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作品数: 18被引量:95H指数:5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卫生部部属

相关作者

王国清
作品数:97被引量:1,41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癌前病变 食管肿瘤 早期食管癌 隐血珠
秦德兴
作品数:78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隐血珠 隐血 上消化道癌 鼻咽癌 肿瘤
赖少清
作品数:43被引量:640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
研究主题:癌前病变 食管肿瘤 内镜 贲门癌 早期食管癌
袁风兰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隐血珠 癌症 广谱 上消化道癌 肿瘤普查
左京华
作品数:26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癌症 隐血珠 健康体检 广谱 肿瘤
1600万人群上消化道癌隐血珠筛查报告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评价上消化道癌隐血珠筛查结果。方法 隐血珠经历研制,临床患者试验;现场验证;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三个阶段,历时28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300多个县,30~70岁人群中筛查1600多万人次,胃镜精查近100万人次,检出食管癌和胃癌7766例,2/3是早中期病例。结果 最早接受普查的江苏省扬中市医院,隐血珠筛查检出的上消化道早期癌手术治疗103例,5年生存率93.3%,筛查10年后随访,隐血珠阳性组人群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仍然比阴性组高出1.08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胃液隐血长期不消失,是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或已是早期癌。经过大量随诊研究,不少当年胃液隐血阳性,胃镜报告为慢性炎症或正常者,观察1~5年后屡有转为早期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30~70岁高发区居民,或有胃部疾患者,定期1~2年吞一次隐血珠筛查上消化道疾病不失为良策。
秦德兴朱建生秦燕王国清袁风兰左京华张晓华
碱性“彗星”法检测肺癌放射敏感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采用碱性彗星法检测肺癌标本的初始DNA单链断裂,探讨碱性彗星法用于预测临床肺癌的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对2002年4月~2003年8月在本院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样并为病理证实的150例肺癌标本采用碱性彗星法检测初始DNA单链断裂,以经本底较正的平均尾力矩(RTM)和平均中位尾力矩(mRTM)为评价指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平均较正尾力矩差异,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取样,多数样品细胞数较少;样品质量对结果影响较大,35%样品中位RTM≤1.0,无显著性差异,全组平均较正尾力矩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分布均未显示出与临床一致的趋势,在细胞数小于100的样品中可见小细胞大于非小细胞的趋势;全组平均中位较正尾力矩尤其在中位RTM>1.0的样本中,显示与临床放射反应一致分布趋势,但样本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碱性彗星法可初步显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细胞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样品质量对结果影响较大,分析方法有待改进完善.
吕纪马王绿化杨伟志张晓华王冕荣阎洁
关键词:彗星分析法肺癌
癌症治疗的几个问题
1995年
癌症治疗的几个问题张晓华,王建璋据1995年4月7日健康报登载,上海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抽查36家中心医院60份住院肿瘤患者的病历,请该市肿瘤专家对这些病历按照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完全违反治疗原则进行评审。结果符合要求的仅占18.3%;而完全违反...
张晓华王建璋
关键词:反治癌症治疗肿瘤防治病历肿瘤患者住院
上消化道癌前期疾患及早期癌筛查技术-隐血珠法的研究及推广
秦德兴王国清左京华张晓华袁风兰
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之和超过肺癌,居我国第一位。由于癌症的发病过程是渐进性演变,而患者通常都是在明显感到不适时才就诊检查,致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延误,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致使发病率居高不下。  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食管癌
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被引量:27
2003年
目的 探讨内镜食管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71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食管黏膜切除。结果 71例患者共切除88块病变,每块切除病变黏膜下平均注射肾上腺素盐水18 ml,切除标本大小为(21.8±1.0)mm×(18.2±1.0)mm。术后5例出血,其中1例动脉出血,4例渗血,应用内镜压迫、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均成功止血;术后4例发生狭窄,其中3例是由于切除直径超出食管全周3/4,术后1个月应用水囊扩张,狭窄均缓解。未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黏膜切除方法,如果操作得当,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王贵齐魏文强郝长青张晓华赖少清余桂香菊凤环乔友林董志伟王国清
关键词:内镜并发症
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窥镜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意义。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29例早期食管癌和42例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行食管黏膜切除。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APC)治疗残留及复发病灶。术后l、4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结果(1)在内镜下应用透明帽法共对71例患者进行了局部黏膜切除,共切除病灶88块。切除标本每块平均为21.8 mm±1.02 mm×18.2 mm±1.02 mm。(2)本组术后5例出血,其中1例动脉出血,4例渗血,应用内镜压迫、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及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均成功止血;71例无一例食管穿孔发生;术后4例发生狭窄,术后一个月应用水囊扩张,每一个月扩张一次,连续扩张3~4次,狭窄均缓解,进食无明显不适感。(3)58例(81.7%)患者的食管黏膜病变被完全切除,其余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残留病变。术后4个月内镜复查,病理证实3例早期癌、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复发,随访时间24.6个月,无明显不适感。结论 应用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愈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贵齐魏文强郝长清张晓华赖少清于桂香菊凤环马跃华乔友林董志伟王国清
关键词:食管肿瘤氩离子束凝固术
上消化道癌前期疾患及早期癌筛查技术-隐血珠法的研究及推广
秦德兴王国清左京华张晓华袁风兰
食管癌、胃癌发病率之和超过肺癌,居我国第一位。由于癌症的发病过程是渐进性演变,而患者通常都是在明显感到不适时才就诊检查,致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延误,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致使发病率居高不下。  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食管癌
用隐血珠初筛、纤维胃镜检查贲门部活检组织508例分析被引量:5
1992年
1986~1988年作者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用隐血珠初筛,纤维胃镜检查,对全县进行上消化道癌普查。作者于1990年3~4月普查工作中,对贲门部作常规活检。现对贲门部活检织织508例进行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普查对象为扬中县部分乡、镇的长居农民,年龄为35岁以上的男女自愿受检者共5644人。其中男性2408人,女性3236人。
李茂生耿昌友王理伟王国清秦德兴张晓华左景华
关键词:肿瘤活检纤维胃镜
癌症广谱筛查方法研究之二被引量:4
2000年
秦德兴李雅芳戚娟芳郑力张晓华赖少清左京华袁风兰王国清
关键词:癌症筛查方法
碱性“彗星”法检测肺癌初始放射损伤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异质性和内在放射敏感性差异,探求其放射敏感性相关参数以优化治疗计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彗星”分析法(cometassay)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定量地检测单个细胞的DNA损伤,具有需要细胞数少、灵敏和快速的优点。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显示:彗星分析法与经典的克隆形成率分析的结果趋势一致,是一种有潜力的放射敏感性分析法。本研究旨在用碱性彗星法检测31例放射治疗肺癌标本的初始DNA损伤,初步探讨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4月至2002年11月,用碱性彗星法检测31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病例在治疗前经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初始DNA损伤,以经本底较正的平均尾力矩(RTM)为评价指标,同时以胸部CT扫描评价局部肿瘤反应率(RR)和肿瘤进展时间(TTP);用SPSS10.0统计软件以曼惠特尼U检验和克鲁斯沃里斯H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RR和TTP组的中位RTM;计算RTM与RR和TTP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组、RR≥50%组和TTP>9个月组中位RTM与对应组相应值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347,P=0.84;U=63.5,P=0.57;U=71,P=0.057);RTM与RR和TTP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为-0.105(P=0.57)和0.38(P=0.035):非小细胞肺癌的RTM与TTP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47(P=0.048),而小细胞肺癌为0.043(P=0.89)。结论尽管受取材质量和混杂因素致本底DNA损伤高的影响,碱性彗星法检测的肺癌初始放射损伤(RTM)仍可显示出与非小细胞肺癌局部TTP具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性,“彗星”分析法是一种有希望的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分析法,其取材和实验方法有待改进。
吕纪马王绿化杨伟志张晓华王冕荣阎洁
关键词: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