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813篇“ TC1/TC2“的相关文章
动态监测诱导痰Tc1/Tc2比值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诱导痰Tc1/Tc2比值在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研究对象,分为不吸烟组为A组、戒烟组为B组、吸烟组为C组,每组30人,D组10例正常对照。入组后动态监测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月及12月诱导痰中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三组在各时间点CD8^(+)T细胞%、Tc1/Tc2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入院时诱导痰CD8^(+)T细胞%、Tc1/Tc2比值均高于出院时和随访1年后,而FEV 1%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FEV 1%值组间比较C组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各组研究对象急性加重次数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痰Tc1/Tc2比值与FEV 1%呈负相关性,与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诱导痰中存在Tc1/Tc2免疫失衡,吸烟组CD8+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炎症水平较高,Tc1/Tc2比值可能与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肺通气功能相关。
邹凡赵云峰刘明
关键词:诱导痰TC1/TC2
动态测定外周血Tc1/Tc2比值对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复发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检测不同吸烟状态的C和D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TC1百分比和TC2百分比,探讨动态测定外周血TC1/TC2比值对评估老年COPD患者1年内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浦南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级和D级AECOPD老年患者90例,根据吸烟状态不同分为3组:吸烟组(n=30)、戒烟组(n=30)h和不吸烟组(n=30)。在入院时、出院时、6个月及12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IFN-和IL-4水平,以及血常规、hs-CRP、血清IL-6和IL-8浓度,记录患者肺功能(FEV1%)和CAT问卷评分等,并记录12个月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计算不同时间点外周血TC1/TC2比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吸烟组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3组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分别为:16.67%、10.00%、3.30%,吸烟组病死率高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入组时,3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TC1百分比、TC2百分比、TC1/TC2比值、血hs-CRP、IL-6、IL-8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FEV1%、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患者外周血TC1百分率、TC2百分率、TC1/TC2比值、IL-6、IL-8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入院时,外周血TC1百分比、TC2百分比、TC1/TC2比值、IL-6、IL-8浓度、血WBC、血hs-CRP、CAT评分均高于出院时和随访1年后,而FEV1%低于出院时(P<0.05);吸烟组入院时TC1百分比、TC1/TC2比值高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而TC2百分比低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P<0.05);3组外周血TC1/TC2比值与IL-6、IL-8呈正相关(P<0.05),而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TC1/TC2比值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关。
刘明王亚婷赵云峰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S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Tc1和Tc2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外周血Tc1、Tc2、Treg、Th1、Th2及Th17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取本院45例MS患者(病例组)和35例同期于本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体检之日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并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和泼尼松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病例组Tc1,Treg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Th1,Th17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h17/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Tc2,Th2细胞百分率及Th1/Th2细胞比例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病例组治疗1个月后Th1,Th17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Treg,Tc1,Tc2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增高,Th17/Ter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病例组治疗1个月后Th2、Th1/Th2细胞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γ-干扰素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病例组治疗1个月后IL-4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IL-17A和γ-干扰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MS的发生可能与Treg下调、Th17上调密切相关,推测可能通过MS靶向提高Treg与降低Th17细胞百分率来维持Th17/Treg细胞比例的平衡。
古再努尔·艾尔肯古丽波斯旦·阿尤甫
关键词:泼尼松
Tc1和Tc2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失衡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Tc1和Tc2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失衡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及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Tc1和Tc2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与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T-bet和GATA-3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Tc1细胞比例、Tc1/Tc2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c2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c1细胞比例及Tc1/Tc2比值与患者血糖成正相关,而Tc2细胞比例与患者血糖成负相关(P<0.05)。观察组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et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ATA-3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Tc1和Tc2细胞失衡,细胞因子IFN-γ和IL-4表达异常,T-bet和GATA-3参与糖尿病患者中Tc1和Tc2细胞失衡的调控。
张晓乐李小毅张红梅刘春燕毛春谱
关键词:IFN-ΓIL-4T-BETGATA-3
三氯乙烯致敏小鼠Tc1/Tc2细胞失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小鼠经三氯乙烯(TCE)致敏后Tc1、Tc2细胞的变化,探讨Tc1/Tc2细胞失衡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TCE处理组,在末次激发后24、48、72h和7 d根据皮肤肿胀程度和病理表现分为致敏组和未致敏组。无菌取出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1、Tc2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bet、GATA-3 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未致敏组相比,致敏组Tc1细胞数量在24、48、72 h和7 d显著上升(P<0.01),72 h水平最高;致敏组Tc2细胞数量在24、48、72 h显著上升(P<0.01),72 h水平达到峰值,7d较未致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组Tc1/Tc2比例于48、72 h和7 d较未致敏组显著上升(P<0.01)。致敏组T-bet、GATA-3 mRNA转录水平在48、72 h和7 d较相应时点未致敏组显著上升(P<0.05,P<0.01),72 h达到峰值。结论 Tc1/Tc2细胞失衡可能参与了TCE致敏小鼠的免疫损伤过程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澄王峰冷静査晚生张家祥李树龙王慧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细胞毒性T细胞BALB/C小鼠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与 Tc1/Tc2免疫平衡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从免疫平衡( Tc1/Tc2)角度探索CD8^+T细胞在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患儿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收集CVA患儿及健康儿童各3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8^+CD28^+及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TNF-α及IFN-γ的频率。结果与健康组儿童比较,CVA患儿 CD8^+CD28^-T 细胞频率明显降低,而 CD8^+CD28^+T 细胞频率及 CD8^+CD28^+/CD8^+CD2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 P<0.05);CVA患儿IFN-γ明显降低而TNF-α明显升高( P<0.05)。结论 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及其细胞因子失调是儿童CVA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
陈淼浦李薇钟顺平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细胞因子
一种在TC1TC2钛合金上电镀铬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TC1TC2钛合金上电镀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TC1TC2钛合金除油;将除油后的TC1TC2钛合金进行喷砂;对喷砂后的TC1TC2钛合金进行活化;将活化后TC1TC2钛合金进行氢化;对氢化后...
于海于宽深沙春鹏汤智慧
文献传递
早期和晚期卵巢癌患者初次手术后外周血Th1/Th2和Tc1/Tc2亚群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carcinoma,EOC)居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极易发生侵袭和转移,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肿瘤晚期阶段(Ⅲ期或Ⅳ期),5年生存率仅在30%左右。而早期卵巢癌(Ⅰ期和Ⅱ期)患者则预后好,五年生存率可达70%~90%。目前认为,减少卵巢癌复发、提高预后的一个策略是在手术和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这一标准一线治疗的基础上后再应用巩固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最有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其在卵巢癌巩固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尚不明确。
季芳季雯婷邱丽华王树军王颖狄文
关键词:卵巢癌患者早期卵巢癌肿瘤晚期TH2外周血
ICR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Tc1和Tc2细胞的动态观察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ICR小鼠后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中杀伤性T细胞(Tc)亚型Tc1和Tc2比例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两者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日本血吸虫感染0、3、5、8、13周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时期Tc1、Tc2和Th1、Th2细胞亚群分别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与0周对照比较,感染3、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1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感染5、8、13周小鼠T淋巴细胞中Tc2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均<0.01)。比较Tc1和Tc2细胞比例在相同时间点的增速发现,感染3周时Tc1细胞比例增高最显著,而感染5周时Tc2细胞比例的增高最显著。感染各个时间点CD3+T细胞中的Th1细胞比例与Tc1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8,P=0.004);CD3+T细胞中的Th2细胞比例与Tc2细胞比例平行增长,且两者呈正相关(r=0.974,P=0.005)。体外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1细胞比例(P<0.01),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脾细胞可优势增加T淋巴细胞中的Tc2细胞比例(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阶段,小鼠T淋巴细胞中的Tc1和Tc2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并分别与Th1和T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在感染3周时主要以Tc1细胞比例升高为主,而感染5周时主要以Tc2细胞比例升高为主。SWA可优势诱导Tc1细胞,而SEA可优势诱导Tc2细胞。
徐志鹏张伟伟李永董潇潇李莎莎杨晓玮陈晓军朱继峰薛雪孔文珺周莎贺蕾刘丰苏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D8+T细胞小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蛋白激酶Cθ及Th1/Th2、Tc1/Tc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2012年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激酶C0(PKC0)的表达及Th1/Th2、Tc1/Tc2的变化,探讨PKC0在MDS及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外周血标本,MDS—RA14例,AA15例,健康人30名,分离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KC0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和Te1/Tc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MDS及AA患者PBMC中PKC0mRNA相对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升高(AA组为23.54±1.01,MDS组为23.76±1.58;健康对照组为27.12±112,P=0.004);不同组间Th1、Tc1类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间Th2、Tc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及AA患者组间PKC0mRNA表达及Th1/Th2,Tc1/T02类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DS及AA患者PBMC中PKC0表达增高,Th1、Tc1细胞相关细胞凶子分泌增加。
杨雪晶张伟华张秀莲樊润梅葛晓静苏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蛋白激酶CΘTH1/TH2TC1/TC2

相关作者

黄绍良
作品数:366被引量:1,42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造血干细胞 脐血 胚胎干细胞
王娟华
作品数:42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 连续性血液滤过 HBV_DNA
朱宁
作品数:47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 大学生 外科学 外科学教学
林少锐
作品数:28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肝炎 手足口病 血清铁蛋白 重型乙型肝炎 病毒性
谢志萍
作品数:28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清 HBV_DNA HBV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