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万和
-

-

- 所属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 罗澍伟

- 作品数:36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光文化 历史文化 辛亥革命 租界 清王朝
- 大日本主义乎?小日本主义乎?——战前日本立国路线的论争被引量:4
- 1991年
-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最后一次东渡日本,在神户发表过一篇演说,题名“大亚洲主义”,主旨却是讲“王道”与“霸道”,希望日本不要“霸道”。演说的结语是:“你们日本民族既得了欧美的霸道的文化,又有亚洲王道文化的本质。从今以后。
- 吕万和
- 关键词:大亚洲主义日本民族军国主义岩仓使节团
- 明治维新与中华民族的觉醒——近代中国人“明治维新观”的考察被引量:3
- 1991年
- 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反映民族觉醒的程度并反射到现实。在近代中国,对明治维新的认识清楚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一、可贵的历史洞察力——洪冯的反应若把“尊王攘夷”和“幕末改革”看作明治维新的前奏,则中国最早注意日本这一动向者,据小岛晋治氏等所编《中国人的日本观100年史》,应为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
- 吕万和
- 关键词:《日本国志》黄遵宪中华民族郭嵩焘
- 从坠落到起飞:昭和时代的反思被引量:1
- 1989年
- 按照永井道雄教授的说法:战前日本,明治时代“壮观的起飞”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悲惨的坠落”曾经两次“震惊全世界”。那末,战后日本的勃兴则可以说是第三次震惊全世界。三次震惊,有两次是在昭和时代。在日本可信的历史上,昭和天皇在位年代最长(1926、12、25——1989、1、7,近63年),超过中国的康熙(1662——1722),共60年),接近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1837——1901,约64年)。两次震惊把昭和时代划分为两个时期:走向坠落的昭和前期(1926——1945)和再次起飞的昭和后期(1946年至今)。从“悲惨的坠落”到迅速“再起飞”,这段历史无疑值得反思。
- 吕万和
- 关键词:侵略扩张自由民主党巴夏礼
- 近百年日本政治体制的演变被引量:1
- 1982年
- 一、明治初年变“幕藩体制”为“太政官制”(1868—1885)德川时代(1603—1867)日本政治体制是“幕藩体制”。幕,指幕府,掌握全国政权。藩,指藩国,约有二百六十多个。幕落体制是一种封建领主制,虽然十分专制,却并不能高度统一和集权。那时也有天皇,但幕府规定:“天子以学问为第一”,天皇只能“习古道,学和歌”,祈神拜祖,不能理政。民歌嘲弄天皇是:“凤凰生末世。
- 吕万和
- 关键词:天皇制内阁制日本政治军部幕藩体制明治宪法
-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的形成及其破灭被引量:1
- 1983年
- 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范围是1940年划定的。其设想则早在1916年已具雏型。其步骤首先是“西进”侵华,其次是“南进”东南亚各国,再次是占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因此,除特定时期外,“北进”没有成为日本国策的主导,是从属于“西进”和“南进”的。日本不仅企图独霸东亚,而且梦想进入“太平洋时代”。本文在分析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的欺骗性及其必然破灭之后指出:今后要达到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其根本前提是各国之间的平等互利与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只会以破灭告终。
- 吕万和崔树菊
- 关键词:大东亚共荣圈欺骗性
- 西学在封建末期的中国与日本被引量:5
- 1981年
- 一八四○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挑起鸦片战争;一八五三年,又以武力迫使日本"开国";中日两国当时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从民族性质来说,属于封建民族与资本主义民族的矛盾。被侵略一方只有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民族,才能克服民族危机;否则,就势必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走上了第一条道路,中国则陷入第二条道路。
- 吕万和罗澍伟
- 关键词:西学利玛窦日本史明治维新民族危机
- 从教科书看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
- 1982年
-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在利用“审定”和“国定”教科书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最近日本文部省又利用审定中、小教科书,篡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其它亚洲国家的历史。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 吕万和
- 关键词:军国主义教育教科书战前帝国主义侵略青少年学生明治维新
- 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性质的再探讨
- 1981年
- 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的性质问题是日本近代史研究中聚讼纷纭的一个焦点。而明治维新,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究应如何断限?日本学者的意见也异常分歧。本文以1853年日本被迫“开国”为其起点,以1894年“日英新约“的签定和甲午战争的爆发为终点,着重谈谈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的性质问题。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先考察维新时期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 维新时期存在三种经济成分 德川时代幕藩体制的基础是封建领主制。推翻德川幕府,继之以“废藩置县”和“地税改革”,日本的封建领主制被摧毁。
- 吕万和
- 关键词:政权经济成分维新时期近代史研究封建领主
- 西学与明治维新被引量:4
- 1984年
-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对中国挑起鸦片战争;1853年,又以武力迫使日本“开国”。当时,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从民族性质来说,属于封建民族与资本主义民族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被侵略一方只有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民族,才能克服民族危机;否则,就势必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走上了第一条道路,中国则陷入第二条道路。
- 吕万和
- 关键词:西学维新兰学禁教民族危机先进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