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瑛
作品数: 115被引量:702H指数:13
  • 所属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可
作品数:45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上海世博会 全球媒体 传播媒体 国家形象 世博会
胡滨斌
作品数:18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研究主题:TRIPS协定 商标 国际贸易 知识产权 服务贸易
张结海
作品数:35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假设思维 后悔 中国人 价格预期 通货膨胀
宋韵雅
作品数:5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
研究主题:国际媒体 社会网络分析 人工智能 意见领袖 GPT
吴秀娟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南海争端 布尔什维克 报刊活动 活动家 国际大都市
全球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被引量:10
2020年
2020年是互联网诞生51周年全球互联网舆论经历了起源、形成、扩散、“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过程。舆论生态的形成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二是互联网技术。全球互联网舆论传播主体复杂多元,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媒体、意见领袖、普通网民等借助各自渠道发出声音,形成多元思潮并存的舆论生态。中国声音在互联网空间走过33年历程,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互联网霸权和“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的挑战,历经“失语”到“发出中国声音”,再到“参与和引领互联网全球治理”的进程。面对“网络将走向何处”的时代之问,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互联网舆论生态的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吴瑛乔丽娟
关键词:互联网舆论生态
国际舆论格局与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2
2009年
本文从当前世界各大力量中心舆论地位的对比、国际舆论斗争的阵营、国际舆论斗争的焦点与发端以及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进行分析,从不同国家涉华舆论的倾向、欧美涉华舆论分化、汉语影响力等层面进行探讨,提出中国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
吴瑛
关键词:国际舆论
构建政治认同: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角色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重大国际会议如何能在国际社会构建政治认同,又将遭遇什么样的解读与解构?本文以近10年来中国主办的20场重大国际会议为研究对象,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层面解读全球媒体对重大国际会议的参与。研究发现,作为媒介事件的重大国际会议能"征服"时间与空间,让受众在节日和仪式中体验跨国界的利益共享;重大国际会议为国际制度设计提供了舞台,各国受众共同见证国际制度的设计与运行;重大国际会议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构建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并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但同时,重大国际会议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部分国际媒体从利益、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提出质疑与批判,借此解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认同。
吴瑛黄天依
关键词:政治认同媒介事件
媒介间议程设置:对世界五大通讯社互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长期以来。学界有关中国的传媒软实力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上升,传媒软实力也随之快速崛起;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中国媒体的硬件设施不再落后,但软性的“渗透力”仍然很弱,对国际主流媒体的影响更是有限。
吴瑛王曦雁王佳慧
关键词:通讯社媒介中国媒体硬件设施主流媒体软实力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以孔子学院为例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黎巴嫩5个国家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发现,当前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不同层次的中国文化传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在不同文化圈层中的传播效果不同,国与国之间也存在...
吴瑛
关键词:中国文化问卷调查
文献传递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展望被引量:7
2024年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是向世界展现多元、立体中国形象的平台。当前我国已成立了不少地方国际传播中心,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已探索出一些发展路径与经验,也存在发展瓶颈与问题。提升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的传播力、影响力,应从战略传播出发,优化区域布局;从内容特色出发,培养关键意见领袖;从运营机制出发,激发创新活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施懿吴瑛
关键词:意见领袖社交媒体
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
本文对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的分析旨在深化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随着中国的硬实力已迈上新台阶,中国的软实力水平仍难与其硬实力匹配,作为软实力的话语权仍被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主导,因此,谋求中国话语权的提升已成为紧迫的战略需求。 ...
吴瑛
关键词:话语权
文献传递
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被引量:72
2009年
当前孔子学院在连续四年的规模扩张之后,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旨的孔子学院能否通过日常汉语教学较好地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反思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战略:首先,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明确孔子学院到底要传播中国的什么文化;其次,分析当前国际文化格局和文化传播过程可能遭遇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各国语言文化传播战略;再次,厘清如何传播,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进行文化传播;最后,密切跟踪孔子学院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展开科学的效果评估。
吴瑛
关键词:文化
从广告处罚谈广告法条文的滞后被引量:2
2007年
今年6月,海飞丝、玉兰油等多个知名化妆品广告被上海工商局认定属夸大宣传,宝洁公司于是修改并在上海停播广告。然而当记者问及“为何不是全国市场停播或修改”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回答是,“政府部门有可能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有不同的理解,界定某条广告是否符合广告法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吴瑛
关键词:化妆品广告法条处罚艺术表现
从制造共识到重构共识: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国际共识经国际组织而传播,可以借助国际组织提升中国声音的国际影响力。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西方国家"制造国际共识"的传播机制包括:通过取得世卫组织高级职位和"金主"角色奠定话语主导权,形成基础共识;通过组建精英群体联盟和开展新闻批评,形成程序共识;将西方中心主义与反共意识形态融入组织逻辑,构成政策共识。针对西方国家通过国际组织谋求话语霸权的现实,中国要和世界各国一起发出声音,推进"重构国际共识",这包括:推动平衡国际组织各国人员比例与资金投入,重构基础共识;推动传播主体从精英群体向多元话语网络转变,重构程序共识;在强调国际公共利益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开展精准传播,重构政策共识。因此,要将国际组织打造成多种声音并存的平台,在发出中国声音和重构国际传播新秩序的进程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吴瑛乔丽娟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