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6篇“ CAG方案“的相关文章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应用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04例老年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CAG方案治疗,试验组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造血能力、免疫细胞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Hb、PLT高于对照组,骨髓原始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均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L患者实施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造血能力,对免疫细胞功能影响较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赵文杰孙悦白杨王烨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RAML)的疗效。方法择选2020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RAML患者80例,按照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CAG方案治疗,实验组另加用DA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指标水平、血小板(PLT)和红细胞输入量、PLT和血红蛋白(HGB)增长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CD_(3)^(+)、CD_(4)^(+)、CD_(4)^(+)/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后支持治疗时,实验组的PLT及红细胞输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LT、HGB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χ^(2)=5.115,t=5.043、6.632、2.354、5.528、4.798、5.012、21.174、17.528,均P<0.05)。化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220,P>0.05)。结论DAC联合CAG化疗方案能够提高R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状态,抑制肿瘤发展,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
- 宾燕成冯翠吕钊李虎生张华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
- 去甲基化药物联合CAG方案对老年白血病或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去甲基化药物与CAG方案治疗对于老年白血病患者以及复发性、难治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展开研究,依据对患者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去甲基化药物联合CAG方案,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VEGF水平、bHGF水平、6个月存活率、生活质量。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bH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GF以及bHG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6个月存活率: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更长(P<0.05)。结论 在白血病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去甲基化药物联合CAG方案,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6个月存活率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赵彩源张如仙张冰歌
- 关键词:去甲基化药物CAG方案
- 半量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半量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08例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72.22%(39/54),高于对照组的40.74%(2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量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老年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缓解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地西他滨治疗。
- 段菲菲
- 关键词:地西他滨老年临床缓解率
- 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对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老年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维奈克拉组(阿扎胞苷+维奈克拉,17例)和CAG组(阿扎胞苷+CAG方案,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奈克拉组完全缓解率和客观反应率分别为70.6%(12/17)、82.4%(14/17),均高于CAG组的47.1%(8/17)、64.7%(11/17),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163;χ2=2.00,P=0.244)。患者随访时间[M(Q1,Q3)]为25.4个月(7.2个月,60.3个月)。至随访结束,34例患者中19例生存(维奈克拉组13例,CAG组6例),15例死亡(维奈克拉组4例,CAG组11例)。维奈克拉组和CAG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22个月(95%CI:8.2~60.3个月)和10.56个月(95%CI:7.2~50.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97个月(95%CI:5.4~40.5个月)和6.82个月(95%CI:5.0~36.2个月),两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奈克拉组和CAG组分别有16、14例患者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两组粒细胞缺乏时间、血小板缺乏时间、感染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或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葛文军葛宋钰张向臣李霞王丽段建宇杨晶马一栋
- 关键词:髓样急性阿扎胞苷CAG方案
- 不同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CAG方案联合10 mg/(mg·d)地西他滨治疗,研究组采用CAG方案联合20 mg/(mg·d)地西他滨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28 d/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癌症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mg·d)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更有效地改善其血常规指标及VEGF水平,降低癌症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 代恩艳
- 关键词: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CAG方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白血病的近期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白血病的近期效果观察。方法 将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用小剂量CAG方案,观察组加用地西他滨。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EORTC QLQ-C30评分更高,各项指标(WBC、Hb、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更低(P<0.05),而对比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率相当(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CAG方案治疗AML有较好近期疗效,有效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安全性高。
- 王俊景
- 关键词:白血病地西他滨
- 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多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
- 2024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原始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的高度异质性疾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参与下导致的造血干细胞遗传学异常累积的结果。血液肿瘤表观遗传修饰基因作为AML预后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的同时,也为复发难治型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近期我科收治一例FLT3-ITD、NPM1、DNMT3A、IDH2、WT1、GATA2等多基因突变的难治型AML患者,给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联合CAG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钱岚吴涛毛东锋鱼玲玲白海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阿扎胞苷CAG方案异质性疾病遗传学异常
- 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CAG方案与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的效果
- 2024年
- 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CAG方案与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15例行CAG方案治疗,15例行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缓解率更高,血小板输注量更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更短(P<0.05)。结论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优于CAG方案。
- 张艳秋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阿扎胞苷血液学指标
- 米托蒽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米托蒽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含阿柔比星、阿糖胞苷、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接收的72例AML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米托蒽醌、地西他滨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血清环氧合酶(COX-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2微球蛋白(β2-MG)、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OX-2、β2-MG、NLR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造血系统毒副反应及非造血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托蒽醌、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AML疗效确切,对血常规影响较小,易耐受。
- 梁文娟
- 关键词:米托蒽醌CAG方案毒副反应
相关作者
- 吴德沛

- 作品数:1,326被引量:4,058H指数:2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 孙爱宁

- 作品数:667被引量:1,7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 何广胜

- 作品数:384被引量:1,453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西他滨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难治
- 薛胜利

- 作品数:191被引量:4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后
- 李艳

- 作品数:463被引量:2,388H指数:2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 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