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5 篇“ MICROSPOROGENESIS “的相关文章
光果姜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2024年 光果姜[Zingiber montanum(J.Koenig)Link ex A.Dietr]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殷红的锥形花序,极具观赏价值,其花序轴较短且柔软易断,可通过杂交手段进行品种改良。此外,姜科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光果姜生殖生物学研究相对缺乏。为了促进杂交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为姜科植物系统进化提供新的证据,该研究以石蜡切片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进一步结合整体压片法和半薄切片法,观察了姜科姜属植物光果姜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旨在深入了解光果姜的生殖生物学解剖学特征,为姜科植物保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光果姜花药包含2室,花药壁的形成方式属于基本型,具有变形绒毡层;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四分体包含左右对称型,直线型和T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③胚珠的类型为倒生胚珠,具有双珠被和厚珠心,雌配子体发育类型为蓼型;④揭示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二者成熟时间同步,但雄蕊进入减数分裂时期比雌蕊早。首次发现光果姜花药壁中的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这与前人报道的其他姜科植物的特征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姜科植物繁育工作及其系统分类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胡明丽 彭佩佩 宁熙平 王文广 白玫 吴鸿关键词: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 濒危植物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1 2024年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进行生殖生物学观察,探讨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体发育过程是否存在濒危环节。结果显示:小勾儿茶的花具5个雄蕊和4个花药室,成熟的花药壁由花药内壁(1层)、中层(2层)和绒毡层(1层)组成。绒毡层发育正常,细胞排列整齐规则,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细胞中常多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以四面体形式存在,花粉粒在成熟时为二细胞型、圆形或椭圆形,多数有3根萌发管。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发育存在少量异常,花粉存在少量败育。小勾儿茶子房2室,只发育1室。胚珠为倒生的双珠被和厚珠心,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性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和8个核的胚囊,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子房中的胚珠发育基本一致。小勾儿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 王康鑫 王仕沁 王毅敏 程志杰 陈发菊 王玉兵关键词:胚胎学 大小孢子发生 雌雄配子体发育 南酸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南酸枣雌雄配子的发育过程,初步探究南酸枣雌雄蕊败育的发生原因。[方法]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法研究南酸枣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1)南酸枣雌雄异株、单性花,雄花无子房,雌花具退化雄蕊;雄花纵长大于3 mm时,花药成熟,子房纵长达3.5 mm时,胚囊成熟;(2)雄花成熟花药壁共分5层,由外向内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层中层、1层绒毡层,发育形式属基本型;(3)小孢子母细胞分裂形式属同时型,四面体型小孢子四分体,2-细胞型花粉,见3个萌发孔胞质囊;(4)双珠被、厚珠心;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后期倒转;(5)雌花退化雄蕊的花药壁5层,雌花具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期绒毡层解体,小孢子解体后花药空囊,药室内壁略纤维状加厚,表皮此时退化;(6)南酸枣雄花从现蕾到散粉约25 d时间,雌花从现蕾到胚囊成熟约24 d时间。[结论]南酸枣雌雄配子发育模式与漆树科大多数种一致;雄花无雌蕊,系花芽发育过程中雌蕊原基退化所致;南酸枣未见退化胚珠,雌花退化雄蕊具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异常的小孢子四分体和小孢子,且绒毡层不正常解体,花药空囊,无花粉粒。 杨如梦 汪加魏 孙荣喜 丁菲 张露 宁晓丹 熊伟 詹丽红 吴南生关键词:南酸枣 大孢子 小孢子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杉木小孢子发生与雄球花发育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雄球花为材料,采用数码相机实地拍照、体视镜以及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法研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球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果】杉木雄球花着生于新枝顶端,外部有芽鳞包裹。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雄球花的芽鳞逐渐打开,小孢子叶的体积增大,逐渐伸长到芽鳞之外,最终将雄球花的芽鳞挤压脱落;而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颜色经过翠绿色、黄绿相间、黄褐色、并最终变成红褐色,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278~5.229 mm,直径变化范围为2.626~3.868 mm。观察杉木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存在异常,如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落后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以及在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不均等分裂,如二分体、三分体。不同着生位置的雄球花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同一个雄球花的不同小孢子叶以及相同小孢子叶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大约持续3 d。【结论】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及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 李亚鹏 孙宇涵 林华忠 方禄明 余小龙 翁建宇 张运根 李云关键词:杉木 减数分裂 小孢子母细胞 染色体异常 极危植物九龙山榧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为浙江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数量极少,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被列为浙江省极小种群保护植物。系统观测九龙山榧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有助于发现其配子是否发育异常及导致结籽率低下的原因。【方法】以九龙山榧模式产地的雌、雄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观测和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结果】(1)小孢子叶球于8月中旬开始分化,8月下旬分化形成次生造孢细胞,11月中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翌年2月下旬进入减数分裂期,3月中旬形成游离小孢子细胞,于3月末逐渐成熟;成熟花粉粒为双核,无气囊。小孢子囊的发育类型为基本型,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2)雄配子体从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到7月底形成精子,整个过程历时约4个月。(3)翌年3月下旬,大孢子叶球每个苞叶的叶腋基部直立着生2枚胚珠;大孢子母细胞于4月下旬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形成4个直列大孢子,5月中旬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大孢子最终发育成为雌配子体。(4)九龙山榧有2个单生型椭圆形的颈卵器,从传粉到受精历时约7个月。【结论】九龙山榧雌雄生殖系统发育的周期均较红豆杉科Taxaceae其他种更长,其冗长的生殖周期、复杂的生殖过程和雌性生殖系统发育明显滞后于雄性生殖系统,加之种群个体数量极度稀少(1雌株、2雄株)是造成结籽率低下、自然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 冉钰岑 何芳 刘菊莲 郑子洪 郑伟成 胡江琴 金孝锋关键词: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圆齿野鸦椿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形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植物胚胎形成及发育过程与其种子的饱满程度、发芽率息息相关,旨在从胚胎学方面解释圆齿野鸦椿空籽率高、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方法】于2015年5月起,在该树种接近开花时每天观察一次;开花期间,每隔几个小时观察一次,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芽,将其外部鳞片剥离后处理成小份,放入含70%FAA固定液中抽真空保存。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电子显微镜下拍照,观察该树种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于开花期,将当天开放的新鲜花朵及其花药用双面胶处理后喷金,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形态,并进行拍照。【结果】圆齿野鸦椿雄蕊多为5枚,每枚含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由绒毡层、中层、药室内壁和表皮组成;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药室内壁逐渐增厚,中层逐渐吸收解体,绒毡层亦分解,为小孢子发育提供营养。小孢子四分体时期为四面体型,后发育为雄配子体;成熟花粉椭圆形,花粉粒2-细胞型。花药、花粉粒均为金黄色,花粉粒赤道面观呈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极面观呈3裂圆形,属N3P4C5类型花粉。上位子房,3室,每室横生胚珠3-4枚,中轴胎座;四分体时期子细胞多为线性排列,少为“田”字形排列,后发育为雌配子体;蓼型胚囊,七胞八核。圆齿野鸦椿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存在空腔花粉粒以及绒毡层降解异常,功能大孢子退化以及不能正常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的现象,从而出现花粉和胚囊败育以及落花落果。【结论】胚胎发育异常是造成该树种空籽率高、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万瑞琪 邵晓雪 吴凌敏 涂淑萍关键词:大孢子发生 小孢子发生 圆齿野鸦椿 败育 甜角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受精过程 被引量:3 2021年 甜角(Tamarindus indica L.)是豆科(Leguminosae)酸豆属(Tamarindus L.)植物,果实是特色热带水果,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甜角果实产量和质量与果实的发生、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作为新引进物种,对其生殖生物学过程研究较少,难以采取有效的提质增产措施.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观察法观察了甜角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及受精过程.结果表明:①甜角花药四室,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花粉,3条萌发沟;子房一室,双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助细胞退化,反足细胞早期退化.②胚囊发育正常,花粉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细胞核降解、细胞质浓缩及细胞皱缩的败育现象,花粉囊有空室现象.③经人工授粉花粉在柱头上能正常萌发,6 h后花粉管延伸至子房完成受精.研究为揭示甜角的生殖生物学过程积累资料,也将为其采取有效地提质增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夏富娴 李梦雪 李体初 杨时宇 王兵益关键词:小孢子发生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受精作用 大花君子兰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该研究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以探讨君子兰生殖生物学解剖特征,为君子兰种子发育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花君子兰花药4室,具分泌型绒毡层。(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3)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和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4)记录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发现雄配子体发育趋于同步,雌配子体发育不同步。(5)开花散粉时,雌配子体尚有处于四核、八核胚囊的时期;成熟胚囊阶段,中央细胞的2个极核位于反足细胞端,反足细胞呈退化状态。具承珠盘结构。 李芳弟 马璐璐 申家恒 华月 王文希 李伟关键词:大花君子兰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 甜荞长花柱长雄蕊突变体lpls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甜荞长花柱长雄蕊突变体lpls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甜荞花药4室,花药囊壁由4层细胞构成,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少数四分体中的小孢子具有2个核,成熟花粉多为2细胞型,少数为3细胞型;直立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型,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方式为蓼型。雄蕊原基比雌蕊原基起源早,雄蕊花药前期发育相对较快,后期相对较慢,主茎第4片真叶开始发育时,小孢子四分体开始解体形成单核或二核小孢子,主茎上第7片真叶开始发育时,小孢子发育成熟;雌蕊胚囊前期发育慢,后期相对较快,小孢子四分体形成时,胚珠中出现大孢子母细胞;当雄蕊花药中2细胞型花粉形成时,雌蕊胚囊中形成功能大孢子;随着主茎上第7片真叶的发育,雄蕊花药中花粉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少数2细胞型花粉粒中的生殖核进一步分裂1次形成3细胞型花粉,功能大孢子迅速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7细胞胚囊。 王旋 刘志雄关键词:甜荞 宝华玉兰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5 2021年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W.C.Cheng)D.L.Fu〕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宝华玉兰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从8月上旬开始,至翌年3月上旬结束;其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从12月中下旬开始,至翌年4月上旬结束,雌配子体成熟时间比雄配子体晚约30 d。宝华玉兰有雄蕊64~72个,离生,由下至上螺旋状排列,每个成熟花药具4个花粉囊;从孢原细胞开始,在经历了“孢原细胞分化期、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单核绒毡层形成期、双核绒毡层形成期、小孢子发育期、二分体期、四分体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单核花粉期、双核花粉期”等过程后形成成熟花药。其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同一个花药中花粉囊发育不同步且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不同;其雄配子体发育异常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分体小孢子释放后,即在单核居中期前出现发育停滞现象,最终成熟花粉的败育率达61.3%。宝华玉兰的雌蕊由146~150个浅紫色离生心皮组成,由下至上螺旋状排列;每个心皮含2个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边缘胎座;从胚珠原基开始,在经历了“胚珠发育初期、孢原细胞形成期、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功能大孢子形成期、单核胚囊期、二核胚囊期、四核胚囊期、八核胚囊期”等过程后形成成熟胚囊。其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四分体直线型排列,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为7胞8核蓼型胚囊;其雌配子体发育异常现象主要出现在二核胚囊期至八核胚囊期,最终成熟胚囊的卵细胞败育率达79.5%。研究结果表明:在宝华玉兰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均出现发育异常现象,导致大部分的花药和卵细胞败育,这是宝华玉兰结实率低的重要致因之一。 王姗 王姗 鲍华鹏 沈永宝关键词:大孢子 小孢子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