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培芳
-

-

- 所属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毅

- 作品数:266被引量:2,554H指数:2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砂 抗旱性 荒漠植物 幼苗 干旱胁迫
- 苏世平

- 作品数:96被引量:72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砂 抗旱性 地理种群 生理特性 干旱胁迫
- 单立山

- 作品数:121被引量:949H指数:18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砂 荒漠植物 幼苗 降水变化 根冠比
- 詹瑾

-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核桃 光合特性 干旱胁迫 核桃苗木 晚实核桃
- 张正中

- 作品数:22被引量:151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砂 降雨量 生物量 荒漠植物 种间关系
- 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的早期选择与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本实验于武威市凉州区育苗建立试验地,分别在2014、2015、2016、2017、2018年7月,以红砂家系(2 a、3 a、4 a、5 a、6 a生红砂)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总叶绿素(Chl a+b)、叶绿素a/b(Chl a/b)和叶绿素荧光等16个指标,连续5 a研究红砂家系抗旱性早期选择可行性及性状表现稳定性,选择和综合评价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叶绿素荧光相关指标在77个红砂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抗旱优良红砂家系选择创造条件;通过5 a连续观察及测定,2 a、3 a、4 a生红砂家系综合排序逐年表现稳定,重合率逐渐增加至83. 33%,5 a、6 a生各层次红砂家系表现稳定,重合率大于83. 33%;经过综合分析筛选出小甘沟-3号(XGG-3)、巴彦浩特3-4号(BYHT-3)、乌达-1号(WD-1)、泉眼山-2号(QYS-2)、海石湾-1号(HSW-1)等5个优良抗旱家系,入选率为6. 49%。
- 李佩佩李毅苏世平种培芳李珍
- 关键词:抗旱性
- 2种典型荒漠植物细根序级结构及功能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在根序水平上,细根具有高度形态和功能异质性,进行不同根序细根形态与养分特征的研究,对认识根系内部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典型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收集根序完整细根,按照Pregitzer根系分级法对其分级,用细根分析软件(WinRHIZO)对细根形态参数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序级根C、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序级的升高,2种荒漠植物细根直径、根长均增加,而比根长则降低。随根序的升高,2种荒漠植物C含量和C/N比逐渐增加,而N含量逐渐降低,1级根C、N含量与2、3级根之间差异显著。根直径和根长与C含量及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比根长刚好相反。综上所述,2种典型荒漠植物形态的变化与功能相适应,支持短命根模式假说,末端细根的形态、结构决定其功能是吸收养分和水,而高级根的形态、结构决定其功能是运输和贮存养分。
- 单立山李毅张正中种培芳王洋苏铭王珊
- 关键词:细根红砂白刺
- 基于园林专业技能转化的校园文化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将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特点的园林专业技能转化为校园文化产品既能丰富校园文化,也可促进其技能的利用。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在阐释甘肃农业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探讨了基于园林专业技能的校园文化产品的类型、转化途径、应用及其产生的效益,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以专业技能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博种培芳傅昱吴奥运王荔
- 关键词:园林专业
- 平茬对四翅滨藜补偿生长及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四翅滨藜是荒漠化防治区广泛引种的优质旱生灌木,平茬是其主要抚育管理措施,揭示其平茬后恢复过程中的适应性和补偿生长机制,可为四翅滨藜发展成荒漠区优质饲料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人工种植的5年生四翅滨藜植株为研究对象,在平茬处理(留茬高度10cm)后,测定四翅滨藜恢复过程中的株高、冠幅、光合反应、叶片水势、叶片导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探讨功能性状间的关系。【结果】(1)四翅滨藜平茬后的株高、冠幅和地上生物量经过1个生长季后能恢复至平茬前状态;(2)平茬植株的叶水势、叶导水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均高于对照植株;(3)线性拟合分析显示,平茬植株的正午叶水势和气孔导度与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四翅滨藜平茬后具有良好的补偿生长能力;平茬植株在恢复生长前期表现出较高的补偿生长能力和典型的获取性策略,后期随着水力状况降低又转向保守性策略;平茬植株会将更多的生物量和资源分配到枝、叶等地上组织的生长,后期的资源分配又转向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 马帅周海种培芳任珩冯相艳
- 关键词:四翅滨藜平茬水分生理生态适应
- 4个地理种源白刺气体交换特性比较被引量:9
- 2013年
- 以金塔、临泽、民勤和兰州九州台4个地理种源白刺为试材,利用Locpro便携式光合仪对其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源白刺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气体交换参数在金塔、临泽和民勤3个种源与兰州九州台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金塔种源对高光强利用能力最强,光饱和点为(1 800±68)μmol/m2.s,兰州九州台种源对弱光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光补偿点为(25.52±17)μmol/m2.s。4个地理种源白刺具有高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说明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是阳性植物,属于宽域物种。原来生境水分条件较低的金塔种源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能力,说明白刺种源光合能力对水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 种培芳苏世平高暝李毅孙兆成
- 关键词:地理种源白刺气体交换光响应曲线
- 公园城市理念视角下城市空间更新探究
- 2023年
- 目的:公园城市理念构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人居环境改造建设的新策略,公园城市带来了人、城市和自然环境的积极关系。但城市空间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人口密度高、服务设施落后、用地布局混乱、居住环境差,需要在公园城市理念视角下更新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空间人居环境。方法:文章首先阐明公园城市理念在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中的研究意义,并从内容、构建、目标、组织这四个维度揭示公园城市理念视角下城市空间更新的特点。然后从自然价值、生活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五个角度出发,结合公园城市建设案例经验,探究公园城市理念视角下城市空间更新策略,提出城市空间改造创新建设模式。结果:通过总结公园城市理念视角下城市空间更新策略,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为未来公园城市建设填补城区规划空白,以期为公园城市的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结论:文章通过对价值角度的分析,提出创新的城市空间更新建设模式。一是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设计中;二是创建绿色廊道和生态走廊;三是在社区规划中融入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和公共活动空间;四是通过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实现公园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空间改造带来新思考。
- 常瑞元种培芳宋捷
- 关键词:公园城市人居环境
- 干旱胁迫下荒漠草地植物红砂幼苗对外源ABA的生理响应被引量:22
- 2016年
- 以2年生红砂(Reamuria soongorica)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正常水分(CK)及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0.1,1,10和100μmol·L^(-1) 4种浓度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红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红砂抗旱性对外源ABA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源ABA的喷施促进了红砂体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积累,能明显阻止干旱胁迫后红砂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e enzyme,POD)活性的减弱以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受旱红砂叶片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增生,从而增强红砂的抗旱性。但是外源ABA对红砂干旱胁迫下的生理调节作用有一定的浓度限制值即10μmol·L^(-1),超过此浓度,作用会减小。外施ABA对红砂抗旱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并不表现在对某一种生理指标上,而是多个指标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以维持红砂生长季叶片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有效控制叶片的衰老进程。
- 种培芳曾继娟单立山李毅杨江山
- 关键词:干旱胁迫荒漠草地红砂脱落酸
- 基于GIS分析的西北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以西北地区重点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借助ENVI和GIS软件对兰州市1990、2000、2010年及2018年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处理,得到兰州市4期土地利用型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Fragstats及SPSS软件,进行类型变化、动态度、转移情况、相关性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探寻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1990—2018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草地等自然景观利用类型面积逐年减少,建筑用地等人工景观利用类型面积则逐年增加;(2)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人为驱动因素GDP与城镇化率等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总体变化与城市化的加快密切相关;(3)景观指数分析表明,人工景观的无限制扩张,导致整体景观向破碎化发展,景观复杂程度增加,斑块逐渐趋于分散。综上分析认为,兰州市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状况在28年间趋于复杂,城市化发展是造成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向人工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兰州市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及水域建设。
- 刘星雨种培芳
-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 西北干旱区超旱生灌木红砂、沙拐枣优良种质规模化快繁技术试验示范
- 李毅苏世平种培芳焦健单立山冯祥元胡相伟俞天泉马彦军武利玉白星马瑞罗永忠于洪涛宋捷
- 内容摘要:本项目建立了超旱生灌木红砂、沙拐枣良种繁育基地,包括种质资源圃10亩,种苗检测中心120m<'2>,组培室100m<'2> ,种子园20亩,采穗圃20亩,容器育苗区20亩,成苗区150亩;通过对收集种质遗传结构...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砂沙拐枣干旱区
- 几个无刺花椒无性系果实及皮刺性状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无刺花椒皮刺稀少,能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为给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无刺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甘肃陇南当地无刺无性系"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以及"莱芜无刺""韩城无刺""河北无刺"无性系,以当地实生"大红袍"为对照,在果实表型性状和皮刺表型性状两个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无刺枝段比例较高,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较少,皮刺形状显著较小,无刺性状较为明显,且果皮较厚、穗粒数多、单穗鲜质量较高,选育前景广阔。
- 任苗种培芳杨建雷曹永红王勃
- 关键词:花椒ZANTHOXYLUM无刺花椒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