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1篇“ CO2驱“的相关文章
低渗透油藏储层改造条件下CO2油提高采收率研究
周国梁
基于核磁共振的CO 2喉道动用界限——以朝阳沟油田为例
2024年
依据核磁共振基本原理,通过孔隙的简化,推导出核磁共振T_(2)驰豫时间与孔隙喉道半径关系,利用数值差值和最小二乘基本方法,结合高压压汞岩心孔喉分布,将核磁共振T_(2)图谱转换为岩心孔喉半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替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信号幅度同步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水CO_(2)不同孔喉半径的信号幅度变化曲线,判断出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最小孔喉动用界限。研究表明,朝阳沟油田特低渗透区块为亲水特性,低压水岩样采出程度28.0%,高压水岩样采出程度30.0%,非混相气岩样的采出程度为48%,混相气岩样的采出程度为64%;水主要动用孔隙中喉半径大于1.00μm孔的可动油,非混相替不可动用的最小孔喉半径为0.15μm,混相没有提高喉道动用界限,但是替效率却大幅度提高;CO_(2)替出原油中的轻质组分,残余油黏度变大,不可动流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3~3/4,核磁共振图谱发生左移现象。研究结论为CO_(2)开发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白振强皮彦夫王清华宋文波朱琦
关键词:核磁共振喉道半径
CO2井筒腐蚀与防护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CO稠油和稀油油藏注入井、采出井管柱腐蚀规律与防护措施研究,阐明CO2注采井井筒管柱腐蚀风险和腐蚀主控因素,揭示温度、氯离子、CO2分压、流速对油套管的腐蚀影响规律和机制。通过单剂筛选和多药剂协同测试方法...
游红娟
一种CO2采油井口抽油杆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O<Sub>2</Sub>采油井口抽油杆密封装置,包括:球座、偏心调整件、压帽、防喷盒总成和密封总成;球座的下端与井口的油管连接;偏心调整件的下部的外壁为球面且与球座的上部转动接触且密封,偏心调整...
梁锋王振师力平刘通周婧付繁荣郭洋于海郑向勇韩绍钦董俊泽高秦生谢成龙
一种降低低渗透油田CO2最小混相压力的化学体系及其筛选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低渗透油田CO<Sub>2</Sub>最小混相压力的化学体系及其筛选方法。化学体系具体组成为0.3wt%脂肪醇聚氧丙烯醚与0.3wt%柠檬酸丁酯,该化学体系突破了低渗透油田由于CO...
王峰李忠诚华树常李明义董海军张华李金龙吴伟王昊胡彧
一种声场强化储层CO2替增产实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声场强化储层CO2替增产实验设备,包括内置有煤柱的煤储层模拟系统、应力应变监测系统、高压注入系统、超声场激励系统、以及对煤层裂隙扩展进行监测的声发射监测装置;高压注入系统包括多个高压储罐,高压储罐包...
王磊刘鹏涂庆毅聂百胜柳先锋朱传奇赵政舵何珩溢赵渝龙鲍广杰陈楠
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CO2油提高采收率及影响特征
中国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和地层压力低等特征。注CO提高采收率(CO-EOR)已广泛应用到低渗透油藏中,但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后期面临着高含水,高含水阶段CO-EOR特征及机理唱不明确,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仍面领着...
塔斯肯吴淑红袁大伟邓西里闫林何应付SARBAYEV Akhan
关键词:低渗透高含水期驱替实验CO2驱EOR
注入方式对CO2油特征的影响研究
CO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CO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在CO非混相过程中,由于气体的低黏度及重力分异作用,CO窜流现象比较严重。论文将水气交替注入以及焖井过程加入到CO替中,通过填砂管模型开展了CO连续CO(气窜...
曹爱请李兆敏朱迪冀延民叶金桥
关键词:CO2驱驱油特征
中高渗油藏CO2油技术研究--以南华2区块为例
南华2区块为典型的中高渗油藏,经历天然能量及水开采后,油井产水量上升、产油量下降、稳产困难,急需探索新技术以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区块原油采收率。与水相比,CO2能够提高波及体积,动用剩余油的能力更强,可...
路盼盼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注入量
水盾阻隔效应对CO2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低渗砂岩储层在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中占有日益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其孔隙和喉道狭窄,传统水开发方法存在着注水困难、渗流阻力大等问题。而CO气体流动性较高,在原油中易溶解,使CO-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容易进入低渗层。CO在高...
郭壮
关键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驱油效果

相关作者

吕成远
作品数:184被引量:90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岩心 CO SUB 岩心夹持器 CO2驱
杨胜来
作品数:323被引量:2,15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CO 影响因素 启动压力梯度 致密 渗吸
李实
作品数:283被引量:55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岩心 油藏条件 高温高压 流体 地层
侯吉瑞
作品数:434被引量:2,24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 采收率 缝洞型油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李保振
作品数:40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聚合物驱 CO2驱 低渗油藏 数值模拟 海上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