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田
作品数: 21被引量:42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冷溶
作品数:128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郑谦
作品数:28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研究主题:文化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阶级斗争扩大化 大跃进
章百家
作品数:86被引量:4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研究主题:中国外交 外交 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
武力
作品数:306被引量:1,25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生动实践被引量:4
2010年
邓小平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和组织了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抵制了党内"左"倾思想的干扰,坚持独立自主,创造了大革命失败后团结国民党左派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成功范例。在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时期,他以亲身经历进行了一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完整而生动的实践。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实事求是
问数字、爱算账:邓小平调查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
2008年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问数字"、"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通过算账了解下情,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通过算账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依据。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求真务实领导作风翻两番
邓小平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多年后,江泽民同志在评价这个决议时指出:"十一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根本否...
刘金田
文献传递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贡献被引量:6
2009年
邓小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再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他号召全党解放思想,放宽农村政策;尊重群众意愿,默许包产到户;主张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推进农村改革;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邓小平还提出"两个飞跃"的思想,指出从长远看,农业现代化要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这代表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现代化
“问数字”、“爱算账”——邓小平调查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
2008年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通过算账了解下情,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通过算账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依据。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领导作风求真务实
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被引量:10
1999年
1958年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中诞生的人民公社,在走过了26年后于1984年最终解体。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或停滞,中国农民的希望或苦难,都直接与人民公社制度有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亲历了人...
刘金田
关键词:人民公社邓小平包产到户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体制基本核算单位
邓小平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被引量:1
2011年
要正确看待党往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跌和曲折,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真正把握历史舰律,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刘金田
关键词:历史贡献历史决议邓小平
邓小平这样搞调查研究
2013年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深入、唯实、联系大局、敢于担当,具体体现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直接深入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了解情况,通过倾听群众的呼声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基于调研的情况制定和实施重要的决策。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干部群众领导作风求真务实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完善
1995年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完善刘金田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在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邓小平文集》所写的序言中这样说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是爱国主义者。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执著地追求实现祖...
刘金田
关键词: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台湾人民
遵义会议亲历者的评述被引量:4
2015年
遵义会议不但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意义重大,而且在每一个参加者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遵义会议的伟大精神照耀着1935年以后的中国革命史,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上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前进。通过梳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遵义会议亲历者的相关评述,让人们对遵义会议的召开情况,以及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意义,得到更深切、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以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顾全大局、民主团结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
刘金田
关键词:遵义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