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震
-

-

- 所属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陆程程

- 作品数:12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电子商务 主成分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
- 张颖

-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不同基质 大叶女贞 思政 基质配比 容器育苗
- 刘培培

-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粮食价格上涨 石油价格 价格波动 零售价格
- 边英涛

- 作品数:4被引量:4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补贴 LOGISTIC模型 户对 良种补贴 农户调查
- 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基于户籍歧视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收入调查数据,采用不同的工资分解方法,从地区分割、职业分割和收入阶层的角度测算并分析了户籍工资差异及户籍歧视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户籍歧视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都存在;户籍歧视的加剧体现在工资歧视和就业歧视两方面;对于极低工资、低工资和较高工资的劳动者而言,户籍歧视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问题相当严重。
- 郭震
- 关键词:户籍歧视收入差距
- 中国农产品价格与CPI关系分析——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被引量:7
- 2012年
- 以2007年中国135个部门和17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了农业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了农、林、牧、渔业对CPI及各部门的价格波及效应,研究分析了影响农业价格的主要部门及对CPI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造成CPI高涨的主要因素。
- 郭震
-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
- 2000-2011年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启示被引量:13
- 2012年
- 本文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通过对其2000年到2011年的国际、国内价格变动特点比较,挖掘出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石油价格的变动等。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差价较大。最后根据国际、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原因的比较分析,得出启示和建议。
- 张冬平郭震刘培培
- 关键词:粮价价格波动生产价格零售价格
- 城乡工资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14年
-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其中,城乡之间工资水平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的工资差异在单位类型、行业和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就业分布方面有较大差异,教育是影响这种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阶层、区域、技术水平、健康程度等,需要我们辩证地来分析。
- 郭震
- 关键词:农民工歧视劳动力市场分割
- 谁推动了通货膨胀?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粮价变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首先分析了粮食价格、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对通货膨胀影响有限,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进一步分析和测算对CPI波及效应较大的部门,研究发现,能源型和资源型生产部门价格上涨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也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宏观政策应该调控对通货膨胀实质影响大的生产部门,而不应只对CPI计算所涉及的部门进行调控。
- 郭震
- 关键词:通货膨胀CPI农产品价格
- 高校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其教学构建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的实证研究
- 探索培养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以478名学生的实证调查数据为切入点,从教师、学生、教学辅助手段三个方面的十一个指标入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本科双语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陆程程张颖郭震
- 关键词:双语教学LOGISTIC回归模型教学构建
- 文献传递
- 十年粮价谁掌控被引量:3
- 2012年
- 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通过2000—2011年其国际、国内价格变动情况及特点的比较,挖掘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石油价格的变动等;而造成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差价较大。科技力量对稳定粮价有帮助,而政府对粮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则是应对粮价上涨的根本。
- 张冬平郭震刘培培
- 关键词:粮价价格波动生产价格零售价格
- 我国工资水平差距分析:歧视性工资现象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2012年全国31个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在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歧视性工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从与个人相关的户籍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民族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仍是工资不平等的主要根源。教育在缩小户籍工资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技术水平在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不容忽视,工作经验可以缩小民族工资差异。从歧视性工资结构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流动人口在教育上的歧视、女性在年龄上的歧视、少数民族在教育和工作经验方面的歧视越凸显;从与收入群体利益相关的行业工资差距分析结果来看,教育回报率总体在增加。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歧视性工资表现由对劳动者的年龄和健康程度歧视转变成对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工作年限上。
- 张冬平郭震
- 关键词:收入差距区域经济教育回报率
- 基于内生选择性转换模型的劳动力城乡转移动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在内生选择性转换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农民工收入的微观数据,构建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意愿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的动因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预期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的主要原因,年轻、未婚、文化水平较高、身体健康的男性城乡转移概率较大,父母教育水平与其子女城乡转移正相关,父母收入水平与其子女城乡转移负相关,农村劳动力的生活状况对城乡转移概率存在负向影响。
- 郭震
- 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来自农村家庭户收入的解释被引量:1
- 2013年
- 笔者利用2009年农村家庭4200户收入调查的样本数据,以家庭户作为分析单位,对农村家庭户收入的差距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反事实分解。结果显示:平原区和山区农村家庭收入差距较小,地区歧视是造成家庭收入差距的主体;经济发达区和经济欠发达的收入差距在中高分位点上较为明显,家庭劳动力的特征变量分布不同是家庭收入差距主体;教育、工作经验、受培训人员在缩小家庭收入差距起着积极作用。家庭劳动力所占比例、男性劳动力比例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劳动力平均年龄、工作经验的平方对于家庭整体收入来说,没有基于个人收入的影响效果显著。
- 郭震
- 关键词:收入差距分位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