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9篇“ 骨小梁“的相关文章
小梁结构和应用其的假体
本发明涉及医用假体领域,公开了一种小梁结构和应用其的假体。该小梁结构包括本体,本体构造成立体多孔结构,立体多孔结构包括多条丝径和由多条丝径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多个孔隙,各孔隙相互连通,且各孔隙的等效直径不同,其中,各孔...
史春宝解凤宝许奎雪王振国于跃史文超卢小强董泽宇张秉文武文臣
小梁髋假体柄植入的应力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中实心钛合金假体与小梁假体柄植入的应力。方法:基于Mimics软件逆向建立股模型,并使用Geomagic软件对股模型进行优化,再通过SolidWorks软件将模型实体化。将截后的股与金属股柄进行装配,并将装配好的模型导入ABAQUS中进行有限元计算。将股上部分为内侧近端点(小转子区)、外侧近端(大转子区)、股干近端点(茎突中段周围)、远端区域(茎突末端周围和远端)4个区域(处于不同整合状态),计算步态、爬楼梯载荷下植入实心钛合金假体和小梁假体前后的股应力以及区域未整合时的界面应力,并通过应力椭球分析界面的变形类型。结果:在小转子区,步态和爬楼梯载荷下小梁假体相比实心钛合金假体应力屏蔽率分别降低了20.5%和14.7%。实心钛合金假体存在不同整合状态时,步态与爬楼梯载荷下界面拉应力最大分别为10.842、12.900 MPa,剪应力最大分别为7.050、6.805 MPa;而小梁假体存在不同整合状态时,步态与爬楼梯载荷下界面拉应力最大分别为3.858、4.389 MPa,剪应力最大分别为4.156、3.854 MPa。2种不同载荷下,界面内侧剪应力椭球开口朝向两侧,界面发生拉伸变形;界面外侧剪应力椭球上下开口,发生压缩变形。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小梁假体的整体性能优于实心钛合金假体,且假体-界面未整合边缘易发生应力集中以及变形,引发进一步失效。
李博高丽兰陈亚刘淑红胡亚辉胡亚辉吕林蔚张春秋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柄
一种生物型膝关节分区小梁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型膝关节分区小梁平台,包括肾形平台托,肾形平台托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柄,肾形平台托下表面除连接柄以外的其它部分设置有小梁,肾形平台托划分为内侧区、中间区和外侧区;内侧区小梁的孔径和孔隙率依次大...
刘念史文曹雨李建宇叶金铎刘璐
钛合金分区小梁柄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钛合金分区小梁柄及制备方法,其包括圆柱形头部、颈部和柄部;柄部包括柄部近端和柄部远端;柄部近端外表面设置有小梁小梁分区设置。本发明钛合金分区小梁柄,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小梁与实体结合强度...
叶金铎提浩强何伟徐福东李莉
一种小梁结构的中空有侧孔螺钉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梁结构的中空有侧孔螺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小梁结构的中空有侧孔螺钉包括;中空螺钉主体;中空侧孔内芯杆,中空侧孔内芯杆位于中空螺钉主体内;有侧孔的小梁结构松质螺纹杆,有侧孔的小梁结构松质螺...
张明豪王澍怡王建超王志聪南汉臣杭佳楠赵泽阳姚月范格格乔思斯赵晓雷
小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2024年
小梁在人体骼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力学支撑和应力传导作用。正确全面理解小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对于肌肉-骼系统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过去的十年,影像学、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全面地了解小梁。但小梁具有多孔性和非均匀性等结构特点,使研究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十分困难。本文就其作一综述。
权元元丁凯王海程李彦霖张一凡张建志张建志
关键词:骨小梁生物力学
Micro-CT分析跟小梁分布及结构特征
2024年
背景:跟位于足的后下部,受力较大。跟外形复杂且不规则,外周有较薄的皮质包绕,内部充满大量的小梁,探讨小梁的微观结构、走行及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跟折的认识。目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icro-CT)扫描跟标本获得其影像资料,对其内部小梁结构进行分析,探讨跟小梁的形态、分布及结构特征。方法:采用Micro-CT连续扫描干燥成人跟标本,扫描后获得影像图像,将其以DICOM格式存储。导入影像资料到Hiscan Analyzer软件,显示清晰完整的成人跟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的图像,逐层观察小梁的走行,依据小梁走行特点将跟矢状面分为6个部分,在以7 mm为标准的相同厚度下,每个部分选择1个49 mm2等面积的兴趣区,三维重建后获得跟小梁的立体微观结构,二值化后运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域内小梁的体积分数、表面密度、小梁厚度、小梁间隙和小梁数量参数。结果与结论:①跟表面皮质层很薄,内部充满大量松质,在Gissane角的皮质明显增厚;②跟上部的小梁体积分数大于跟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下后部、跟结节部、跟底部,跟结节部的小梁体积分数大于跟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下后部、跟底部;跟结节部的小梁表面密度大于跟下部前端、中和三角区、跟底部,跟上部、跟下后部的小梁表面密度大于中和三角区;跟上部的小梁厚度大于跟结节部;中和三角区的小梁间隙大于跟上部、跟结节部;跟结节部的小梁数量大于中和三角区;③中和三角区主要分布杆状小梁,小梁表面密度最小、体积分数较小、小梁间隙最大;该部位质较疏松,受到高冲击力时抗压缩能力差,小梁最先发生断裂,是易发生折的部位。
张凤珍孙瑞芬李梓瑜王星李琨李志军张少杰
关键词:MICROCT跟骨骨小梁
一种防退型小梁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退型小梁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防退型小梁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小梁主体,小梁主体位于融合器主体内;进钉通道和螺纹孔,进钉通道和螺纹孔均开设于融合器主体的上端;融合器...
王志聪王澍王建超杭佳楠南汉臣张明豪郝国淇王志辰李森乔思斯贺琦胡英明郑广铎
一种增材制造小梁结构工件内部清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小梁结构工件内部清粉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增材制造小梁结构工件,然后基于化学腐蚀+烧结的方法去除梁结构工件多孔内部的残余粉末和假烧结粉末,其中化学腐蚀采用氢氟酸、硝酸和水组成的酸洗溶液酸洗,再将酸...
周志伟陈超
钽金属小梁髋臼系统重建假体周围感染髋臼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一期翻修术中应用钽金属小梁髋臼系统(TMARS)重建髋臼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诊断为PJI并在一期翻修术中采用TMARS行髋臼缺损重建的59例患者资料。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59.5±14.6)岁(范围:26~84岁)。其中单纯使用钽杯29例、钽杯联合钽金属加强块13例、髋臼杯联合髋臼加强环罩技术9例、多杯重建技术8例。记录患者手术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旋转中心恢复情况、植入物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8.9±48.4)min(范围:110~340 min),术中出血量[M(IQR)]1000(400)ml(范围:600~1800 ml)。术后随访5.1(2.6)年(范围:2.0~10.5年),假体存活率为94.9%(56/59)。发生术后再感染3例(5.1%),无菌性松动1例(1.7%),髋关节脱位4例(6.8%)。末次随访时,HHS较术前明显改善[84(12)分比44(9)分,Z=-6.671,P<0.01],髋关节旋转中心均得到有效恢复。结论TMARS应用于一期翻修重建髋臼缺损,能恢复髋关节的初始稳定,重建相对正常的旋转中心,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感染复发率较低,是感染髋关节翻修术中重建髋臼缺损的可选方案。
薛昭曦伊力夏提·麦麦提艾麦提郭文涛胥伯勇曹力
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髋臼缺损

相关作者

马信龙
作品数:1,031被引量:4,651H指数:2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META分析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柚皮苷
马剑雄
作品数:601被引量:2,126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META分析 柚皮苷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周一新
作品数:373被引量:1,391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成形术 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 膝关节
他得安
作品数:298被引量:422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 松质骨 超声导波 长骨 导波
张春秋
作品数:406被引量:5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软骨 生物反应器 关节软骨 力学环境 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