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篇“ H-FABP基因“的相关文章
- 和田黑鸡、吐鲁番斗鸡A-FABP、H-FABP基因与IMF关联性分析
- 2025年
- 本试验采用FQ-PCR法检测A-FABP、H-FABP基因分别在和田黑鸡、吐鲁番斗鸡心脏、腹脂、胸肌、腿肌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2种基因的表达量与IMF沉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和田黑鸡胸肌、腿肌IMF含量均明显高于吐鲁番斗鸡,且分别高出吐鲁番斗鸡20.91%(P<0.01)、14.72%(P<0.05);(2)A-FABP基因在和田黑鸡心脏、胸肌、腿肌中的表达量较吐鲁番斗鸡分别高了11.93%(P<0.05)、7.50%(P>0.05)、20.87%(P<0.01),而腹脂表达量低于吐鲁番斗鸡6.27%(P>0.05);H-FABP基因在和田黑鸡心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量较吐鲁番斗鸡分别高了4.67%(P>0.05)、6.42%(P>0.05)、14.56%(P<0.05);(3)2种品种鸡胸肌、腿肌A-FABP基因的表达与IMF的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H-FABP基因的表达与IMF的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 古丽娜·巴克赵晨名
- 关键词:A-FABP基因H-FABP基因和田黑鸡吐鲁番斗鸡肌内脂肪
- 杂交黑猪MASTR、H-FABP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杂交黑猪MASTR、H-FABP基因的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本试验以松辽黑猪×北京黑猪杂交后代黑猪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背部最长肌基因组DNA,PCR-RFLP分析MASTR、H-FABP基因单核苷酸SNP位点,对其不同基因型进行测序分析,并与肉质性状相关的滴水损失、失水率、肌内脂肪、熟肉率、肉色评分及大理石纹评分等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黑猪MASTR基因片段经Bsma I酶切,产生HH纯合型、hh纯合型、Hh杂合型3种基因型;H-FABP基因片段经Hinf I酶切,产生AA纯合型、A-A-纯合型、AA-杂合型3种基因型。经测序分析,杂交黑猪MASTR基因hh基因型第147位点碱基T突变为C,导致Bsma I酶切位点丢失;H-FABP基因存在1个SNP位点,A-A-纯合型序列第507位点A碱基缺失,导致HinfI酶切位点丢失。对肉质性状数据分析发现,MASTR基因多态性失水率HH与hh差异显著;肌内脂肪HH与Hh、hh差异显著,Hh与hh差异极显著;肉色评分HH与Hh差异显著,HH与hh差异极显著。H-FABP基因多态性失水率AA纯合型与AA-杂合型、A-A-纯合型相比差异显著;滴水损失AA纯合型与AA-杂合型、A-A-纯合型相比差异显著;肌内脂肪AA纯合型与A-A-纯合型相比差异显著;熟肉率AA纯合型与A-A-纯合型相比差异显著。说明MASTR和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试验为优质黑猪基因水平上的杂交育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 杨学梅王浩贾立军
- 关键词:黑猪H-FABP基因SNP位点肉质性状
- 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研究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基因组PCR测序鉴定出H-FABP基因部分片段SNP位点,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特定多态位点在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和吉林黑鸡3个亲本群体及正反交6个群体多态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对上述9个群体的肉品质及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ABP基因后段存在8个单碱基SNP位点和1处碱基插入位点,其中g.2892 C>T位点位于外显子3,并导致编码氨基酸由丝氨酸(TCG)突变为亮氨酸(TTG)。g.3173G>A和g.3234~3254位于外显子4中,但所处区域为基因3′UTR区,其余SNP均位于内含子区。KASP技术对不同群体g.2980G>A位点多态性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三种基因型频率差异较大,但卡方检验分析发现仅在3个群体(LL,AA和HA)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进一步针对不同群体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中该位点对不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相关性存在差异。本试验证实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个别位点与屠宰及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丛含羽张俪萍李旭柳俭强安鼎杰刘臣张立春
- 关键词:H-FABP基因
- 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中H-FABP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乳脂含量水平的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中H-FABP基因的表达差异,本试验采集216头德宏奶水牛的乳样,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将其中乳脂率在7%~8%的定为中乳脂率组(M组),高于8%的为高乳脂率组(H组),低于7%的为低乳脂率组(L组),并选取同一养殖小区、饲养条件和胎次相同、年龄相仿、泌乳盛期的不同乳脂率的德宏奶水牛各3头,采集乳腺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FABP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乳脂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H组极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1),M组极显著高于L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FABP基因表达量与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表达影响乳脂的合成。
- 唐娜孙政俞大阔王梦迪张永云杨忠李卫真
- 关键词:乳脂率乳腺组织H-FABP基因
- 一种绵羊H-FABP基因单倍型检测方法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绵羊H‑FABP基因单倍型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绵羊H‑FABP基因设计多重PCR引物;提取绵羊基因组DNA,并将提取后的DNA溶于TE缓冲液中于‑20℃保存;PCR体系设置,通过多重反应得到PCR...
- 额尔和花丁伟岳彩娟谢秀兰马丽娜马小明王锦王晓薇施安马吉峰
- 文献传递
- 巴什拜羊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旨在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关系,为今后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巴什拜羊生长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以300只巴什拜周岁母羊为研究对象,选取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3的部分片段,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其遗传多态性,并与体重、体长、体高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H-FABP基因的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H-FABP-P2基因座外显子3无多态性;H-FABP-P1基因座外显子2存在AA和AG2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H-FABP基因外显子2的938bp处发生了A→G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经关联分析发现,AG基因型个体的胸围和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因此,巴什拜羊H-FABP基因外显子2上的点突变可能是影响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重要位点。
- 黄李勇周桂珍赵雄曼则热·朱尔丁热依拉·普拉提依明·苏来曼
- 关键词:巴什拜羊H-FABP基因生长性状多态性
- 散养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肌内脂肪含量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探讨在散养条件下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与其生长发育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以130羽3周龄体重接近,健康商品代黄羽肉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采集在不同周龄(3、4、6、8、10、13 w)的胸肌、腿肌和腹脂组织样品共3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CAPN1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CAPN1、H-FABP基因在胸肌、腿肌和腹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周龄的增加,散养肉鸡CAPN1基因表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且3~6 w其在胸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笼养显著高于散养(P<0.05)。H-FABP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胸肌和腿肌中变化趋势相同,且均表现为散养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腹脂中表现为笼养高于散养(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腹脂率、IMF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散养黄羽肉鸡CAPN1和H-FABP基因分子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 朱梦婷解一凡王晓路赵宗胜
- 关键词:黄羽肉鸡CAPN1基因H-FABP基因肌内脂肪
- 甘肃黑猪H-FABP基因多态性筛查及蛋白功能预测被引量:6
- 2018年
- 为了明确甘肃黑猪H-FABP基因的遗传特征,采用DNA池结合直接测序技术快速筛查甘肃黑猪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编码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蛋白功能。结果显示,甘肃黑猪H-FABP基因在扩增区域共发现4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734)T-Intron1、T^(152)C-Exon2、G^(30)A-Intron2、T^(121)G-Intron2,各等位基因频率在突变前后存在明显差异;该基因编码区全长402 bp,共编码133个氨基酸残基,其中,编码区序列有1个T^(152)C-Exon2的错义突变,氨基酸由原来非极性的异亮氨酸(Ile)转变为极性的苏氨酸(Thr); H-FABP编码蛋白是一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三级结构均为混合型,β-折叠所占比例最高。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甘肃黑猪H-FABP编码蛋白存在19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可能会影响H-FABP基因调控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甘肃黑猪与偶蹄目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可为甘肃黑猪肌内脂肪含量沉积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理论基础,该基因的多态性筛选已成为家畜肉质性状改良的分子研究热点。
- 张丽刘丽霞农伟伦李慧洁张国华卢建雄
- 关键词:甘肃黑猪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生物信息学
- 甘肃黑猪H-FABP基因克隆、SNPs筛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对甘肃黑猪H-FABP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和性质进行分析。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技术对甘肃黑猪H-FABP基因进行SNPs快速筛查及其编码区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甘肃黑猪H-FABP基因编码区全长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残基,共检测出4个SNPs,分别为C^(734)T-Intron1、T^(152)C-Exon2、G^(30)A-Intron2、T^(121)G-Intron2,其中T^(152)C-Exon2为错义突变,氨基酸由原来的异亮氨酸(Ile)转变为苏氨酸(Thr)。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甘肃黑猪H-FABP蛋白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蛋白,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均以β-折叠为主的混合型蛋白。
- 农伟伦毕英杰李宏旭张丽
- 关键词:甘肃黑猪H-FABP基因SNPS等位基因频率生物信息学
- 基于PCR-RFLP技术分析H-FABP基因在5个猪群体中的多态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肉质是猪肉的重要经济指标,肌内脂肪(IMF)含量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H-FABP基因是调控猪肉IMF含量的候选基因。【方法】本实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H-FABP基因多态性,并检测该基因在5个猪群体:杜洛克(100头)、长白(80头)、大白(150头)、申农(80头)、梅山(140头)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结果】H-FABP基因在杜洛克、大白、申农猪群体中检测出DD、Dd和dd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DD(0.02)、Dd(0.23)和dd(0.75);在大白猪群体中基因型频率DD∶(0.25)、Dd(0.49)和dd(0.26);在申农猪群体中基因型频率:DD(0.10)、Dd(0.30)和dd(0.60)。在长白猪群体中检测的所有样品为dd型;在梅山猪群体中检测的所有样品为DD型。【结论】H-FABP基因在5个猪群体中呈现不同基因型。在长白猪和梅山猪群体中呈现偏态现象。在杜洛克和申农猪群体中主要为dd型,在大白群体中主要为Dd型。
- 吴华莉涂尾龙涂尾龙都启晶曹建国羊兆洪都启晶
- 关键词:多态性
相关作者
- 杨文平

- 作品数:50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H-FABP基因 晋中绵羊 绵羊 H-FABP PCR-RFLP
- 赵志辉

- 作品数:278被引量:8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草原红牛 肉质性状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 周忠孝

- 作品数:111被引量:6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H-FABP基因 SD PCR-RFLP PCR-SSCP 瘦肉型猪
- 曹果清

- 作品数:223被引量:6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多态性 基因 山西白猪 白猪 大白猪
- 张陈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PCR-RFLP H-FABP基因 断奶仔猪 克隆测序 H-FA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