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龙形象“的相关文章
- 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 2024年
- 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再到晚清,龙的造型一直在“兽形龙”与“蛇形龙”两种原型之间摇摆渐变。由汉至唐,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流行兽形龙,唐代逐渐转向以蛇形龙为主。宋代以降,基本确定了“三停九似”的龙纹模式,兽形龙逐渐减少。元代开始,由于统治者对龙纹的管控和垄断,五爪龙开始出现,龙纹造型作为皇权政治进入程式化制作阶段,龙纹越来越繁复,最终走向衰落。封建王朝落幕之后,龙纹回归民间,重焕生机,龙的多变属性及其文化包容性使得龙纹再次获得多样性生长。
- 施爱东刘丹一
- 关键词:龙文化龙纹
- 龙形象来源综述
- 2024年
- 龙是一种自然界所没有的复合型动物,对于它的起源将进行分类探讨。龙作为中华文明标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对不同时期的龙形象分别考究,方能探寻龙的起源。
- 张可
- 关键词:中国龙
- 文物中的龙形象
- 2024年
- 龙文化的多元起源最早的“龙”形象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与中华民族孕育起源的阶段相吻合。1994年,辽宁省阜新市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掘出距今约8000年的大型石堆塑龙,身长约19.7米,宽约1.8米-2米。龙身由红褐色石块堆砌而成,龙首上昂,龙口微张,背部拱起,尾部也仿佛在来回摆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之一。
- 郑茜赵振烨曹美丹
-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龙形象
- 龙年说龙: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 2024年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代表着吉祥、兴旺和力量,蕴含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祝愿。龙是华夏儿女心中的神圣图腾,在中华文化和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农历龙年新春将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代表着吉祥、兴旺和力量,蕴含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祝愿。龙是华夏儿女心中的神圣图腾,在中华文化和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在历史中的不断演变,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 滕妍妍(文/图)
- 关键词:图腾祝愿吉祥
- 先秦龙形象中的礼制元素及其演进
- 2024年
- 中华民族的龙形象来源于蛇、鳄、鱼、蜥蜴、鲵、猪、马、牛、鹿、虎、熊等多种动物,在新石器时代已成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纹饰。夏、商、西周时期,龙纹综合了多种原龙造型,是礼乐伦理建构的形象表征。至春秋战国,龙形象与凤、虎等形象进一步融合,呈现多元化与开放性特征,并逐步成为礼制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先秦时期,龙作为沟通人神的通天神兽,经历从原龙到夔龙再到飞龙的造型变化,象征了礼制文化从单一到多元的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宇宙观。
- 唐睿
- 关键词:先秦时期礼制文化
- 从神兽到神使:中国龙形象起源与嬗变新探
- 2024年
- 学界关于龙形象的起源问题一直讼争不断。从功能学派的角度看,定型后的龙形象明显具有天命、神意的符号功能,这种功能应当是龙形象在中华文化中传承的根源。以此为基础对龙形象的观念史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在构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崇拜对象时,将其形象的身体部分神化抽象为腾飞状,这种兽首蛇身的形象开始成为一种构建神圣动物的固定图式。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萨满信仰背景下,这种可以飞翔的神圣动物成为一种接引萨满(大巫)升天通神的坐骑、神使,战国以降,神仙家与道教也将其作为神仙坐骑、成仙接引者。正是由于其飞翔升天通神的能力,以及作为接引神使具有的天命、神意象征意义,龙形象在汉代被作为神圣符号、天命权力载体,统合进了帝王神圣形象建构中,甚至成为了帝王独占的代名词。
- 屈谱
- 关键词:神兽图腾崇拜
- 龙形象不失为恰当的选择——陈绍华谈《王辰年》邮票的设计
- 2024年
- 将陈绍华称之为第三轮生肖邮票的“龙头老大”一点也不为过。首先,他是这一轮首枚邮票《甲申年》的设计者,开启了本轮生肖邮票设计的新风格、新思路;其次,他又设计了第三轮龙邮票——《王辰年》;最后,在第三轮生肖邮票中,他一人独占了5席。
- 春之声
- 关键词:生肖邮票龙形象
- 扑克牌(以龙和十二生肖体现万物皆龙形象)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扑克牌(以龙和十二生肖体现万物皆龙形象)。;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娱乐、游戏的扑克牌。;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件1主视...
- 关昊赖思吟
- 论汉代龙形象与皇权塑造之关系
- 2024年
- 燕伟豪
- 论汉高祖刘邦龙形象的塑造
- 2024年
- 秦始皇在一统六国后,为了加强皇帝权威,逐渐地通过行政手段将“皇帝”比附为“龙”。秦亡汉兴,汉人在隐去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不忘突出汉高祖刘邦受命之君的形象。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运用大量篇幅描写汉高祖感龙而生的神话,继而强化其统治的合理性。此外,汉家天子的螭虎纽玺印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其自视为龙的形象塑造。
- 王丁诺
- 关键词:汉高祖秦始皇司马迁
相关作者
- 林岩

-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
- 研究主题:龙形象 赣北 民俗文化 非经典 大学语文教材
- 宋泽君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龙形象 演员阵容 赣北 民俗文化 舞龙
- 施爱东

- 作品数:152被引量:83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谣言 民俗学 故事 民间文学 民俗学者
- 陈永平

-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龙文化 龙形象 孔子 《史记》 司马迁
- 张媛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太平广记》 佛教 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