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
所属机构: 课程教材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文化科学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钟晓媛 作品数:10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主题:中学化学 化学教科书 教科书 中核 传统文化 杜宝山 作品数:39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研究主题:龋齿 再矿化 牙膏 2(5H)-呋喃酮 防龋 李俊 作品数:1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科书 回应 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 被引量:1 2013年 一、历史的回顾——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起源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郭震关键词: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 化学教科书 量表 元素周期律 高中有机化学教材修订与教学问题例析 2022年 结合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教材培训和反馈意见,对教材修订的相关问题及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教学与实验问题进行了探讨。 郭震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 中学化学教材学生实验的发展研究 2021年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掌握物质性质,并将化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是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我国化学教育自清末诞生以来,实验始终是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功能和地位是教材中其他内容无法代替的。 郭震关键词:化学教材 化学原理 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 关注课堂教学 促进素养发展——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成果交流活动述评 被引量:2 2020年 数字化实验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的重要途径,通常指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进行的实验,可以将原本不易直接观察的微观变化直观、定量、动态地加以呈现,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数字化实验能够更好地呈现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郭震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化学现象 化学原理 美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传感器实验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传感器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较早,而在我国中学教材和教学中还不够普及。以美国主流中学化学教材Prentice Hall Chemistry为例,其实验体系中的传感器实验,具有数量相对较多、覆盖多种仪器、传感器使用相对集中、操作简便、配套资源丰富等特点,可为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和教材编制提供借鉴。 郭震关键词:化学教材 传感器 中学化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安全教育一体化建构 被引量:1 2024年 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科课程,是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从安全学、课程核心素养和安全教育相关要求的角度,分析安全教育融入化学学科的理论依据和课程基础,更新了安全教育理念和内涵,呈现出多层次、按目标、结构化、重衔接、显性化等编写特点,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对安全教育内容的观念、进行一体化和情境化的教学设计。 王维臻 钟晓媛 郭震关键词:安全教育 化学教科书 中国近代化学教科书的发展及相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对中国近代化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的诞生、发展和制度化时期的发展概况进行回顾.结合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情况,对民国晚期的两种美译本化学教科书、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化学教科书、近代化学教科书的难度与使用情况以及近代化学教科书中的意识形... 郭震 钟晓媛关键词:中学化学 教科书 意识形态 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改进案例与教学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2024年 分析现行教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的不足,对文献中的相关实验改进案例进行评述,分析并指出部分实验改进案例在试剂、装置和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了实验和教学中易被忽视的空气成分与氧气含量、准确度与分辨率的不同含义,对认识拉瓦锡实验的价值和相关教学提出了建议。 郭震关键词:氧气含量 教学研讨 百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内容的变迁 2017年 清末至今百年来我国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中有机化学内容变迁的特点是:基本内容和篇辐比例稳定,知识系统性强;清末民国教科书涉及有机物种类繁多,此后则有所减少;随时代和学科发展,知识内容不断更新;始终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影响有机化学内容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科特征和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政治等要求。中学化学教科书的编写要做到继承和创新的平衡。 郭震关键词:教科书编写 学科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百年变迁研究 被引量:17 2019年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清朝末年至改革开放后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样本教科书的统计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内容在数量、选材、位置、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在编写传统文化内容时要思考其教育目的,遵循一定的选材原则,并注意呈现与表达方式。 钟晓媛 郭震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学化学 化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