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篇“ 黄花败酱“的相关文章
- 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的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的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并详细的提供了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HL‑60...
- 李娟陈建军谢小冬李克晶
- 黄花败酱茎秆二氯甲烷萃取相作用K562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黄花败酱茎秆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相(DPSS)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促进凋亡、诱导分化的作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初步探究DPSS对K562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常规培养K562细胞,绘制生长曲线,用...
- 米乐园
- 关键词:二氯甲烷K562细胞实验药理
- 黄花败酱HPLC多组分定量控制及PCA、OPLS-DA联合GRA法综合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败酱中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黄花败酱皂苷C、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秦皮乙素、东莨菪内酯、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探索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模型在黄花败酱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T3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260,360 nm;通过对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进行PCA、OPLS-DA和GRA分析,综合评价黄花败酱的整体质量。结果外标法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12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82%~100.16%之间(RSD<2.0%,n=9)。PCA、OPLS-DA结果显示齐墩果酸、熊果酸、绿原酸和槲皮素是影响黄花败酱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GRA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在0.3806~0.5714之间,黄花败酱存在一定批间差异。结论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败酱质量中12个成分,方法简便实用。PCA、OPLS-DA和GRA可用于评价黄花败酱的整体质量。
- 卢立欣郑磊李志明宋超
- 关键词:黄花败酱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黄花败酱茎秆二氯甲烷萃取相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黄花败酱茎秆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相(DPSS)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DPSS(0、25、50、100和200μg/ml)分别作用于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PSS对K562细胞凋亡、周期阻滞的影响;应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DPSS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验证分化相关抗原CD33、CD11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药组各浓度DPSS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性(r=-0.96);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PSS浓度升高,G2/M期细胞增多(r=0.88),细胞被阻滞在G_(2)/M期;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当200μg/ml DPSS作用48 hK562细胞凋亡率最高;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DPSS作用后K562细胞出现胞体增大,包浆量增多,核浆比减小,核染色质粗糙等分化表现;细胞分化抗原检测发现,DPSS作用后CD33、CD11b呈阳性表达。结论:DPSS可以通过周期阻滞诱导K562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并且能够诱导K562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具有潜在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 米乐园李克晶李珊刘婷柴晓静张颖李娟
- 关键词:K562细胞诱导分化
- 黄花败酱活性成分Eudesmin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
- 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的功效。课题组前期已对黄花败酱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糖代谢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活性化合物,包括木...
- 唐琪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3T3-L1细胞HEPG2细胞转录组学
- 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干燥的黄花败酱为原料,粉碎后用乙醇浸提获得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提取物浸膏;将提取物浸膏加水溶解,大孔树脂柱上样后,依次用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
- 刘振花康文艺马常阳崔丽丽蒙丽君王莉屈娇娇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黄花败酱中提取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干燥的黄花败酱为原料,粉碎后用乙醇浸提获得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提取物浸膏;将提取物浸膏加水溶解,大孔树脂柱上样后,依次用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
- 刘振花康文艺马常阳崔丽丽蒙丽君王莉屈娇娇
- 文献传递
- 黄花败酱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对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LH 20、制备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然后应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从黄花败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9-didehydro-7-hydroxydolichodial(1)、convoldorine(2)、3-O-p-香豆酰奎尼酸(3)、松柏醛(4)、芥子醛(5)、C-藜芦酰乙二醇(6)、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7)、莨菪亭(8)、异莨菪苷(9)、七叶苷(10)、clovin(11)、robinin(12)、苄基葡萄糖苷(13)、淫羊藿次苷F2(14)、2-苯乙基-1-O-β-D-葡萄糖苷(15)、淫羊藿次苷D1(16)、大黄素(17)、β-谷甾醇(18)、熊果酸(19)、2α,6α-dihydroxy-5-[(E)-3′-hydroxy-3′-methyl-1′-butenyl]-6-methyl-4-cyclohexen-3-one(20)、loliolide黑麦草内酯(21)、isololiolide异黑麦草内酯(22)、3,4,5-三甲氧基苯酚-l-O-β-D-葡萄糖苷(23)、对羟基苯甲醛(24)。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5~7、9~17、20、22~24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均未表现出抑制活性。
- 张旋侴桂新
- 关键词:黄花败酱化学成分
- 黄花败酱有效成分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探究黄花败酱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索氏抽提法提取黄花败酱黄酮和齐墩果酸含量,并对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以无水乙醇、试剂用量200 mL(10倍)、抽提时间6 h的条件下,齐墩果酸含量最高;在乙醇浓度为95%、试剂用量150 mL(7.5倍)、抽提时间4 h的条件下,黄酮含量最高.同时,提取物表现出较强体外抗氧化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0%,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90%.
- 刘伟武贺张巧群秦锌悦关晓暄
- 关键词:黄花败酱黄酮齐墩果酸抗氧化活性
-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 黄花败酱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的干燥全草,亦称“黄花龙芽”,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败酱草”的来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祛瘀的功效,治疗慢性阑尾炎疗...
- 张旋
- 关键词:黄花败酱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杨波

- 作品数:109被引量:41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黄花败酱 化学成分研究 环烯醚萜 柱层析
- 陈英杰

- 作品数:118被引量:1,676H指数:25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人参 皂甙 化学成分研究 人参皂甙
- 刘素香

- 作品数:77被引量:2,15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
-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HPLC法测定
- 赵雪

- 作品数:33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毛状根 黄曲霉毒素 中黄 发根农杆菌 黄花败酱
- 李延芳

- 作品数:61被引量:3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丁酰胆碱酯酶 药理作用 石吊兰 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