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作品数: 50被引量:224H指数:8
  • 所属机构:北京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相关作者

毛永辉
作品数:97被引量:58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吴华
作品数:475被引量:1,710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ET/CT 电磁场 18F-FDG 放射性核素显像
方芳
作品数:94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尸体解剖 文献复习 老年人 老年 临床病理分析
赵班
作品数:54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MCP-1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孙颖
作品数:33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急性肾损伤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老年
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商品化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液)应用于急性肾衰竭伴出血倾向高危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伴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组和对照组。RCA组共 38例次,应用ACD-A液为抗凝剂自滤器前输入;于血路管的静脉侧补充10%葡萄糖酸钙。 ACD-A液及钙剂输入速度根据血清及滤器后离子钙(iCa2+)水平调整以维持滤器后iCa2+0.30- 0.40 mmol/L.血清iCa2+0.9-1.2 mmol/L。对照组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1700-2500 IU,每 12~24 h 1次)或不使用抗凝剂。比较两组血滤器使用时间;监测RCA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酸碱变化及血清iCa2+、钠离子(Na+)水平。结果 RCA 组和对照组CBP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192.5 h、596 h,各使用血滤器62个、42个。24 h和48 h 血滤器的可使用率分别为:RCA组65.3%和24.5%;对照组14.5%和0。达使用终点的血滤器平均寿命,RCA组显著长于对照组[(29.4±21.0)(1.5-71.5)h比(14.2±8.2)(4.5-40)h,P<0.01]。 ACD-A抗凝治疗中,血PT、APTT、pH、碱剩余、iCa2+、Na+水平较治疗前基本保持不变;无1例次出血加重或新发出血、无1例次诱发肢体抽搐。结论 ACD-A液抗凝剂在有效监测的情况下,应用于伴出血倾向患者的CBP,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王海涛毛永辉李胜利吴华
关键词:抗凝药血液透析滤过葡萄糖
“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对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北京医院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对下级医联体单位(北京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疗质量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前在透19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作为医联体前组,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7年8月31日在透181例MHD患者作为医联体后组。分析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运行前后10个月下级医联体单位MHD患者透析相关管理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同期住院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肾脏专科医联体成立后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MHD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51.3%比70.2%,χ2=3,P<0.001)、血清铁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25.1%比43.1%,χ2=14.153,P<0.001)、血钾达标率明显提高(79.4%比87.3%,χ2=4.219,P=0.040)、全段甲状旁腺素达标率明显提高(25.6%比43.6%,χ2=13.673,P<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37.2%比26.5%,χ2=4.948,P=0.026);不良事件导致总住院费用明显下降(2 000 357元比958 053元)。结论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下级医联体单位MHD患者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明显降低MHD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不良事件住院费用,全面节省医疗保险费用,充分证明肾脏专科医联体工作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赵班李宏彬梁军王海涛陈献广张燕京王松岚刘昕毛永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8-氧化鸟苷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来源于DNA的氧化产物8氧化脱氧鸟苷(8-oxo-dGsn)和来源于RNA的8氧化鸟苷(8-oxo-Gsn)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肾内科的146例CKD患者,年龄21~88(56.43±16.79)岁,其中男70例,占47.95%,CKD 1~5期分别为30、30、31、30、25例,收集空腹血及晨尿。应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ID-LC-MS/MS)定量测定所有患者血浆和晨尿8-oxo-dGsn、8-oxo-Gsn水平。结果CKD 1~5期患者尿8-oxo-Gsn/Cr分别为(3.07±1.07)μmol/mol、(3.42±1.34)μmol/mol、(3.72±1.47)μmol/mol、(3.90±1.93)μmol/mol、(3.75±2.26)μmol/mol,其中CKD 4期患者尿8-oxo-Gsn含量高于其他4期(均P〈0.05);CKD 1~5期患者血/尿8-oxo-Gsn分别为0.02±0.02、0.03±0.02、0.06±0.04、0.10±0.05、0.34±0.03,CKD 4~5期患者明显升高,以5期升高更明显(均P〈0.05)。8-oxo-Gsn与肾功能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血8-oxo-Gsn与血肌酐相关系数r=0.629(P〈0.001),尿/血8-oxo-Gsn与eGFR相关系数r=0.799(P〈0.001),血/尿8-oxo-Gsn与血/尿肌酐相关系数r=0.888(P〈0.001)。随着年龄增长,CKD患者RNA氧化增加,≥60岁患者尿8-oxo-Gsn明显升高(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oxo-Gsn仅与血肌酐有相关性(β=0.656,t=8.275,P〈0.001)。结论RNA氧化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疾病进展,RNA氧化加重。血/尿8-oxo-Gsn的显著升高对终末期肾脏病有评价意义。
徐冷楠赵班王海涛蔡剑平毛永辉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氧化性应激
血浆置换成功救治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急性肾衰竭1例
2024年
患者男性,65岁,因纳差消瘦、肉眼血尿、皮肤紫癜和急性肾衰竭入院,入院前3个月曾于外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检查。住院期间多次血培养示格氏链球菌阳性,血补体下降和类风湿因子升高,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赘生物(4 mm),肾活检提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肾小球肾炎。给予有效抗生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临床症状和急性肾衰竭显著改善。该病例提示血浆置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可靠且安全,为治疗此类病例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孙颖王海涛方芳王松岚刘昕毛永辉
关键词:血浆置换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慢性肾脏病免疫抑制治疗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慢性肾脏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91例因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接受3个月以上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
王海涛
单中心20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原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北京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20年间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构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及非DN患者临床表现及首次透析原因差异,及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收集1994-2015年间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患者。记录患者原发病及导致首次透析的直接原因,开始透析时血管通路情况及首次透析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DN和非DN患者及前后10年间上述指标差异。结果共收集289例患者。肾小球肾炎、DN和高血压肾病是前三位主要病因,DN患者比例近10年明显上升(16.000%上升至21.296%)。DN患者开始MHD时血肌酐水平低[(659.036±350.533)μmol/L对比(877.452±386.593)μmol/L,t=3.789,P<0.001],贫血严重[(86.839±18.890)g/L对比(93.092±22.795)g/L,t=2.064,P=0.041]、血磷[(1.648±0.481)mmol/L对比(2.006±0.753)mmol/L,t=3.865,P<0.001]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236.150±203.332)pg/ml比(460.647±480.166)pg/ml,t=2.766,P=0.007)低,但酸中毒不明显(t=-2.483,P=0.014)。DN患者进入MHD的原因以心力衰竭/水肿为主,非DN患者以尿毒症症状为主。近10年所有患者血尿素氮明显升高(30.427±14.519mmol/L比24.865±7.517mmol/L,t=-1.312,P=0.036),但血钾[(4.676±0.945)mmol/L比(5.200±0.745)mmol/L,t=1.880,P=0.037]、血钙[(2.154±0.369)mmol/L比(2.395±0.270)mmol/L,t=2.033,P=0.037]、i PTH[(399.920±435.836)pg/ml比(968.000±705.377)pg/ml,t=2.399,P=0.020]控制明显优于10年前。深静脉置管在进入MHD时最常用。动静脉内瘘的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北京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的原发病构成中第1位为肾小球肾炎,但DN比例明显上升。DN患者进入MHD的时机更早,常因顽固心力衰竭/水肿开始首次血液透析。与10年前相比,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症控制更佳。但需重视CKD患者AVF的建立时机及使用。
徐冷楠赵班王海涛陈献广毛永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原发病糖尿病肾病血管通路
血清肌钙蛋白T与C反应蛋白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预后的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C反应蛋白(CRP)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本院7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随后10年间死亡患者的死亡时间及原因;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cTnT、CRP及其他因素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CRP阳性28例(36.8%),cTnT阳性22例(28.9%);中位生存时间为37.9个月;2年生存率为65.9%,10年生存率为2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阳性、cTnT阳性、老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贫血、低血清白蛋白(Alb)、Kt/V下降与长期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P=0.010)、心脑血管疾病(P=0.048)、cTnT阳性(P=0.036)、CRP阳性(P=0.009)是影响透析患者10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cTnT阳性组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比35.4%,P=0.248),但2年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40.9%比14.6%,P=0.015)。CRP阳性组患者2年及10年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均高于阴性组(48.1%比7.0%,P=0.000;66.7%比23.3%,P=0.000)。与血清cTnT及CRP双阴性组患者相比,双阳性组全因死亡率(92.9%比55.6%,P=0.030)、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64.3%比25.0%,P=0.009)及2年内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57.1%比5.6%,P=0.000)均较高。结论老龄、心脑血管疾病、cTnT阳性及CRP阳性是影响MHD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TnT阳性可以预测MHD患者2年内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而CRP阳性则同时可预测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cTnT与CRP双阳性对于预测MHD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不良更有意义。
毛永辉王海涛徐冷楠陈献广汪耀
关键词:肌钙蛋白TC反应蛋白质血液透析预后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对于低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6例血清全段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观察12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钙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钙显著下降[(2.63±0.29)mmol/Lvs(2.38±0.13)mmol/L,P<0.05],此后保持稳定,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钙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53.14±13.6)mg2/dl2vs(46.74±9.47)mg2/dl2,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由观察前的(57.79±36.61)pg/ml升高至(131.12±76.17)pg/ml(P<0.05),此后继续保持此水平。结论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在维持血钙正常的情况下,较少发生甲状旁腺的过度刺激,适合应用于有高血钙倾向、且钙化危险性增加的低iPTH水平的透析患者。
王海涛吴华毛永辉
关键词:低钙透析液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
二磷酸果糖注射液致急性高磷血症、肾功能衰竭5例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二磷酸果糖致急性高磷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我院发生的5例二磷酸果糖致急性高磷血症患者临床资料。1例患者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5例病人血磷均明显升高,达6.15~9.99mmol/L,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及多系统损害。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肾小管腔内及小血管壁钙化。结论:二磷酸果糖可引起严重急性高磷血症,导致多系统损害,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突出表现。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为急性肾钙质沉着。
毛永辉王海涛王松岚方芳吴华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急性肾功能衰竭
2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后肾功能及血压的变化,探讨PTRAS前肾功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3例ARAS患者以PTRAS前肾小球滤过率(GFR)≥50ml.min-1.1.73mm-2和<50ml.min-1.1.73mm-2为标准,分为A组(14例)和B组(9例),比较总体及各组患者PTRAS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PTRAS后23例患者总体收缩压下降19mmHg(1mmHg=0.133kPa,P=0.000),舒张压下降6mmHg(P=0.051)。血清肌酐(Cr)升高4.4%(P=0.594),GFR下降4.4%(P=0.462)。其中A组血压下降26/8mmHg(P=0.000,P=0.033),Cr升高21.8%(P=0.137),GFR下降12.9%(P=0.066);B组血压下降8/1mmHg(P=0.292,P=0.773),Cr下降12.6%(P=0.126),GFR升高16.8%(P=0.090)。结论PTRAS能够明显改善ARAS患者血压;PTRAS后肾功能总体改善不明显。
李天慧吴华何青孙福成许锋季福绥王海涛陈欢毛永辉
关键词:动脉硬化肾动脉梗阻肾功能衰竭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