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敏
作品数: 244被引量:701H指数:13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相关作者

刘四海
作品数:126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膝关节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创伤后 康复
崔志刚
作品数:118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膝关节 创伤后 关节僵直
王安庆
作品数:145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康复 康复治疗 膝关节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截肢
王飞
作品数:129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膝关节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创伤后 康复
韩新祚
作品数:58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 关节僵直 膝关节 创伤后
止血带在下肢坏疽截肢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在下肢坏疽肢体截肢手术中使用止血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因下肢坏疽接受截肢的41例患者共44个肢体,根据手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分为非止血带组(n=28)和止血带组(n=16),比较两组手术野清晰度、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术后30 d内再手术率、术中血压及心率、手术时间。结果止血带组手术野更清晰(χ^(2)=42.385,P<0.001),手术出血量更少(Z=-2.082,P<0.05)。应用止血带的肢体均未出现止血带相关损害,如神经损伤和局部皮肤损伤。两组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28,P=0.624)。结论下肢坏疽肢体截肢时应用止血带可以提高手术野清晰度,减少手术中出血,不影响切口愈合。
田罡张皓媛宋佳佳宋佳佳闵红巍顾蕊闵红巍
关键词:下肢坏疽截肢止血带
创伤后膝关节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反弹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后又暂时下降(反弹)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64例68膝,行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12周、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屈伸ROM,采用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进行评定,对反弹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ROM和HSS评分总体上改善;HSS评分呈持续性改善;术后6周时,膝关节屈伸ROM较术后1周下降,涉及44例46膝。手术时病程>12个月、复杂骨折、既往感染史与ROM反弹相关(OR>8.058,P<0.05)。结论微创膝关节松解术能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ROM反弹。手术不及时、骨折复杂、并发感染是反弹的风险因素。
崔志刚晋陶然刘四海王飞刘克敏李建军
关键词:关节松解术关节活动度
关节镜辅助手法松解治疗获得性肩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手法松解治疗获得性肩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辅助手法松解术治疗16例获得性肩关节僵硬患者.男8例,女8例.年龄12~70岁,平均37.8岁.
闵红巍刘克敏王安庆韩新祚顾蕊亓攀
复杂腰骶椎术中肌电图监测的应用研究
使用电诱发肌电图监测以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准确性,保证椎管内手术操作的安全,避免或减少术中神经根损伤的发生。
徐峰王安庆刘克敏唐涛
关键词:术中监测腰骶椎椎弓根螺钉
残疾人膝关节韧带的后期重建问题
高暴力损伤,如车祸、高出坠落等,往往是多个部位同时损伤,即多发伤。多发伤的早期治疗是以抢救生命为主,比如脑损伤、脏器破裂、大血管损伤的治疗等:待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的一般状况好转后,才择期治疗关节周围的骨折,恢复肢体的骨结...
刘克敏崔志刚刘四海
关键词:残疾人膝关节韧带
Flexi-bar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效果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索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Flexi-bar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肌电活动、厚度的影响及对腰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非特异性腰痛患者30例。试验一:测量用与不用Flexi-bar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仰卧桥式、卷腹、四点支撑)时腹横肌、多裂肌的肌电均方根值差异。试验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单独进行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Flexi-bar训练。每次30 min,每周3次,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超声测量腹横肌厚度和多裂肌横截面积。结果试验一:除仰卧桥式动作下,腹横肌在用与不用Flexi-bar时的肌电活动无显著性差异(|t|<2.029,P>0.05)外,其余动作中两组间腹横肌和多裂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2.468,P<0.05)。试验二:训练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944,P>0.05);训练后,两组VAS和ODI均较训练前显著降低(|t|>6.808,P<0.001),腹横肌厚度、多裂肌面积均显著增加(|t|>5.937,P<0.001);除腹横肌厚度外(t=-1.431,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411,P<0.05)。结论Flexi-bar训练可以改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
孙悦梅裴倩黄秋晨栗亮刘克敏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核心稳定性训练
双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同种异体移植物同时重建-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病例报告方法 病例资料:病史:·患者,男,30岁,主因"左膝关节扭伤3年,再次扭伤1天。右膝扭伤10年,频繁弹响伴疼痛。·体重:90kg,身高:183cm,业余篮球爱好者。·父亲右侧前交叉韧带断裂,在我科行ACL重...
崔志刚刘克敏刘四海王安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
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被引量:12
2014年
背景: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13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抑制软骨细胞的合成修复能力,引起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在骨关节炎的发生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采用改良伸直位固定6周,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能流密度0.1 mJ/mm2,冲击次数1 000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兔于治疗后4周处死,取膝关节液和关节软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膝关节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和模型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组织Mankin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治疗组和模型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果可见体外冲击波能下调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从而对膝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侯晓东刘洪柏刘克敏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体外冲击波白细胞介素1Β
老年髋部周围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围手术期精神障碍(perioperative delirium, POD)近年来逐渐得到国内骨科医师的重视。预防POD发生,是摆在骨科医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中POD的发病率,以及其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84例老年髋部周围骨折行大型手术的患者,女206例,男178例;年龄65-95岁,平均78.3岁。以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输血、药物治疗及合并症为自变量,POD的发病率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84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8 d(7-35 d),其中79例发生POD,发生率为20.6%。经分析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是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合并症、输血、药物治疗(P〈0.05)。其中高龄、手术时间过长、全身麻醉、合并症(尤其脑血管病变)是POD的危险因素,输血和药物治疗是保护因素。性别及手术方式对发生POD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易并发POD。围手术期仔细评估POD形成的相关因素,避免全身麻醉和手术时间过长,积极治疗合并症。高危患者必要时应输血并采用药物预防以降低POD的发生率。
王飞刘克敏王安庆刘四海崔志刚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9
2017年
目的观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58岁)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予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最强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满意度计分。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显著性差异(Z=0.845,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Z=5.42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346,P<0.001)。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显著地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提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克聪孙海燕范静宇张宝翠杨威刘克敏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