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476篇“ FILLING“的相关文章
露天边帮开采中充填方式的探讨
2025年
针对我国露天边帮开采充填的现状,结合井工开采充填的方式,介绍了矸石充填、膏体充填和高水充填3种边帮充填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3种井工开采充填方式应用到露天边帮开采充填的可行性,为露天边帮开采充填设计者提供了一些思路。
任晓力
关键词:充填膏体充填高水充填
膏体与固体协同综采充填技术研究
2025年
针对综采膏体充填存在的产能低、材料成本高、固废处理量少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提出膏体与固体协同综采充填技术。地面或井下的矸石等松散固废经过运矸系统进入充填支架顶梁下方悬挂的带式输送机,再通过带式输送机中部犁式卸料器、溜槽和充填支架隔离板上的溜矸孔与充填管道内的膏体同时充入待充填区,膏体与固体物料混合形成新的胶结充填体,用于充填采空区及支撑顶板。该研究证实了膏体与固体协同综采充填方法的可行性,该技术具有材料成本低、漏浆风险小、隔离效率高、充填时间短、固废破碎成本低、固废处理量大、可实现矸石不升井等优势。
孙晓光孙晓光赵磊
铅锌矿尾砂及花岗岩岩粉作为充填骨料的适应性试验研究
2025年
遂昌金矿采矿方法变更为充填采矿法,其关键在于充填工艺与充填系统,对于不同的充填骨料,其物理力学性质、矿物与化学成分各不相同,充填管道输送性能及作为充填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别较大。通过对不同来源的骨料进行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方案对比,获得矿山易于获取的充填骨料的浓缩脱水、充填配比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而对其作为充填骨料的性能进行科学评价,最终确定铅锌矿尾砂及花岗岩岩粉作为充填骨料的可行性及具体配比参数。
陈俊宇陈俊宇周兴晖刘尊李帅李帅余李峰
关键词:充填采矿法充填系统物理力学性质
排龈线技术预防老年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炎症反应及充填物脱落和悬突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排龈线技术在预防老年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炎症反应及充填物脱落和悬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牙体楔状缺损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是否使用排龈线技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不应用排龈线技术,直接开展充填治疗。观察组在充填治疗之前应用排龈线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炎症反应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充填物脱落和悬突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炎症反应指标均较治疗前上升,对照组各炎症反应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个别炎症反应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的充填物脱落率和悬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的充填物脱落率和悬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牙体楔状缺损患者充填治疗前应用排龈线技术,较单独使用充填治疗,能够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充填物脱落及悬突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曾焕晴
关键词:牙体楔状缺损充填治疗炎症反应充填物脱落
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治疗,研究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恰填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恰填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可提高恰填率和上颌第一磨牙咬合力,以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效果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治疗。
苏瑞芬
关键词:慢性牙髓炎超敏C反应蛋白咬合力并发症
膏体充填支架后部隔离装置研究
2025年
分析了隔离布充填支架不同类型后部隔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后部隔离装置,尾梁对充填区域具有持续支护能力,并通过变截面设计提高了支护能力,隔离装置通过连接杆间接铰接在顶梁上。针对隔离装置姿态调整复杂的问题,设置了上伸缩梁来增强隔离装置与顶板和尾梁之间的密封效果。
刘明川程骏叶波
关键词:液压支架膏体充填充填开采
基于MIDAS GTS NX的采空区废石充填稳定性研究
2025年
地下矿采空区的恢复和治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有重要影响。以某金属矿地下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 GTS N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该区域分步开采及充填过程、采空区废石充填后上覆岩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区域实施废石充填+胶结充填接顶后采空区安全稳定及地表河流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采空区实施废石充填+胶结充填接顶可有效减缓围岩应力,保障地表河床的稳定性,显著提升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使整体处于安全水平。
李宗利吴功勇聂兴信张鑫赵林海阮顺玲江松
关键词:采空区充填采矿法废石充填
Pods Filling in Natural Pollination of 10 Spontaneous Cocoa Trees from French Guiana
2025年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filling of pods from ten cacao clones originating from French Guiana in Côte d’Ivoire. Two reference clones (IFC5 and NA32) were used as controls. The parameters studied include the number of ovules per ovary, the average number of beans per pod, the fresh bean weight, and the pod index. The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agr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se clones under natural pollin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genetic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clones for all traits studied. The IFC5 clone,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pod filling, exhibited the highest apparent fertility (0.91), while the GU183/A clone had the lowest filling (0.47). Three types of distributions of the number of beans per pod were identified: a right-skewed unimod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well-filled clones;a left-skewed unimodal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poorly filled clones;and an intermediate bimodal distribution. These differences could be related to pollination compatibi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atible pollen. Regarding the fresh bean weight and pod index, the GU183/A clone stood out with the heaviest beans (3.27 g) but had a high pod index (49.58), indicating relatively low productivity. None of the Guyanese clones achieved the filling level of the IFC5 clone, although some surpassed the NA32 control.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pparent fertility and the number of beans per pod as essential criteria for cacao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s. The authors recommend extending research to a larger number of Guyanese clones and exploring complementary traits,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pollination type and intergroup compatibility.
Inago Caudou TrebissouGnion Mathias TahiKacou Antoine Alban M’bo
关键词:PHYTOPHTHORA
充填工作面高效沿充留巷工艺及围岩控制研究
2025年
针对煤矿井下采充留的高效发展需求,本文从材料、工艺、装备、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研制了一种新型矿用充填留巷双效型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快硬特性,适合煤矿井下的恒温恒湿环境及工作面快速推进需求。以固体充填开采工作面为基础,推导得出了考虑工作面尺寸、设备参数和工艺过程的采充平行作业推进速度控制模型,用于指导优化充填开采速度、材料性能。研制的机械化高效充填留巷装备对于提高煤矿采充留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吴梦雨杨军辉赵家巍
关键词:充填开采自动化控制
根管内残留氢氧化钙及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根管内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残留与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根管封闭药物及充填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治疗或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单根管恒前磨牙75颗,截冠,根管预备,随机分3组: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n=30)、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n=30)、未封药组(C组,n=15)。封闭2周后,A、B组使用35#K锉手动预备,并进行超声荡洗及冲洗根管,确保氢氧化钙残留位置大致位于根尖,且残留量为15%~20%。将A、B、C组的组内再各随机分为3组:爱汝特SP根管充填材料(injectable root canal sealant,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热压胶组(2组)、冷侧压组(3组),分别使用iRoot SP单尖法、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以及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使用染料渗入试验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牙本质与根管封闭剂界面的微观形态。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管封闭药物与根管充填方式均会对根尖封闭性产生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分析残存氢氧化钙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和未封药组(C组)仅在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与未封药组(C组)在热压胶组(2组)以及冷侧压组(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无论采用何种根充方式,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和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3种根充方式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未封药组(C组)中iRoot SP单尖法组(1组)和冷侧压组(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水溶性氢氧化钙组(A组)和油溶性氢氧化钙组(B组)中,热压胶组(2组)、冷侧压组(3组)与iRoot SP单尖法组(1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残留在根管内的水溶性氢氧化钙对于根尖封闭性�
孙皓宇杨楠单晓阳王月月孙慧斌
关键词:根管充填氢氧化钙根管充填材料根尖封闭性热牙胶充填

相关作者

李战胜
作品数:107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研究主题:苯乙烯含量 复合膜 苯乙烯 聚丁二烯 丁二烯
李尧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循环水 极化信号 极化 化学药剂处理 微处理器单元
袁洪滨
作品数:73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阀芯 阀体 阀座 自锁 弹簧
庄英如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国内英语 听力理解测试 听力测试 英语听力 GRAMMATICAL
崔纯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研究主题:LOGISTIC 肿瘤浸润 趋化性 整体存在性 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