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2篇“ E-钙黏蛋白“的相关文章
E-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E-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行膀胱活检的153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距原发灶>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对比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观察E-蛋白在初发膀胱癌和复发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蛋白阳性率为90%(138/15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织的阳性率[52%(8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0.05)。初发膀胱癌和复发膀胱癌患者的E-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5%(65/100)、30%(1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蛋白阳性表达是膀胱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E-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于湧刘智明许玲芬
关键词:膀胱肿瘤E-钙黏蛋白复发
中药砒霜上调E-蛋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_(2)O_(3))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的机制,观察As_(2)O_(3)对宫颈癌Hela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E-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HDAC1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的协同作用。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作为载体,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4组,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对Hela细胞活性的抑制情况,并筛选后续实验药物浓度;采用Transwell法、划痕法检测各组药物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DAC1和E-蛋白的mRNA表达情况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各组药物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穿越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量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细胞数量少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的细胞数量少于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高于SAHA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E-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E-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s_(2)O
李思瑾李海盈何泽阳李安张亚文李道成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砒霜三氧化二砷E-钙黏蛋白
血清β-连环蛋白E-蛋白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β-连环蛋白(β-catenin)、E-蛋白(E-cadherin)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4分,n=122)、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4分,n=84)2个亚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β-catenin、E-cadher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β-catenin、E-cadherin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β-catenin水平高于对照组,E-cadh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中重度狭窄组血清β-catenin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E-cadherin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catenin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血清E-cadherin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中重度狭窄组患者年龄、吸烟占比、糖尿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LDL-C大于轻度狭窄组,HDL-C小于轻度狭窄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OR=2.333,95%CI:1.558~3.493)、β-catenin≥2.51 pg/mL(OR=3.133,95%CI:2.012~4.879)、E-cadherin≤3.61 ng/mL(OR=2.625,95%CI:1.702~4.048)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OR=0.467,95%CI:0.320~0.680)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β-catenin水平升高、E-cadherin水平降低,两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血清β-catenin水平升高、E-cadherin水平降低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
石磊陈娟许慧敏
关键词:Β-连环蛋白E-钙黏蛋白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白细胞介素-22通过调节菌群和E-蛋白表达保护牙龈上皮屏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2(IL-22)在牙周炎症环境下对牙龈上皮屏障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IL-22敲除小鼠,采用混合菌液口腔灌洗法构建牙周炎模型。收集同窝生野生型牙周炎组及IL-22敲除牙周炎组小鼠(每组7只)口腔菌斑并提取DNA,建立牙周炎相关风险微生物数据库"PD-RiskMicroDB"并结合16S rRNA测序结果,测定两组小鼠口腔菌群变化和微生物功能的关系。通过改良胰酶消化法培养牙龈上皮细胞(GEC),以100μg/L IL-22、感染复数为的100牙龈卟啉单胞菌(Pg)分别或联合刺激GEC,实验分组为:对照组(细胞未加刺激)、IL-22组、Pg组及Pg+IL-22组,处理时间为3和12 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3 h后上皮屏障蛋白E-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介导的上皮细胞通透性实验明确各组GEC 3和12 h细胞通透性的变化。RT-qPCR检测同窝生野生型牙周炎组及IL-22敲除牙周炎组小鼠牙龈上皮E-cadherin表达水平。将15只C57BL/6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牙周炎组和牙周炎+IL-22处理组,每组5只。RT-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牙龈上皮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同窝生野生型牙周炎组小鼠相比,IL-22敲除牙周炎组小鼠口腔菌群组成发生改变,其中与牙周组织侵袭相关的菌属丰度显著增高(线性判别分析得分为2.22,P=0.009)。体外细胞实验显示,Pg感染GEC 3 h后,Pg组GEC的细胞连接中断,Pg组E-cadherin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减弱,E-cadherin的mRNA(0.69±0.12)和蛋白(0.60±0.1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00、1.04±0.08)(P=0.043,P=0.003);而Pg+IL-22组的E-cadherin荧光强度较Pg组稍增强,Pg+IL-22组E-cadherin的mRNA(1.16±0.10)和蛋白(0.98±0.0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g组(分别为0.69±0.12、0.60±0.12)(P=0.005,P=0.007)
张驰张璐任俊贤李金雨谭灵屏高雳赵川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E-钙黏蛋白
E蛋白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E蛋白(E-cadherin)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筛选E-cadherin可能调控的下游基因与机制。方法培养胃癌AGS细胞(对照组)和E-cadherin过表达的AGS细胞(E-cadherin过表达组)至对数生长期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2组细胞活力,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基因芯片比较分析E-cadherin过表达前后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cadherin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下降更为显著(F组间=101.674,P<0.001;F组内=9.712,P=0.001;F交互=9.712,P=0.001),细胞集落数量减少(t=11.452,P<0.001),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迁移:t=3.994,P=0.016;细胞侵袭:t=2.971,P=0.041);在DDP作用下,与对照组比较,E-cadherin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下降更为显著(F组间=24.312,P<0.001;F组内=327.222,P<0.001;F交互=14.445,P<0.001),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迁移:t=4.253,P=0.013;细胞侵袭:t=3.944,P=0.017);E-cadherin过表达后,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882个,包括552个lncRNA、272个circRNA和3058个mRNA;GO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GTP酶活性的正向调节、细胞外基质生成、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补体与凝血级联通路等。结论E-cadherin表达通过调节基因组变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为胃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袁源贾西云李飞艳张煊若黄方芳张自森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基因表达谱
E-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2023年
E-蛋白(E-cad)是蛋白超家族的一员,是由CDH1基因编码的Ⅰ型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全身上皮细胞的细胞附分子和肿瘤抑制因子,介导上皮细胞间的着连接,对胚胎发育时的细胞识别、迁移和组织分化也有重要作用。研究证实,E-cad水平的下降能够促进癌细胞扩散、转移。在缺乏E-cad的癌细胞中,再表达E-cad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高E-cad的表达水平可以抑制肿瘤的侵袭。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调高E-cad的表达水平不仅可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还可以解决鼻咽癌细胞耐药性和耐辐射性的问题。本文就E-cad在鼻咽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魏雅琪马凌云霍丽蓉
关键词:E-钙黏蛋白上皮-间质转化鼻咽癌
E-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中的表达
2023年
目的:检测E-蛋白及β-连环蛋白在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 s disease,EMPD)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EMPD中侵袭及转移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EMPD患者皮损组织标本,对照标本为包皮环切术切除的正常包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E-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以染色强度和染色百分率的评分之积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共收集33例EMPD皮损组织标本及25块对照标本。免疫组化结果示E-蛋白与β-连环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上。EMPD患者病理组织中E-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3.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和54.5%,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24.2%,阴性表达率分别为12.1%和18.2%,正常组织E-蛋白与β-连环蛋白表达全部为强阳性表达。两组标本间E-蛋白和β-连环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蛋白的表达与EMPD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发生真皮浸润有显著相关性(P<0.05);E-蛋白与β-连环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0,P<0.01)。结论:E-蛋白及β-连环蛋白EMPD中的表达是协同作用。E-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与EMPD肿瘤发生侵袭具有相关性,但与EMPD肿瘤转移可能无关。
柴圆圆严翘董正邦王飞
关键词:乳房外PAGET病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免疫组化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E-蛋白甲基化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和基因甲基化状态,探讨E-cadherin在儿童ALL的意义及甲基化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42例初次确诊的ALL患儿确诊时(治疗前组)及诱导化疗第33天(治疗后组)的骨髓血5 mL,应用RT-qPCR、Westerm blot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和E-cadherin基因甲基化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组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组(P<0.05);治疗后组E-cadherin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较治疗前组下降(P<0.05);至试验终点时,甲基化阴性者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均高于甲基化阳性者(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与儿童ALL发展相关,表达降低及甲基化水平增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齐凤旗韩伟颜静辛聪李艳郭雷王文鹏高吉照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钙黏蛋白甲基化预后儿童
E-蛋白和β连环素及基因调节蛋白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2023年
目的探讨E-蛋白(E-cad)、β连环素(β-cat)、基因调节蛋白53(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期为临床治疗与预后判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实施胃癌切除术后保留的249份胃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胃癌标本中病灶边缘10 cm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进行染色,对染色标准进行分级,比较两组E-cad、β-cat、p53表达水平,分析E-cad、β-cat、p53与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E-cad、β-cat、p53三者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cad、β-cat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5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cad、β-cat、p53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生存期存在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及病灶部位无关;E-cad表达与β-cat表达呈正相关(r>0,P<0.0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P<0.01),β-cat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P<0.01)。结论E-cad、β-cat及p53表达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可一定程度预测胃癌发生及进展,而表达水平可受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等临床病理因素影响,与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无关。
熊晓玲王盼覃小艳蔡攀
关键词:胃癌E-钙黏蛋白Β连环素
乳腺癌组织中nm23、E-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蛋白E-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91例乳腺癌患者作研究对象,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开展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比较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nm23、E-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nm23、E-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绝经状态等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内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E-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阳性表达患者肿瘤最大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占比低于nm23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蛋白表达情况与nm23相反。结论:乳腺癌组织内nm23呈低表达、E-蛋白呈高表达,nm23蛋白E-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关系密切,或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李振宇曾淋敏
关键词:乳腺癌NM23蛋白E-钙黏蛋白

相关作者

陈亦乐
作品数:79被引量:407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预后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廖国庆
作品数:111被引量:550H指数:1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肠道间质瘤 META分析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外科学
李乐赛
作品数:27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E-钙黏蛋白 代谢 钙黏着糖蛋白类 分娩启动 人乳头瘤病毒16
王海江
作品数:180被引量:905H指数:1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预后 直肠癌 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丁杰
作品数:64被引量:495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赖氨酸 META分析 结直肠癌 肿瘤 去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