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 篇“ MELD评分 “的相关文章
外周血NLR、AFP联合MELD 评分 系统对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甲胎蛋白(AF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 系统在判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方面的意义,以指导有关疾病研究和相关治疗干预工作的开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被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所接收HBV-ACLF患者115例并实施回归性分析,按预后近期3个月内的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好转组与无效/恶化组,然后做如下分析: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入院24 h的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肌酐、血氨、钠、病史及并发症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②用ROC曲线评价和预后明显相关指标监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恶化/无效组的NLR水平与MELD 评分 均高于好转组,而好转组的AFP值高于恶化/无效组(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表明,NLR、AFP+MEL对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具有最高的预后准确度价值,其曲线包围的图形有最大的面积为0.880,NLR、AFP+MELD 评分 系统评估患者治疗无效/恶化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及阴性预测的数值分别为90.00%、75.38%、73.77%及90.74%。结论NLR、AFP+MELD 评分 在HBV-ACLF患者3个月的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更高预测效力,可引导HBV-ACLF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林太顺 孔金峰 王少扬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 评分 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5a(wnt5a)和微血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 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152例HBV-ACLF患者,常规内科和人工肝治疗,计算MELD 评分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wnt5a和LC3-Ⅱ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 评分 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效能。结果在治疗3个月内,本组HBV-ACLF患者死亡40例(26.3%);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INR、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ELD 评分 和wnt5a水平分别为(51.3±5.1)岁、70.0%、(3.2±0.9)、(441.5±89.7)μmol/L、(28.2±4.3)分和(2.8±1.5)ng/mL,均显著大于生存组【分别为(45.4±4.6)岁、20.0%、(1.7±0.3)、(280.6±73.1)μmol/L、(19.7±2.8)分和(1.3±0.2)ng/mL,P<0.05】,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血清LC3-Ⅱ水平分别为(77.8±10.3)×10^(9)/L和(20.6±2.1)μg/mL,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116.4±11.7)×10^(9)/L和(32.5±3.9)μg/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并发肝性脑病和血清wnt5a升高或血清LC3-Ⅱ水平降低为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MELD 评分 大于26.9分为截断点,其预测ACLF患者短期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2.9%,而检测血清wnt5a和LC3-Ⅱ水平也可以协助判断。结论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 评分 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黄静 王菁 方亮 周娟 商惠民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Meld评分 的优点及局限性 2023年 Meld评分 系统自2000年以来一直被Malinchoc教授用于评估晚期肝病。分数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主要衡量指标是结合医院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和非实验室指标,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对晚期肝病患者预后起关键作用的临床指标。因此出现了Meld-Plus的概念。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Meld-Plus比单一的评分 更具优势,这也将是未来熔合评分 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目前,该评分 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临床患者有明显的肝移植手术证据,但最终评分 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Meld评分 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和临床体征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马乾蓉 王晓临关键词:MELD评分 肝移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联合MELD 评分 体系对肝硬化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 体系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共23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分析血浆vWF:Ag水平与MELD 和MELD -Na评分 的相关性,评估血浆vWF:Ag水平对肝硬化患者未来1个月和3个月发生死亡/肝移植的预测作用,构建vWF:Ag联合MELD 改良评分 ,以期提高诊断价值。结果血浆vWF:Ag水平与MELD 和MELD -Na评分 均呈正相关,随两者的升高而升高(r=0.576和r=0.579,P均<0.01)。分别有16.7%(29/174)和24.8%(38/153)的患者在其后1个月和3个月时发生死亡/肝移植。各时间点死亡/肝移植组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肝移植组(1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24.4±42.7)%vs(260.7±34.5)%,P<0.01;3个月非死亡/肝移植组vs死亡/肝移植组:(219.0±40.3)%vs(262.5±34.2)%,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26,95%CI:1.006~1.046,P<0.01),其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略低于MELD 评分 的0.835和MELD -Na评分 的0.851。构建vWF:Ag联合MELD -Na改良评分 可将诊断的AUC提高至0.88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随肝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血浆vWF:Ag水平是3个月死亡/肝移植的独立预测因素,vWF:Ag联合MELD -Na改良评分 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庄焱 林兰意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LPE联合DPMAS治疗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IFN-γ、IL-6、MELD 评分 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低容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 的影响。方法:纳入的90例ACLF患者选自南昌市第九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实施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组实施LPE+DPMA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IFN-γ、IL-6和MELD 评分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较对照组(71.11%)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FN-γ、IL-6、MELD 评分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11%、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结论:ACLF患者应用LPE联合DPMAS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降低IFN-γ、IL-6水平及MELD 评分 ,且安全性良好。 邹波 熊云逢 张鑫垚 朱龙川 张雪珍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干扰素-Γ MELD评分 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抗病毒疗效及MELD 评分 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联合使用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患者终末期肝病的严重程度评分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 )、肝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92例,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常规组(接受恩替卡韦胶囊治疗)42例和观察组(加用替诺福韦治疗)50例,比较两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率、MELD 评分 、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和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70.4±22.6)μmol/L和(64.5±34.5)U/L,均低于常规组的(114.7±31.6)μmol/L和(127.6±54.4)U/L(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介素-1β、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分别为(59.3±3.8)ng/L、(45.2±3.8)ng/L及(13.5±1.1)μg/L,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MELD 评分 (9.8±1.4)分,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HBV-DNA阴性率(92.1%)高于常规组(76.2%)(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同时能够抑制患者肝炎病毒的复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任娟 伍孝贤 苏晔 刘莉莉关键词: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 乙型肝炎 肝衰竭 肝功能变化 自拟通腑醒脑开窍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LPS、TNF-α、IL-6、MELD 评分 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醒脑开窍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收治的HE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腑醒脑开窍方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平均清醒时间,治疗前后数字连接试验完成时间(NCT)、数字符号试验评分 (DST)、炎症因子(LPS、TNF-α、IL-6)、肝功能(TBil、ALT、AST)、血氨水平、终末期肝病MELD 评分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8/40),优于对照组的80.00%(32/4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CT-A、LPS、TNF-α、IL-6、TBil、ALT、AST、血氨、MELD 评分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ST评分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数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拟通腑醒脑开窍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效确切安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水平、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曹雪艳 李强 何瑾瑜 杨跃青 叶苗青 薛敬东 李粉萍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 LPS MELD评分 PC/SD、FIB-4指数、CTP评分 、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并比较PC/SD、FIB-4指数、CTP评分 、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这5种评分 模型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 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首次因肝硬化EVB行EVL患者,收集其相应临床资料,以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为终点事件,终止随访。采用ROC曲线评估5种评分 模型对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筛选出最佳预测评分 模型。结果 共纳入196例肝硬化EVB行EVL患者,其中1年内再出血患者63例(32.1%)。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在PLT、DBIL、PT、INR、脾长、门静脉主干内径、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度、PC/SD、FIB-4指数、CTP评分 及分级、MELD 评分 及MELD -Na评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种潜在预测模型对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均具有一定价值,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CTP评分 、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相互之间呈正相关,而PC/SD与CTP评分 、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各模型AUC经正态性Z检验比较发现,PC/SD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而与CTP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CTP评分 与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潜在预测模型对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预测均具有一定价值,PC/SD的预测效能要优于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CTP评分 与MELD 评分 、MELD -Na评分 、FIB-4指数的预测效能相似。在非脾脏切除患者中,PC/SD可能是肝硬化EVB患者行EVL术后1年内再出血的最佳预测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顾达 童聪 赵祥安 向晓星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基于MELD 评分 探讨RDW及ApoA1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载脂蛋白A1(ApoA1)与肝硬化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对9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肝硬化住院的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高MELD 评分 组(MELD 评分 ≥13分)和低MELD 评分 组(MELD 评分 <13分),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90 d随访,根据是否在90 d内发生死亡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分析不同组别间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RDW和血脂谱,将RDW和血脂谱与MELD 评分 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DW和血脂谱与MELD 评分 之间的关系,最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ApoA1及MELD 评分 对9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RDW与MELD 评分 呈正相关(r=0.544,P<0.05),与ApoA1呈负相关(r=-0.585,P<0.05);RDW是高MELD 评分 (OR=1.133,95%CI:1.011~1.268)和90 d内发生死亡(OR=1.198,95%CI:1.059~1.355)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ApoA1则是高MELD 评分 (OR=0.063,95%CI:0.020~0.200)和90 d内发生死亡(OR=0.090,95%CI:0.023~0.353)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RDW及ApoA1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是90 d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晴晴 丁洁 武昆利 李海雯 刘思奇 华丽娟 常国楫 陈华憶 张露 李生浩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红细胞分布宽度 载脂蛋白A1 肝硬化患者MELD 评分 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MEL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 )是一种评价终末期肝病死亡率的模型,由于该模型中的评价指标客观且容易获得,在肝病诊治中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显示,MELD 评分 能够... 黄亮亮关键词:肝硬化 MELD评分 上消化道出血
相关作者
章幼奕 作品数:115 被引量:310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加味瓜蒌散 胃肠激素 退高黄汤 终末期肝病模型 赵云 作品数:37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素E 肝硬化 慢性重型肝炎 前列腺素E1 MELD评分 韩涛 作品数:321 被引量:2,961 H指数:2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 邹美银 作品数:87 被引量:202 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肝衰竭患者 艾滋病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VEGF 徐龙 作品数:73 被引量:175 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乙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