生物群落气单胞菌
- 基于磷脂脂肪酸技术研究酱香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被引量:13
- 2014年
- 为了解制曲环境、峰值温度对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以4种不同的酱香型大曲为对象,研究酿造特征参数、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挥发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大曲样品中共计检出16种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总PLFA含量表现为泸州老窖大曲(LZ)>国台大曲(GT)>郎酒大曲(LJ)>仙潭大曲(XT).酱香大曲主要由真菌、G+菌、G-菌等组成,优势菌群均为真菌,且制曲峰值温度相近的样品在聚类分析图上聚类成簇.综合来看,大曲酿造特征参数与大曲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大曲挥发性组分组成特征主要取决于G+菌生物量.
- 赵金松郑佳吴重德石碧周荣清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主成分分析
- 奇孢根霉强化中温大曲对糟醅发酵过程的影响
- 2023年
- 以奇孢根霉(Rhizopus azygosporus)强化的大曲为研究对象,以普通大曲作为对照,通过在6 L容器中装入蒸熟的高粱和大曲进行模拟发酵,探究根霉强化对糟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霉强化改善了大曲的理化性质,同时降低了糟醅的淀粉含量,增加了糟醅的酸度、还原糖含量和酒精度。根霉强化使糟醅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增加,发酵28 d时,根霉糟醅挥发性物质总量为59.52 mg/kg,对照仅为28.11 mg/kg,且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1和1.44倍。涉及糟醅风味差异代谢物共12种,主要是酯类,且21 d是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根霉强化使糟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嗜热真菌属及高温放线菌属等是根霉糟醅中属水平的特征真菌和细菌,毕赤酵母属、横梗霉属则是普通糟醅的特征真菌属。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根霉和糟醅中大多数优势挥发性物质呈正相关。根霉强化通过调整大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提高了糟醅中特征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了优势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改善了风味和香气。
- 万营东唐秋香黄钧周荣清张宿义秦辉张宿义王超秦辉李德林王小军张柱
- 关键词:根霉大曲糟醅微生物群落风味物质
- 耐盐乳酸菌和酵母菌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研究了添加耐盐乳酸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和酵母菌(Zygosac charomyces rouxii和Candida versatilis)对酱醪理化指标及挥发性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耐盐微生物的酱醪发酵125d后氨态氮(FN)均略高于对照样品(未添加耐盐微生物);添加T.halophilus的酱醪总酸(TA)高于其他样品,而采用T.halophilus、Z.rouxii和C.versatilis共培养的酱醪TA和对照样品没有显著区别;分析酱醪还原糖(RS)含量结果表明,添加耐盐微生物后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品。此外,通过GC-MS分析了添加耐盐乳酸菌和酵母菌对酱醪挥发性组分的影响。发酵125d后,醇、酯类组分含量增加,酸类及其他类组分含量减少。所检出的各酱醪挥发性组分中,添加T.halophilus的酱醪中2-甲基丁酸、2-甲基丁醇、乙酸异戊酯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53.4%、337.3%、388.2%,添加Z.rouxii和C.versatilis的酱醪中乙醇和乙酸乙酯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64.2%和56.3%,采用T.halophilus、Z.rouxii和C.versatilis共培养的酱醪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含量高于对照样品56.7%和26.3%,显著改善了酱醪风味。
- 崔瑞迎郑佳梁如何翠容陈勇黄钧吴重德周荣清
- 关键词:酱油乳酸菌酵母菌挥发性组分
- 红曲酯化酶促反应及其代谢产物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以己酸和乙醇为底物,研究了红曲霉粗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及其影响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己酸的消耗量在0~8 h内迅速上升,随后则缓慢上升,反应24 h后,趋于平衡。过量的乙醇对反应有抑制作用,但随着己酸浓度的提高被部分解除。当己酸浓度在15.81~142.31 mmol/L,反应初速率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可视为单底物反应。红曲霉粗酶含多种酶类,酶促酯化反应机理颇为复杂,其动力学关系受多种条件控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的经验数学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其粗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催化形成的主要产物为己酸乙酯,其次为辛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和苯乙醛,其OVA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类酶促反应的产物适合白酒等产品风格的改善。
- 陈帅郑佳刘琨毅彭昱雯黄钧易彬赵金松周荣清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复合酶己酸乙酯
- 一种利用乳酸菌提高酵母菌酒精耐受能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乳酸菌提高酵母菌酒精耐受能力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乳酸菌外源添加到酵母菌培养体系中混合培养4 h,所获得的菌体重悬于含有8%(v/v)酒精的生理盐水,30℃条件下胁迫90 min。将...
- 吴重德姚尚杰周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