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佳
所属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所在地区: 广东省 广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林少芒 作品数:151 被引量:597 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治疗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疗效分析 张智辉 作品数:48 被引量:204 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疗效分析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萧剑彬 作品数:63 被引量:249 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疗效分析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李强 作品数:45 被引量:210 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疗效分析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 李阳勇 作品数:34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腔内治疗 疗效分析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自体动静脉内瘘 伤口
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联合腔内治疗的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科杂交手术或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即时通畅率、12个月通畅率、保肢率、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选取68例RutherfordⅡ级患者,其中杂交治疗组32例,导管取栓组36例。杂交组及取栓组即时通畅率为93.8%vs 80.6%;12个月通畅率为90.6%vs 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保肢率为93.8%vs 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vs 8.3%、0 vs 0、21.9%vs 16.7%,死亡率3.1%vs 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杂交手术治疗相对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可提高早中期通畅率及保肢率,而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艾文佳 林少芒 萧剑彬 李强 李阳勇 张智辉关键词:FOGARTY导管 腔内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2例(76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组26例患者除给予介入取栓外,术前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取除大部分栓子,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分别为92.1%(35/38)和78.9%(30/38)、7.9%(3/38)和21.0%(8/38)、2.6%(1/38)和13.2%(5/38),差异有投机学性意义(P<0.01)。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对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且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萧剑彬 林少芒 张智辉 李强 艾文佳 刘金铃关键词:FOGARTY导管取栓术 替罗非班 临床疗效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5例(30条肢体)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CTA结果对病变肢体行下肢动脉造影,行球囊扩张和(或)置管溶栓术。结果本组25例患者(30条肢体)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患肢皮温明显升高,下肢疼痛减轻或消失,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延长,溃疡伤口经清创换药2~3个月后愈合。8例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1例行大腿截肢术。术后随访22例,随访率88%,随访时间1~24个月,无溃疡复发及肢体坏死。结论腔内治疗可改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血供,促进溃疡及创面的愈合,增加保肢率,降低截肢平面。腔内介入技术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中短期效果令人鼓舞,长期疗效仍需随访。 李强 张智辉 林少芒 萧剑彬 李阳勇 艾文佳 刘金玲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Rivaroxaban)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和用药安全。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6例,利伐沙班组患者于术后6h内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于术前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500AXa IU×1次/d),分别于术后14、28d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形成情况、肺栓塞(PE)发生率、手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57%及1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PE发生率、手术前后APTT、PT、PLT等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DVT形成,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荐。 萧剑彬 林少芒 张智辉 李强 艾文佳 刘金铃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骨折 自体动静脉内瘘发育不良的腔内治疗促成熟体会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发育不良的腔内治疗促成熟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中心收治自体AVF发育不良患者腔内治疗促成熟治疗过程。首先采用体格检查及彩超整体评估发育不良通路口径、流量、狭窄或闭塞主要部位和竞争静脉分支,对患者进行选择性的腔内治疗,观察治疗成功率、严重不良事件并随访内瘘发育及使用结果。结果 16例内瘘发育不良患者中,接受腔内治疗12例,1例治疗失败改为外科造瘘,技术成功率91.7%(11/12),12例患者围术期均无严重不良事件。术后12个月一期与二期临床成功率分别为50%和83.3%;另2例首选外科重新造瘘,2例结扎近吻合口主要竞争分流静脉。结论自体AVF发育不良可通过腔内治疗取得良好促成熟效果,但应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决策,选择性进行手术。 艾文佳 林少芒 萧剑彬 李强 李阳勇 刘金玲 张智辉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发育不良 腔内治疗 普通球囊、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球囊及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症的网络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索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BA)、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4种方法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疗效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以寻找所有关于以上4种方法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偏移风险评估标准对入选RCT进行偏移风险评估.通过STATA 15统计软件以随机效应模型对入选RCT进行网络荟萃分析,采用预测区间图对以上4种方法在改善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大截肢率以及死亡率的差异进行描述,采用累积排序曲线图(SUCRA)及排序概率图对4种方法改善以上四种结局指标的疗效进行排名.结果共纳入12篇RCT,1723例患者发现DES相比于BA和BMS有更高的一期通畅率,优势比(OR)分别为3.00和3.15,95%CI分别为1.19~7.58和1.23~8.08;还发现DEB相比于BA有更低的TLR(OR=0.40,95%CI 0.16~0.99).根据累积排序曲线的SUCRA值和排序概率,从一期通畅率(DES的SUCRA值85.3,最佳治疗概率59.1%)、TLR(DES的SUCRA值85.8,最佳治疗概率65.1%)和大截肢率(DES的SUCRA值94.6,最佳治疗概率86.7%)来看,DES被认为是改善一期通畅率、TLR和大截肢率最佳的治疗方法;DEB在改善一期通畅率和TLR方面要优于BA和BMS,但在改善大截肢率和死亡率方面,DEB被认为是效果最差的方法(DEB的SUCRA值分别为21.4和12.6).结论在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中,DES在改善一期通畅率、TLR和大截肢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EB在改善一期通畅率和TLR方面可能优于BA和BMS,但在改善大截肢率和死亡率方面并无优势. 周阳 林少芒 萧剑彬 艾文佳 李阳勇 李强 王俊伟 李国林 叶智慧 张智辉关键词:裸金属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膝下动脉 临床病例讨论的 P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病例讨论形式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法对普外科教学的作用。方法选取80名2008级大四临床医学系理论学习学生,进行以十种代表性临床病例为讨论中心的PBL教学法与传统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教学法进行对比研究,10周课程完成后采用统一试卷进行考试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病例讨论的PBL法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LBL组(P<0.05)。结论临床病例讨论的 PBL教学法是普外科教学中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法,值得推广。 萧剑彬 林少芒 艾文佳 张智辉 李强 王言关键词:PBL 教学法 临床病例讨论 普通外科 2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闭塞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中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自体AVF狭窄闭塞病例,统计分析狭窄闭塞段数目、位置及相应治疗方式,术后即时、6个月、12个月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共28例患者,2例腔内治疗导丝无法通过病变段而失败,其中吻合口严重成角及内瘘闭塞严重各1例;其余26例患者共38处狭窄闭塞均先采用普通和或高压球囊扩张,4例患者头臂静脉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介入治疗即时开通25例,成功率89.3%,并发症发生率7.1%(外渗及血栓形成各1例);治疗后6个月通畅率85.7%(24/28),12个月通畅率78.6%(22/28)。结论自体AVF狭窄闭塞类型多,治疗应个体化,经腔内治疗即时、6、12个月通畅率高,值得推广。 艾文佳 张智辉 萧剑彬 李强 李阳勇 刘金玲 林少芒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 动静脉内瘘 标准剂量与低剂量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紫杉醇涂层球囊(PCB)血管成形术与低剂量PCB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系统性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截止至2018年10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入选的RCT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紫杉醇剂量进行亚组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术后6个月的远期管腔丢失(LLL)以及术后>50%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大截肢以及死亡的发生率,以探讨标准剂量PCB与低剂量PCB疗效的差异。结果一共入选了14篇RCT,与低剂量PCB相比,标准剂量PCB更能有效降低术后>50%再狭窄率(P<0.001)和TLR(P<0.05),但两者在术后6个月的LLL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腘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中,标准剂量PCB降低术后>50%再狭窄率及TLR的作用均优于低剂量PCB。 周阳 林少芒 萧剑彬 艾文佳 李阳勇 李强 王俊伟 李国林 叶智慧 张智辉关键词:球囊血管成形术 META分析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 被引量:4 2020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因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被广泛接受,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术并发症风险。本文将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强 林少芒 萧剑彬 艾文佳 李阳勇 陈松伟 李国林 蔡欢 张智辉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微创手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