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篇“ 马克斯坦长度“的相关文章
- 预混燃烧气体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的测定方法被引量:5
- 2010年
- 介绍了利用纹影高速摄影技术,在定容燃烧弹内获得氢气和空气层流火焰无拉伸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Markstein)的测量方法和关键技术,说明建立的定容燃烧弹实验系统和采用的测量方法是有效的.
- 孙俊李格升
- 关键词: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测量方法
- 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醇裂解气-空气-稀释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利用球型发展火焰研究了不同燃空当量比(0.4~5.0)、初始温度(310K、360K和410K)、初始压力(0.1MPa、0.25MPa和0.5MPa)、稀释气(N2和CO2)和稀释度(0、0.1、0.2、0.3和0.4)条件下甲醇裂解气-空气-稀释气混合气的预混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裂解气-空气混合气层流燃烧速度在当量比为1.8处达到最大值,并且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马克斯坦长度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减小。N2和CO2作为稀释气加入混合气降低了混合气层流燃烧速度,较稀混合气时马克斯坦长度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减小,化学计量比附近和较浓混合气时马克斯坦长度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增加。稀释气CO2对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的影响高于N2。
- 张烜黄佐华喻武郑建军张志远蒋德明
- 关键词:甲醇裂解气稀释气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 非线性拉伸对层流燃烧速度提取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出一种非线性NLC层流燃烧速度外推方程,并采用定容燃烧弹获取甲烷/空气、正丁烷/空气和氢气/空气的火焰发展历程。基于文献常用和本文提出的4种线性和非线性外推方程研究4种典型火焰中非线性拉伸对层流燃烧速度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克斯坦长度的增加,非线性拉伸的影响增加,不同方程测量的层流燃烧速度差异增加。其中,本文提出的非线性NLC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测量层流燃烧速度精度最高;非线性LC和NLS模型表现居中,而线性LS模型明显高估层流燃烧速度。另外,可以采用高精度非线性模型并适当增加初始火焰半径的策略减小非线性拉伸的影响,从而提高层流燃烧速度的测量精度。
- 蔡骁张龙凯王金华黄佐华
- 关键词: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 N_(2)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自主搭建的1 m^(3)球形爆炸实验系统,通过分析火焰结构与传播过程来探究不同体积分数下的甲烷和氮气对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火焰发展过程与甲烷体积分数直接相关,当甲烷体积分数接近爆炸极限,火焰明显上浮,浮力不稳定性是火焰失稳的主要因素.当甲烷体积分数在7%~13%范围内时,火焰总体呈规则球形,在热-质扩散因素和流体力学因素相互促进或制约作用下,火焰总体不稳定性呈现先迅速增强后缓慢减弱的趋势.通过改变氮气添加比,发现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对氮气添加比的变化更为敏感,当氮气添加比(体积分数)大于8%时,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因素的主导影响下火焰稳定性迅速增强.
- 王金贵何伟杰张成名张苏
- 关键词:马克斯坦长度
- 掺氢对汽油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
- 2022年
- 为研究掺氢比和初始压力对汽油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在定容燃烧试验系统内对初始温度为400 K,初始压力为0.10 MPa、0.15 MPa和0.20 MPa,掺氢比为0%、5%、25%、50%、75%、100%,当量比在0.7~1.6范围的汽油/H2混合气进行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高速纹影图像采集系统记录了混合气火焰发展过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当量比情况下,随着氢气的加入层流燃烧速度提高;纯汽油的层流燃烧速度峰值出现在当量比1.2处,随着掺氢比的提高层流燃烧速度峰值逐渐向浓混合气区移动;在低当量比时氢气的加入使火焰不稳定性增强,高当量比下则相反,氢气的加入改变了混合燃料的火焰不稳定性变化趋势;压力升高伴随着层流燃烧速度降低,且火焰不稳定性加剧。
- 徐一博暴秀超左子农孔令安邓浪胡波
- 关键词:汽油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 乙醇-氢气-空气混合物层流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氢气是一种高效的添加剂,可以改善生物质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为研究氢气对乙醇−空气预混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定容燃烧弹结合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系统研究了初始温度为400 K,初始压力为0.1 MPa和0.4 MPa,氢气含量为0%、10%、30%、50%、70%和90%,当量比为0.7~1.4时的氢气−乙醇−空气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LBV)、火焰厚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等参数,并采用辐射校正公式使LBV更加精准。通过数值仿真构建预混火焰模型,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氢气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当氢气比例小于50%时,LBV随氢气比例的增加线性增长。而当氢气比例大于50%,LBV随氢气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初始压力的上升虽然降低了LBV,但提高了LBV的增长率。此外,随着氢气比例和初始压力的增加,火焰厚度减小,马克斯坦长度降低,火焰的不稳定性增强。
- 张嘉玮姜根柱张衍王筱蓉许沧粟
- 关键词:氢气乙醇定容燃烧弹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 RP-3航空煤油五组分模拟替代燃料的层流燃烧特性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研究一种RP-3航空煤油的五组分模拟替代燃料(包含摩尔分数为14%正癸烷、10%正十二烷、30%异十六烷、36%甲基环己烷和10%甲苯)的燃烧特性,在定容燃烧装置中对初始温度390K,400K和420K,初始压力0.1MPa和0.3MPa,当量比0.8~1.5的该五组分混合燃料进行了层流燃烧特性试验。通过对火焰照片进行边界提取和测量,获得了火焰面发展规律、马克斯坦长度和层流燃烧速率,并将试验结果与RP-3航空煤油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温度升高会促进球形火焰面的传播;压力升高或混合气过浓和过稀都不利于五组分混合燃料的火焰传播。在本文的试验工况下,温度对火焰前锋面不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当量比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减小,质量扩散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使火焰面变得不稳定;压力升高使火焰前锋面的不稳定程度明显加剧,表现为初始压力较高时火焰面破碎情况严重并出现大量细胞状结构。五组分混合燃料层流燃烧速度的峰值出现在当量比1.2左右,偏离该当量比时,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偏离量逐渐减小。通过与RP-3航空煤油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试验工况下,该五组分混合燃料与RP-3航空煤油的层流燃烧速度基本吻合。
- 付意罗睿史鹏宇夏文博范玮
- 关键词:替代燃料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
- 生物质气化气层流燃烧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能可利用原料丰富,且由于自身的碳中性等优势,为未来缓解能源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发挥巨大作用。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方式以直燃为主。然而,直接燃烧的利用效率低,且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生物质气化...
- 张乔生
- 关键词: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数值模拟化学动力学
- 正十四烷层流燃烧特性的实验
- 2020年
- 采用定容燃烧实验平台获得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为420、450 K和480 K,当量比为0.8~1.4工况下正十四烷/空气预混气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并分析了初始温度、当量比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温度和当量比的增加对预混气球形火焰稳定性影响较小,在初始温度为480 K、当量比为1.3工况下,火焰内部无裂纹或胞状结构;初始温度的增加能够加快火焰传播速度,促进火焰锋面形成,其影响在稀混合气中更为显著;随着当量比的增加,正十四烷预混燃烧火焰马克斯坦长度减小,火焰稳定性变差;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正十四烷马克斯坦长度减小,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和层流燃烧速度增加,另外,与RP-3航空煤油层流燃烧速度对比发现,正十四烷层流燃烧速度整体偏高。
- 刘宇王金铎谷午马洪安曾文
- 关键词:层流燃烧速度马克斯坦长度当量比
- 微藻生物航空煤油层流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为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减少CO2排放,航空业一直在寻求和开发各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在第二代生物燃料中,水生藻类物质具有突出优势,已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对微藻生物航空煤油基础燃烧特性研究极少。因此,本文以微藻生物航空煤油...
- 王金铎
- 关键词:层流燃烧特性马克斯坦长度
相关作者
- 黄佐华

- 作品数:664被引量:1,667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氢气 燃烧 天然气 燃料 定容燃烧弹
- 苗海燕

- 作品数:60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定容燃烧弹 天然气 氢气 层流燃烧速率 燃烧特性
- 蒋德明

- 作品数:222被引量:1,567H指数:2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汽油机 定容燃烧弹 燃烧 柴油机 天然气
- 胡二江

- 作品数:114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层流燃烧速度 化学反应动力学 燃料 定容燃烧弹 着火延迟期
- 曾文

- 作品数:204被引量:3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均质压燃 甲醇 催化燃烧 燃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