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IGT患者“的相关文章
益气健脾汤治疗脾气亏虚型IGT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糖变异系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汤治疗脾气亏虚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糖波动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2月—2024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门诊、住院部的60例IGT(脾气亏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宣教、运动等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汤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变异系数(GLUCV)、血糖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值(GLUmean)、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中医证候评分,并观察其疗程结束时的随访转归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GLUsd、GLUmean、GLUCV、MAGE、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糖代谢指标、GLUsd、GLUCV、MAGE、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能有效改善IGT患者症状,调节糖代谢,并能缩小血糖波动,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和阿卡波糖治疗持久有效。
运锋张靖寅李爱平乔文琪田源
关键词:益气健脾汤糖耐量异常脾气亏虚血糖波动
糖异平对肝郁脾虚、痰湿阻滞型IGT患者糖脂代谢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IGT转归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价具有调肝健脾、化痰去湿功效的糖异平治疗肝郁脾虚、痰湿阻滞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脂代谢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IGT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IGT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肝郁脾虚、痰湿阻滞的辨证分型标准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合理膳食+适度运动,n=43)与糖异平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异平,n=43),干预12周,随访期为12个月。主要疗效观察指标包括2hPG、血脂四项(TC、TG、LDL-C、HDL-C)、IGT转归率;次要疗效观察指标包括FPG、BMI、腰围、臀围、WHR、ADPN、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单项证候积分等;并通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指标评价糖异平的临床安全性。结果糖异平组共41人,对照组共40人完成研究。(1).体重相关指标(BMI、腰围、臀围、WHR):干预后,糖异平组的BMI、腰围、WHR下降(P<0.05);(2).血糖相关指标(FPG与2hPG):糖异平组干预至第8周时2hPG降低(P<0.05);(3).血脂相关指标(血脂四项、ADPN):干预后,糖异平组TG、LDL-C降低、ADPN表达升高(P<0.05);(4).IGT转归率:干预后,糖异平组第12周、随访第12个月,糖异平逆转为NGT的比值分别为70.73%、53.66%,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随访第6个月、第12个月糖异平组进展为DM的率分别为7.32%、12.20%、14.63%,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单项积分:糖异平组改善证候总积分、各单项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异平对肝郁脾虚、痰湿阻滞型IGT患者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的综合调控作用,并可有效逆转IGT进程,延缓DM的发生和进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捷徐云生郑雅峰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糖脂代谢临床疗效
糖异平方对IGT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GT模型大鼠miRNA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异平方治疗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基于miRNA高通量测序探讨糖异平方对IGT模型大鼠的分子生物学过程,以期为祖国传统医学治疗IGT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研究方向。  方...
韩文静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药理机制
文献传递
老年高血压合并IGT患者血清CRP和NF-κB蛋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耐量降低(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核因子(NF)-кB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其中单纯高血压28例(单纯组),高血压合并IGT 27例(合并组)。另选择于2018年1~12月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表达;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观察各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变化;观察各组NF-κB阳性表达率变化;观察各组血清CRP水平变化;观察高血压合并IGT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与NF-κB和CRP相关性;观察高血压合并IGT患者NF-κB与CRP相关性。结果单纯组和合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单纯组和合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餐后2 h血糖显著高于单纯组和正常组(P<0.05);而单纯组和正常组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和合并组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合并组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单纯组和合并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合并组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高血压合并IGT患者餐后2 h血糖与NF-κB和CRP呈线性正相关。NF-κB与CRP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NF-κB和CRP表达上升,且与餐后2 h血糖呈线性正相关,另NF-κB与CRP呈线性正相关。
卢跃陈群夏奇奂杜斌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核因子-ΚB
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通过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IGT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影响的效果及其疾病转归。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阳性者(IGT) 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按运动处方实施运动计划等干预措施。入组前、入组6个月分别测定腰臀比、FPG、2 h PG、BMI、Hb A1c、TC、TG、IR、HOMA-IR等代谢指标,观察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IGT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标变化及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组FPG、2 h PG、BMI、Hb A1cTG、IR、HOMA-IR等代谢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 <0. 05),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臀比、运动频率与遵医行为等干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IGT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等糖代谢指标与遵医行为具有影响作用。
周常春宋萍谢晓敏
关键词:运动处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IGT患者胰岛素抵抗
新诊断的T2DM与IGT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和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性
1背景与目的目前糖尿病已然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中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约占中老年DM患者的90%,大量研究证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脑血管发生硬化、出血、缺血的...
马一骏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的二甲双胍对IGT患者血糖波动及下肢血管病变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糖波动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2013年4月~2014年6月120例IGT患者随机机化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次-1,1次·d-1,B组给予500 mg·次-1,2次·d-1,C组给予500 mg·次-1,3次·d-1,所有患者均给予等同的运动和饮食干预,30 d为1疗程,共3疗程,对比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状态、血糖和体重,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系数、最高血糖]、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均是最低,其次是B组和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最高,其次是B组和A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期间C组未发生下肢血管病变,B组发生2例下肢血管病变,A组发生4例。结论:IGT患者早期采用高剂量的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波动和代谢指标,在预防下肢血管病变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包智华张曼丽娜仁图雅李艳荣
关键词:二甲双胍IGT血糖波动
IGT患者经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脂浓度的变化
2017年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IGT(糖耐量减低)患者CRP(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脂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8例IGT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1组、A2组、A3组各36例。A1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A2组患者给予西格列汀治疗,A3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以及血脂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1组、A2组及A3组患者血清CRP水平、TC(总胆固醇)水平、TG(三酰甘油)水平、D-D(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A2组、A3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GT患者施行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浓度,缓解患者血清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普及。
罗志良
关键词:IGT二甲双胍CRP血脂浓度
参术调脾颗粒对脾虚湿盛型IGT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我国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有1.48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其中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的一种表现。IGT属中医学“脾瘅”的范畴,运用中医药手段干预IGT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其优势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整体调节、辨证论治”。
赵进东石国斌牛云飞舒仪琼王建和杨护勇董莉莉赵静张璐赵媛媛李扬方朝晖
关键词:IGT患者脾虚湿盛型糖调节受损调脾糖耐量减低
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城乡接合部IGT患者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城乡接合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IGT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给予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检测入组时和6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采用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调查两组6个月后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总体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及足部护理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TG、TC及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HbA_1c、TG、TC及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PG、HbA_1c及TC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糖尿病、IGT转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正常糖耐量(NGT)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GT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在糖脂代谢指标和糖尿病发病率的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温彩银吴华锋沈露梁婉玲
关键词:家庭护理干预城乡接合部糖耐量减低自我管理

相关作者

方朝晖
作品数:844被引量:4,595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丹蛭降糖胶囊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
徐文华
作品数:38被引量:27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甲状腺相关眼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2型糖尿病大鼠 通络方
王平
作品数:294被引量:2,290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黄帝内经》 中医药疗法 老年性痴呆 黄帝内经 失眠
舒仪琼
作品数:63被引量:441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丹蛭降糖胶囊 糖尿病前期
李家云
作品数:28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消渴病 2型糖尿病 消渴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