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玮群
-

-

- 所属机构:香港大学
- 研究方向:社会学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 吕楠

-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研究主题:体弱 长者 社会资本 老人 亲属照顾者
- 陈丽云

- 作品数:26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
- 研究主题:心理治疗 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汶川地震 离婚
- 何雪松

- 作品数:168被引量:1,929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 社会学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本土化
- 桂世勋

- 作品数:87被引量:91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口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老年人 老龄化 独生子女父母
- 刘婕

- 作品数:2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高龄 居家 失能老人 亲属照顾者 社会支持系统
- 乐观取向、社会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本文基于对285名香港新移民的调查发现乐观取向、社会服务的使用是影响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高乐观取向、更多使用社会服务的新移民社会融合程度更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 楼玮群何雪松
- 关键词:社会融合
- 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模式的国际研究趋势被引量:21
- 2011年
- 为痴呆老人及其照顾者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服务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从社会心理、社会服务角度探讨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模式的学术研究仍然有限。为进一步了解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的最新学术发展,本文回顾了过去5年,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系统归纳了三大研究主题,
- 钟雪冰楼玮群
-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
- 跌倒风险评估装置
- 一种用于评估用户跌倒风险的人体平衡传感器,包含透明玻璃板、定位在所述玻璃板的顶部表面上的乳胶片、用来将光射入到所述玻璃板的边缘中的光源以及高分辨率相机,将所述高分辨率相机定位在所述玻璃板下方,以便捕捉当用户的脚对所述玻璃...
- 席宁王松陈佳铭邹可涵楼玮群马鑫
- 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政策执行及发展面向被引量:2
- 2023年
- 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是促进认知障碍症患者及其家庭福祉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认知障碍正常化的必经之路。近二十年来,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认知障碍相关的战略和政策文件,以应对认知障碍带给社会的挑战。来自各地的证据显示,建立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能够增加患者及照顾者的社会参与,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患者及照顾者的能力建设,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物理和社会环境中的支持性资源和服务。但同时,这些项目也存在着理想政策体系残缺、政策执行主体薄弱、目标群体被疏离以及政策执行环境有限等问题与挑战。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框架下,我国在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时,应当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城乡二元标准,建立利益相关者联盟,赋权患者参与项目决策,以及赋能社会组织提高其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楼玮群刘焕然
- 关键词:认知障碍患者利益相关者
- 长期护理对老人居家和社区照顾的影响和挑战研究——以深圳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广东的社会转型和变迁时期,老人的居家和社区照顾问题更加凸显。文章主要利用《2008年深圳市老人照顾意愿实证研究》调查中558份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评价了长期护理对于老人居家和社区照顾状况的影响和挑战。研究表明,家庭照顾老人的负担日渐增强,而国内的长期照料体系发展尚不健全,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长期照料在积极老龄化的浪潮下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唐咏楼玮群
- 关键词:长期护理老年人社区照顾
- 汶川地震丧亲与非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半年后丧亲者与非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及对比情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地震半年后对都江堰灾区安置点的人群560人进行调查。结果10.9%的被调查者在地震中丧失亲人。丧亲组符合PTSD症状诊断的比例(44.4%)显著高于非丧亲组(15.1%)(t=4.737,P〈0.05).丧亲组中重度抑郁、焦虑和自杀观念的发生率分别为55.5%、44.4%和44.5%显著高于非丧亲组17.4%、16.7%和14.2%(χ^2=46.522.P〈0.01)。丧亲组符合PTSD症状诊断者中合并中重度抑郁的占79.2%,合并焦虑或明显焦虑的占75%;中重度抑郁中合并焦虑或明显焦虑的占83.4%。抑郁总分、焦虑总分、既往焦虑、噩梦、丧亲后感到寂寞为丧亲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预测因素。结论地震灾区丧亲者的抑郁、焦虑、自杀观念及符合PTSD症状诊断的均较非丧亲者高。丧亲人群的抑郁、焦虑及PTSD症状三者共病率高。丧亲者PTSD症状的预测因素是多方面的。
- 袁茵毛文君杨德华冉茂盛孔娣张涛楼玮群王筱璐何孝恩陈丽云何江军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丧亲者
- 香港的体弱长者照顾:从政策到实践的反思
- 2015年
- 香港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化城市后,为老年人提供适切的服务一直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点。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对体弱长者的照顾政策和服务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体制建立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服务发展和重组时期(2001~2010年)、服务津贴模式的革新时期(2011年至今)。目前体制上的更新和换代,使对体弱长者的长期照顾成为以系统评估为基础、个人照顾计划为承载、持续检讨为依归的新的照顾文化。这些对中国内地发展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政策和服务有启发。
- 楼玮群吕楠
- 关键词:长期照顾
- 灵性视角下中国城市老人社会资本与健康关系研究
- 2019年
- 随着“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推广,灵性健康日益引起关注。2015年对苏州姑苏区456名研究对象开展的“苏州社会资本与老年人精神健康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均与老人的灵性健康相关,但认知性社会资本比结构性社会资本对老人灵性健康的影响更显著。其中社区信任和互惠是影响老人灵性健康的重要指标。
- 刘诣隋玉杰楼玮群吕楠
- 关键词:社会资本城市老年人
- 老有所为:近期“生产性老龄化”研究回顾和启示被引量:12
- 2016年
-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5亿。"老有所为"是中国老龄政策重要目标之一,在6个老有政策目标中,"老有所为"是其中的一个。过去的30年中,"生产性老龄化"在老年学研究中方兴未衰,是当前老年学的关键概念。中国学者认为西方背景下的"生产性老龄化"概念等同于中国所提倡的"老有所为",在中国语境下两者可以互换。
- 童红梅楼玮群
- 关键词:老有所为
- 失智症照顾:全民参与,全人照顾
- 2014年
-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健康报告指出,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岁,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些欧洲发达国家.60~75岁的老年人口中,大部分健康状况良好、生活能自理,如果有意愿,还可以参与社会上的义务工作,或者帮助家人照顾孙辈.但在75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大约1/3的老年人会由于脑萎缩、中风或者帕金森症等原因而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缺损,甚至患上失智症.失智症的病程可以长达十年甚至更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曾呼吁各国将失智症作为公共卫生的首要目标,从意识形态、医疗、社会和法律等各个层面做好准备,一起迎接这个前所未有的精神健康挑战.
- 楼玮群
- 关键词:智力照顾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口中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