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敏
-

-

- 所属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 李文溥

- 作品数:209被引量:1,15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
- 王燕武

- 作品数:57被引量:3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预测 减税
- 林致远

- 作品数:56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预测 公共财政 国家分配论
- 卢盛荣

- 作品数:35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预测
- 谢攀

- 作品数:39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 研究主题:产出缺口 广义矩估计 经济增长 劳动报酬 企业税负
- 基于随机效用的效率工资怠工模型
- 本文在夏皮罗和施蒂格利茨(1984)的基础上,假定工人的瞬时效用函数是随机的,随机项服从Gumbel分布。以Gumbel分布的方差大小来区分不同工人效用评价的差异性。参照麦克法登(1974)的多项式Logit模型,运用离...
- 史若燃龚敏
- 关键词:劳动经济效率工资
- 文献传递
-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0年2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八次预测发布。课题组利用最新发表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估计模型(CQMM),对2010年和2011年共八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GDP预计可增长9.13%,复苏迹象明显。但在投资刺激和出口回归正常后,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可能难以继续保持之前两位数增长,预期增长9%左右。课题组还模拟了不同货币调整力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居民可分配收入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依据预测和政策模拟的结果,课题组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即适度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必须多方着手、多方努力。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李文溥陈抗刘榆龚敏卢盛荣余长林
-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
- 2011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进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跻身世界经济总量大国行列。未来20年内,能否继续保持这种持续稳定发展态势,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将决定着中国能否顺利地步入现代发达经济行列,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崛...
- 龚敏陈贵富郑建清许建明
-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策环境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中国高资本报酬率与低消费率的一个解释--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与校准
- 试图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率长期持续下降的趋势进行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单一部门无限期存活的竞争性市场增长模型,利用1993-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表现对模型进行校准后,基于模型所进行反事实(c...
- 龚敏李文溥
- 关键词:经济增长低消费率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几点要领
- 2000年
- 龚敏
-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
-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可能性。认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全部经济学的成果,是十九世纪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经济学”,过去只以马克思遗留的著作和笔记为中心进行研究,把严密地研究这些东西作为理论的发展,而对经济学的其它潮流派别不进行研究,不进行马克思曾进行过的“经济学批判”,与现实经济生活隔绝的研究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在步步加深。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在当今,应在实现民主的方向上恢复社会经济学的权利,并且,针对阶级差别和贫困、性别偏见和种族歧视、城市·环境·福利等的社会问题,在实现人权自由的方向上,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学。
- 角田修一刘洋龚敏李文溥
-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经济学
- 产业结构与劳动份额的统一性研究——基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构建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要素替代弹性影响下产业结构和劳动份额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应"工业化—去工业化—产业结构稳定"三个产业结构阶段,劳动份额有"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1)要素替代弹性的产业间差异可使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由工业向服务业流动,产业结构转型效应又进一步影响劳动份额,这可以解释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劳动份额下降和2007年以后的劳动份额上升现象。2)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容易引起资本替代劳动,这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稳定后的劳动份额下降现象。目前要提高我国劳动份额,应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控制房地产业过热发展等措施,减弱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
- 龚敏辛明辉
-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产业结构劳动份额
-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基于最新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调整并估计CQMM,预测2012年和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中国GDP增速2012年可能下滑至8.59%,2013年可能回升至9.03%。预计2012年全年CPI将上涨3.33%,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2013年CPI有可能回升至4.45%,课题组模拟了将50%的社会保险缴费还给居民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GDP增长率将稳中略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投资增速放缓,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下降,在短期会提高物价水平,但长期影响趋弱。因此,以社会保险缴费返还的方式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可以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调节、优化社会总需求结构。当前,我国可通过国有垄断企业利润的再分配来实现社会保险缴费返还,并同时保证社会保险资金的正常运转。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李文溥陈抗王燕武李静龚敏
- 关键词:宏观经济
- 2013—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再展望被引量:6
- 2013年
- 厦门大学"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3年8月发布了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共六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据的预测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中国GDP增长有望实现7.5%的既定目标,明年GDP增长率可回升至7.79%。2013年全年CPI将上涨2.45%,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到2014年,CPI涨幅可能回落至1.79%,今明两年不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威胁。课题组模拟了压缩政府非税收入、减轻中小企业或居民的负担,对宏观经济增长以及结构调整的效应。根据预测及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建议:下半年应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确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面对经济增长减速导致的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应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释放内部需求潜力;从长远看,应适度降低并控制政府收入占比,建设廉洁、廉价、有限、高效的政府;尽快启动新一轮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拓展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李文溥刘榆王燕武龚敏李静林致远
- 关键词:宏观经济预测
- 拓展闽台经贸合作空间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以如何扩大闽台贸易和投资为切入点,分析近期导致福建对外开放步伐放慢的原因。在简单回顾闽台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闽台贸易投资关系不论是在福建还是在大陆对台经贸关系中的地位都在不断下降。福建工业化进程的相对缓慢,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小、没有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互补关系是制约福建吸引台资(以及外资)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强化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并拓展闽台在第一产业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空间是进一步扩大闽台经贸合作空间的关键。
- 龚敏杨雪娜韩硕果
- 关键词:福建经济对台贸易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