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希贤
所属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所在地区: 河北省 石家庄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崔东来 作品数:92 被引量:448 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急性肝损伤 核因子-ΚB 肝纤维化 姚冬梅 作品数:73 被引量:302 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 益肝康 NAFLD 去甲肾上腺素 冯丽英 作品数:79 被引量:502 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消化性溃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HP 益肝浓缩煎剂 肝组织 蒋树林 作品数:46 被引量:369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幽门螺杆菌 肝组织 冯志杰 作品数:112 被引量:543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急性胰腺炎 肝硬化门脉高压 血红素氧合酶 门脉高压
血清唾液酸对某些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检测了血清总唾液酸的浓度,以期评估唾液酸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79例癌症患者检测的灵敏度在76%到89%之间。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別为88.1%和85.9%。结果表明当疑有肿瘤病变时,行简单的血清唾液酸检测是有价值的。 姚希贤 张玉琢 姜慧卿关键词:肿瘤 唾液酸检测 家兔脂肪肝肝压缩率、灰阶强度与声衰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观察诊断脂肪肝的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和衰减系数定量指标。方法 超声检查 40只正常家兔肝压缩率、灰阶强度及衰减系数 ;应用高糖、高脂、及酒精喂养后形成脂肪肝后 ,再次超声观察并对比。结果 随脂肪肝程度加重和脂肪性肝炎的发生 ,肝脏进行性肿大 ,肝压迫率进行性下降 ,声衰减增大。中重度脂肪肝、尤其脂肪性肝炎肝脏灰阶强度高于轻度脂肪肝组。结论 肝压缩率。 郭瑞军 南月敏 王明花 姚希贤 张文云 甄景琴 殷春霞关键词:超声检查 脂肪肝 动物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近况 被引量:7 2000年 孙玉凤 姚希贤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疗效 益肝康等活血化瘀中药抑制IL-1β刺激的HSC增殖及TIMP-1的表达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益肝康、丹参小复方、丹参对IL-1β刺激的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mRNA(TIM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HSC,随机分为8 组:对照组(A组)、IL-1β 10 μg/L(B组)、IL- 1β 10μg/L+益肝康2 g/L干预组(C组)、IL- 1β 10 μg/L+丹参小复方2g/L干预组(D组)、 IL-1β 10μg/L+丹参2g/L干预组(E组)、丹参 2 g/L(F组)、丹参小复方2 g/L(G组)、益肝康 2 g/L(H组).加药后24 h.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HSC增殖,采用半定量 RT-PCR方法检测各组HSC 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A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强于F、G、H组(1.291±0.09 vs 1.055±0.105, 1±0.07,0.883±0.06,P<0.01:0.591±0.064 vs 0.493±0.088.0.458±0.076.0.356±0.046. P<0.05或P<0.01);H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低于F组和G组(P<0.05);B组HSC 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强于A组 (1.575±0.017 vs 1.291±0,09,P<0.01;1.369± 0.097 vs 0.591±0.064,P<0.01)和C、D、E组 (1.575±0.017 vs 0.906±0.09,1.015±0.081, 1.097±0.038,P<0.01;1.369±0.097 vs 0.694 ±0.078,0.854±0.05,0.898±0.12,P<0.01);C 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低于D组和 E组(P<0.05).结论:益肝康等活血化瘀中药能抑制IL-1β刺激的HSCs增殖及TIMP-1 mRNA表达,发挥其抗肝纤维化功效.益肝康抗肝纤维化作用强于丹参小复方和丹参单药. 赵霞 姚希贤 张亚平 郑文明关键词:益肝康 白细胞介素-1Β 金属蛋白酶-1 肝纤维化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2001年 姚希贤 孙玉凤关键词: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拆方益肝康的两种药物血清对HSC活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肝康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学配伍意义.方法:分别给正常大鼠及CCl4造模肝纤维化大鼠灌服益肝康及其拆方—丹参小复方(丹参、黄芪、归尾),提取药物血清,温育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SMA表达.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药物血清对HSC的3H-TdR掺入及α-SM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A组(正常大鼠药物血清)中,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药物血清50mL/L浓度组对3H-TdR掺入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100、200mL/L浓度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拆方:14.48%,25.95%vs0,全方:16.66%,23.77%vs0,P<0.01);全方与拆方各浓度组对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吸光度:0.042±0.002,0.048±0.001vs0.061±0.004,P<0.01).B组(肝纤维化大鼠药物血清)中:50、100、200mL/L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药物血清组对3H-TdR掺入(全方:8.02%,18.36%,29.53%vs0,拆方:7.44%,16.80%,30.01%vs0,均/9<0.01).及α-SMA表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吸光度:0.038±0.001,0.044±O.002vs0.065±0.002,均P<0.01).相应浓度的全方与拆方药物血清之间对3H-TdR掺入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α-SMA表达的抑制作用全方优于拆方(P<0.05).肝纤维化大鼠药物血清对3H-TdR掺入及α-SMA表达抑制作用优于正常大鼠药物血清(P<0.05).结论:益肝康及丹参小复方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全方作用优于拆方,肝纤维化大鼠药物血清作用优于正常大鼠药物血清. 房红梅 姚希贤 姚金峰 王军民关键词:益肝康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药物血清 活化增殖 HSC Α-SMA表达 肝硬化不同病期ET-1,NO对离体肝脏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在肝硬化(LC)形成的不同病期、离体状态下动态研究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对肝循环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的变化规律。方法: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菜籽油溶液,乙醇代饮水,制备大鼠LC模型。根据造模不同时间,结合肝组织病理改变及有无腹水对LC进行分期,将造模第9周末定为LC早期(E-LC),14wk末定为LC晚期(L-LC),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动态研究ET-1,NO对肝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门脉灌注L-NAME,L-LC组、E-LC组和对照组PP和Phv均无明显改变(P>0.05),门脉灌注ET-1可明显增加大鼠的PP(P<0.01),L-LC组PP增加幅度大于E-LC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给予L-NAME+ET-1与单独给予ET-1相比,PP进一步升高(P<0.05),LC大鼠PP增加幅度大于正常大鼠(P<0.01),但L-LC组与E-LC组PP增加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T-1是导致肝内血流阻力增加的主要原因,ET-1可促进NO合成,此作用在LC时增强,NO代偿不足,且随着LC病情发展NO代偿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ET-1、NO间作用失衡是引起LC门脉压增高的重要原因,在本病的治疗上可考虑应用ET受体拮抗剂或NO供体增加肝内NO合成,来抑制ET-1的作用,降低肝内阻力。 姚冬梅 姚希贤 杨川杰 冯志杰 房红梅 高军萍关键词:肝硬化 ET-1 NO 离体肝脏 血流动力学 奥斯勒-韦伯-朗迪病合并肝硬化1例 2003年 郭霞 郭昱 崔东来 张振科 姚希贤关键词:合并症 肝硬化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上消化道出血 根除Hp与疗胃煎剂对Hp相关CAG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研究根除 Hp 与疗胃煎剂对 Hp 相关 CAG 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研究,90g-110g,二级 Wistar 大鼠70只,随机分为疗胃煎剂治疗组(三种不同剂量)、三九胃泰对照组、单纯根除 Hp 组、自然恢复组与正常组(各10只).采用灌胃接种 SS1Hp 菌株,灌胃水畅酸钠溶液,交替自由饮用50mL/L 乙醇与5 mmool/L 去氧胆酸钠溶液的综合方法制备 Hp 相关 CAG 动物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均先根除 Hp.以三九胃泰为对照进行疗胃煎剂治疗,12 wk 疗程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 Hp 感染,病理组织学检查与粘膜氮基已糖含量检测.临床研究,34例经内镜、病理证实的 Hp 阳性 CAG 患者随机分为疗胃煎剂治疗组和硫糖铝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化验指标检测.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疗胃煎剂中、高剂量组大鼠粘膜萎缩程度较三九胃泰组,自然恢复组及单纯根除 Hp 组明显减轻[粘膜上皮层厚度(μm)分别为97±14,96±13,73±11,66±12,74±10,P<0.05],中剂量组粘膜氨基己糖增加,与自然恢复组比较(22.53±4.37)mg/g vs(12.21±2.40)mg/gP<0.05.自然恢复组 Hp 均为阳性,粘膜固有层有较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其他各实验组 Hp 阴性,粘膜固有层无明显炎症反应.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疗胃煎剂对萎缩病变治疗有效率75%(15/20)明显高于硫糖铝组29%(4/14)(P<0.01),粘膜氨基己糖含量增加(41.21±7.73,49.72±12.61,P<0.05).硫糖铝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疗胃煎剂具有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作用,可增加氨基己糖含量,能增加粘膜固有层厚度,是治疗 CAG 的有效药物. 姚希贤 姚金锋 崔东来 郭昱 白文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 IRIS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和ICG试验对肝硬化肝功能评估比较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比较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与吲哚氰绿(ICG)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的临床价值. 方法:肝硬化患者59例,隔夜空腹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通过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IRIS)检测服药前、后120 min内各个时间点呼气中13CO2的含量, 得出mvmax40(40 min前的13CO2代谢速率峰值),cum40 (40 min的13CO2累积呼出丰度)和cum120(120 min的13CO2累积呼出丰度),同时进行ICG试验测定15 min 的血清ICG滞留率(R15ICG). 结果:13C-关沙西汀呼气试验的mvmax40,cum40和cum120 值在肝硬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mvmax40A-B, B—C和A-C间t值分别为2.80,4.82和10.38;cum40各组间t值分别为3.85,3.39和8.64;cum120各组间t值分别为4.52,3.75和12.36,P<0.01);R15 ICG测定值在肝硬化A,B与A,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 4.72和-1.27,P<0.01),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 值为-5.85,P>0.05).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的mvmax40,cum40和cum120值和R15ICG测定值与Child—Pugh 肝功能分级评分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62,- 0.614,-0.71 6和0.555,P<0.001).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在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上的一致性(Kappa=0.69,P<0.05)优于ICG 试验(Kappa=0.47,P<0.05). 结论:ICG试验为评估肝硬化肝功能状况的较好定量检测方法;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反映肝细胞损害情况和储备功能的良好肝功能试验,对肝硬化尤其失代偿患者较之ICG试验更为灵敏. 姚洪森 刘蕾 姚希贤 王天轶关键词:呼气试验 肝硬化患者 ^13C 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