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洪涛
-

-

- 所属机构:苏州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杨翠蓉

- 作品数:43被引量:271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专家教师 教师知识 课堂讨论 新手 苏绣
- 邵爱国

- 作品数:44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诚信 离职率 中庸之道 扎根理论 再就业培训
- 周成军

- 作品数:33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初中生 知识 样例 苏绣
- 白大文

-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 ERP研究 权力 大学生隐性逃课
- 孙长安

- 作品数:15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格特质 脑电图 强迫症患者 强迫症 学生自我概念
- 基于大学新生的需求实施跟进式教育被引量:3
- 2010年
- 大量研究证明高校教育应走在学生前面,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方式,才能使高校人才培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采用自编的大学新生需求调查问卷,对苏州科技学院2600名大学新生就其素质发展、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社团提供支持等方面的需求及其存在的困惑等方面实施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需求折射了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大学教育的侧重点;学生需要职业指导,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人际适应、学习适应与生活适应等方面存在困惑。
- 浦玉忠韦洪涛
- 关键词:大学新生跟进式教育
- 高校和谐教育新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被引量:2
- 2013年
- 冲突是大学生人际矛盾产生、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的和谐教育有必要运用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指学习者虽存在理论、观点等分歧,但仍致力于通过合作寻求共识的冲突解决模式。它既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与自我调节监控等认知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他们冲突解决等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持。建构性认知冲突解决模式由乔纳森兄弟提出并经过实验与推广,它由对立观点的陈述、挑战、分析综合等可操作性步骤构成。为确保该效果,教师等负责人应创设合作的学习氛围,构建异质学习小组,教授人际交往技能与理性讨论技能等。
- 杨翠蓉韦洪涛张兄武
- 江苏省苏州市50岁及以上人群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3500人,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调查,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男性1382人,女性1785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平均得分为(30.21±5.12)分,其中在婚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为(30.41±5.03)分,高于不在婚人群的得分[(29.12±5.52)分](P<0.01);相关分析显示主观幸福感跟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r=-0.60,P<0.01),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受抑郁水平(β=-0.56)、社会支持总分(β=0.14)、年龄(β=0.03)、主观支持因子(β=0.10)的影响。结论婚姻状况、老年抑郁、社会支持、年龄等因素是影响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客观因素。
- 孙长安鲍谧清韦洪涛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老年抑郁社会支持
- 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5
- 2005年
-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必要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下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标准与评估指标体系要相适应;融办学特色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应充分体现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应遵循动态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适当简化;高等学校的章程应纳入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
- 韦洪涛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学校章程
- 基于专长发展观的终身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以苏绣手工艺人才培养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终身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全民、全社会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其构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专长发展观探讨不同阶段的领域专长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不同阶段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以专长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苏绣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为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阶段培养提供具体生动的案例,有助于终身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推进。
- 杨翠蓉张继玉韦洪涛
- 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就某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反应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在该校教学条件及利用方面表现出不满,但在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方面则表现出比较满意。因此,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认清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改变教学质量现状的当务之急。
- 韦洪涛
- 关键词:满意度教学质量办学思路办学条件教学改革
-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6
- 2005年
-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的成才过程中起着推动、引导、定向、调节、控制、强化、维持等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目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不容乐观,要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须做到三个“重视”:重视校园文化及环境的深刻影响;重视教育者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 韦洪涛金彩云
- 关键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校园文化教育者自我教育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6
- 2020年
- 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初具规模,但教学实践的情况及效果均不够理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基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实施、课堂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当重视并立足于当下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之间脱节的不平衡现状,提升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的吻合度,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强调课程组织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从而达到课堂效果与课程评价的系统化整合。未来仍需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效,丰富课程评价指标,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董波石宇菲韦洪涛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
- 探索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区域化表达
- 2019年
- 对S市小学阶段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家长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及需求既有共识也有差异,对知识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素养尤为关切。基于调查结果构建了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指标内涵进行了区域化表达。
- 殷建华韦洪涛
- 关键词:小学生
- 考试方法和考试成绩的分析研究
- 1998年
- 本文对我院部分学科的考试成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值较高,标准差小,分数分布呈负偏态。针对出现的问题,从考试设计的优化。
- 韦洪涛张秀伟王艳明
- 关键词:考试设计考试方法考试成绩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