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篇“ GDP方案“的相关文章
GEMOX、GDP方案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初至2023年末,临沂市中心医院纳入了120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分析样本,依据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均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接受GEMOX疗法(观察组)与GDP疗法(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其中痊愈(CR)21例,显效(PR)25例,病情稳定(SD)10例,恶化(PD)4例,优于对照组的58.33%(CR 15例,PR 20例,SD 15例,PD 10例)(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优于GDP方案,且不良反应较少,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越王正吕鑫李国红
关键词:GDP方案
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GD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G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胸苷激酶-1(TK-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
钟林达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免疫功能
DICE和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年
比较GDP方案和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方法:80例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为临沂市肿瘤医院内三科收治,病例选取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DICE方案GDP方案,比较疗效。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GDP方案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相比较DICE治疗方案更加显著,不但近期疗效更明显而且安全性更高,优势更加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陈洪云
关键词:化疗方案GDPDICE疗效
R-GemOx方案和R-GDP方案二线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比较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R-GemOx)和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R-GDP)二线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R/R-DLBCL患者93例,按治疗方案分为R-GemOx组和R-GDP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3例患者可评价疗效。R-GemOx组总有效率为59.57%、临床获益率为74.47%,R-GDP组分别为52.17%、78.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72;χ^(2)=0.185,P=0.667)。2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其中R-GemOx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1.06%,明显低于R-GDP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9,P=0.041)。结论R-GemOx和R-GDP均为R/R-DLBCL患者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从不良反应来看,R-GemOx的消化道反应少于R-GDP,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患者可推荐使用R-GemOx方案
赵蓉爽张明智
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5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G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EGF、TK-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的VEGF、TK-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EGF、TK-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患者肿瘤细胞增殖,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索萌萌王艳美闫明明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GDP方案
沙利度胺联合GDP方案治疗初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抗肿瘤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D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抗肿瘤机制。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GD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GDP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糖类抗原-125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 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糖类抗原-125指标比较,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糖类抗原-125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 低于研究组的92.31%(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D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 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 提高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效果。
郎筠渊马凯
关键词:沙利度胺外周T细胞淋巴瘤抗肿瘤机制
GD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行GDP治疗的NHL患者。观察近期疗效,统计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情况、生存情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NHL患者行GDP化疗2个周期后ORR为65.0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21.25%、15.0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10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50%、53.75%、36.25%。行GDP化疗NHL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与临床分期、IPI、结外病变数、B症状、血清LDH水平、血清β2-MG水平、近期疗效等因素有关(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IPI>2分、有B症状、近期疗效为(SD+PD)是影响行GDP化疗NH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DP方案治疗NHL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分期Ⅲ~Ⅳ期、IPI>2分、有B症状、近期疗效为(SD+PD)者预后较差,应予以重视。
王美佳钟旭书曾依伶廖已函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GDP方案预后影响因素
GDP方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Hepc、IL-6和CE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GDP)方案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白介素6(IL-6)、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恶性淋巴瘤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GDP组和CHOP组,每组60例。GDP组给予GDP方案化疗,CHOP组给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CHOP)方案化疗,比较2组血清Hepc、IL-6、CEA水平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GDP组和CHOP组治疗后血清Hepc、IL-6、CE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GDP组治疗后血清Hepc、IL-6、CEA水平明显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P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HOP组,GD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GDP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HOP比较,GDP方案可有效降低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Hepc、IL-6、CEA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生存预后好。
王淼刘培俊龙芬谭川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铁调素白介素6
美罗华联合GDP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GDP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西京医院和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血液科收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D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d1、d8,顺铂75 mg/m2d1,地塞米松20~40 mg d1~4,21 d为一个周期) 4~6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GDP化疗4~6个疗程,参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评价标准》,结合B超、CT或PET/CT等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12%、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67.65%,疾病稳定率与疾病进展率分别为2.94%、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1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与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06%、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5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下降、胃肠道反应、带状疱疹、转氨酶增高、便秘、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畏寒发热发生率为44.12%,而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得以有效的缓解。结论美罗华联合GDP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显著,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段晓晖郝彩霞王健红唐海龙刘祥祥梁蓉邹晓荣
关键词:美罗华吉西他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单采用G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免疫蛋白水平(IgA、Ig M、IgC)、补体(C3、C4)水平。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36.92%)低于观察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补体水平有所下降,且观察组C3、C4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GD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同时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园园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GDP方案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杨瑜
作品数:68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顺铂
林剑扬
作品数:43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疗效 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
邹思平
作品数:37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吉西他滨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患者
何鸿鸣
作品数:46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患者 淋巴瘤 疗效
陈道光
作品数:46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疗效 淋巴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