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忠
作品数: 137被引量:348H指数:9
  • 所属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新疆 石河子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冬
作品数:154被引量:432H指数:10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外科 内镜辅助 神经内镜 颅内动脉瘤
刘祺
作品数:96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内镜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 内镜辅助
姬云翔
作品数:67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 内镜辅助 显微解剖
许晖
作品数:63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显微解剖 内镜辅助
戴晶
作品数:41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治疗 老年人
Neuritin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Neuritin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及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9月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Neuritin组,各36只。再依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于3、6、12、24、48、72 h抽取每组6只大鼠处死,Neuritin组于处死前1 h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侧脑室注射Neuritin。建模后6、12、24、48、72 h处死大鼠前,记录各组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建模后3、6、12、24、48、72 h处死大鼠后,采用HE染色观察SAH建立情况,侧脑室微量注射亚甲蓝鉴定Neuritin注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表达水平;采用甲酰胺浸泡法检测大鼠脑内伊文蓝(EB)含量以评价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结果 SAH组、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Sham组(P<0.05);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大脑表面弥散分布积血,其中在willis环、小脑延髓池及脑干腹侧有大量积血存在。Neuritin组大脑腹面有亚甲蓝循环存在,大脑背面无亚甲蓝,Neuritin侧脑室注射成功。SAH组建模后3、6、12、24、48、72 h GRP7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ham组(P<0.05);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 GRP78表达水平低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建模后3、6、12、24、48、72 h脑组织E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ham组(P<0.05);Neuritin组大鼠建模后3、12 h脑组织EB含量高于SAH组,建模后6、48、72 h脑组织EB含量低于SAH组(P<0.05)。结论 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反应,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可显著改变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表达水平,改善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并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产生影响。
李晓天赵冬代林志朱立仓田卫东唐仕军朱文学杨鹏王业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类血脑屏障NEURITINGRP7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模型复氧后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体外培养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模型复氧后的水平变化。方法体外原代培养24 h内的新生SD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电子显微镜鉴定神经元,应用体外氧糖剥夺建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缺血低氧损伤模型,分别对复氧1、6、12、24、48、72 h神经元提取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神经元损伤模型中NSE表达水平。结果培养第4天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神经元细胞核染色清晰,形态典型,突起走形如网状,阳性率为(93.6±1.6)%。各组NSE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75,P<0.01)。实验组损伤后各时间点NSE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细胞培养24、48 h NSE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结论 NSE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标志物,能够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徐伟华赵冬戴晶刘祺许晖黄啸元王业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原代细胞培养神经元氧糖剥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镜辅助显微镜在延颈交界区解剖中的研究
2015年
为对比研究内镜辅助显微镜与单纯显微镜对延颈交界区经枕下极外侧入路解剖的暴露范围及特点。探讨新的神经解剖学方法以及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将10具(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按延颈交界区固有的解剖层次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收据。同样的解剖方法,将10具(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按延颈交界区固有的解剖层次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收据。对比两种解剖方法在解剖时间、最大暴露范围及测量所得的重要解剖标志点距离差异,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内镜辅助显微镜经枕下极外侧入路的解剖比单纯使用显微镜在解剖时间上明显缩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组平均解剖时间为2.1±0.3 h,单纯使用显微镜组平均解剖时间为3.4±0.5 h(P<0.01);在暴露范围上,辅助神经内镜组较单纯显微镜组平均最大暴露视角增加12.76°±0.6°,视野平均增加7.32°±0.4 mm(P<0.01);二腹肌沟、枕骨髁、乳突尖、茎乳孔、颈静脉孔是枕下极外侧入路的解剖标志点;面听神经-舌咽神经间隙、舌咽神经-迷走副神经间隙为其重要手术操作间隙。是否应用内镜对重要解剖标志点的确认及距离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内镜辅助显微镜可更好的暴露该区的解剖结构、缩短解剖时间以及更精确的辨别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快速、安全的切除该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
惠鹏姬云翔董江涛王业忠赵冬
关键词:入路内镜
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防治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将82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急诊行动脉瘤夹闭术,观察组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术后腰椎穿刺引流。通过经颅脑多普勒(TCD)监测观察两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瘤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痉挛。
赵冬许晖刘祺姬云翔朱立仓王业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腰大池引流
显微手术治疗25例延颈交界区肿瘤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延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资料.术前17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应用Onyx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后1周内行开颅手术.14例经后正中入路手术,11例经远外侧入路手术.结果 25例中,肿瘤全切除21例(84%),次全切除4例(16%),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12%);切口漏2例(8%).2例术中磨除1/3 ~ 1/2枕髁,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1例术前行枕动脉栓塞的患者出现枕部直径约3 cm头皮坏死,经积极治疗后好转.23例获得6~ 48个月随访,失访2例.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9例全切除患者均无复发,4例次全切患者2例复发.19例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80分,5例有不同程度的后组脑神经症状,2例能生活自理.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的4例患者,术中肿瘤均全切除,随访期内Kamofsky评分均>80分.结论 术前CTA检查及经DSA行供血动脉栓塞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术中沿蛛网膜平面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刘祺赵冬许晖姬云翔许健王业忠
关键词: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24例老人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1998年
王业忠张朋奇赵博熙文世宏朱兆川吴希康庞晓
关键词:颅脑损伤老年人死因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内镜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祺赵冬王洋王业忠李洋许健
改良翼点入路一次性切除垂体瘤与右颞叶脑胶质瘤
2001年
王业忠文世宏
关键词:脑胶质瘤改良翼点入路垂体瘤一次性切除颞叶
神经外科研究生的带教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外科作为最年轻、最复杂、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培养神经外科研究生,使其既能完成科研任务,又能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师,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体会。1.
赵冬刘祺许晖姬云翔王业忠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神经外科医学教育
颅脑损伤患者应激不良状况研究
2015年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应激不良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分为轻型20例、中型50例、重型71例与特重型59例等4组患者,对4组患者的基础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应激不良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的应激不良发生率分别为0.00%、10.00%、30.99%与5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4组患者的应激良好患者与应激不良患者的出院时GCS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存在较高的应激不良发生率,可能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应激不良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代林志赵冬许晖董江涛王业忠
关键词: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