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篇“ 食管外科手术“的相关文章
吲哚箐绿荧光示踪在胃肠食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吲哚箐绿(ICG)是一种新型示踪剂,术中可近红外荧光成像。使用ICG做荧光剂,可以无创探测淋巴脉管系统,从而进行术中功能的诊断和评估。该文探讨了ICG荧光示踪在胃肠食管外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中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以及重建手术中血管造影对循环血流状况的评估。由于ICG荧光示踪仍在萌芽阶段,因此仍需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姜皓耀李志刚
关键词:近红外荧光成像前哨淋巴结血管造影
食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定义和分级以及预测被引量:5
2015年
食管切除术是众多食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也是风险极高的手术之一。因此,降低食管切除术后的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对食管外科并发症的定义、分级和预测是食管外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食管外科并发症的统一定义及其严重程度的分级,也无专门针对食管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系统。了解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我们预测食管手术的死亡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陈克能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并发症
现代食管外科手术
本书共分两部分。总论篇详细介绍了与食管外科学有关的内容,各论篇则对成人常见的食管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重点突出食管外科手术方法及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
刘相燕著
关键词:外科手术食管疾病
食管外科手术技巧
本书包括食管及贲门疾病的X线诊断,食管外科手术途径的选择,食管和胃的游离切除技术,食管重建技术等内容。
卫功铨编著
关键词:外科手术食管疾病
食管外科手术图谱
(美)(D.B.斯金纳)David
关键词:外科手术食管疾病
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007年
本院1994年1月~2007年6月为食管贲门癌病人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共360例,其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0例占2.8%,吻合口狭窄3例占0.9%,与1980年1月~1994年1月手工吻合术相比较,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57.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75.9%,因而证明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手术中具有防止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重要作用。
金宇斌许焕才张春林
关键词:吻合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食管外科手术后上消化道功能的研究
刘俊峰王其彰李保庆等
该课题采用上消化道功能检查方法对食管手术后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广泛存在胃食管返流;耐贲门失弛症Heller术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管通过明显改善,但仍不能达正常水平。该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外科手术切除术术后观察消化道功能食管癌
微创食管外科:路在何方被引量:2
2013年
近10余年来,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胸部微创外科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涉及胸外科各类手术,已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腔镜食管外科始于1992年,Pelligrini率先成功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治疗食管疾病。此后,胸外科医师为微创技术安全应用到食管外科手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随着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微创技术已成为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但对于食管恶性肿瘤而言,微创外科的应用还有很大差距。
李辉
关键词:微创外科技术食管外科手术电视胸腔镜技术食管良性疾病食管恶性肿瘤
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瓣膜式吻合术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例,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返流。术后14 d至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值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手术方法。
杨国明宋立新董驹李新
关键词:贲门癌食管下段癌食管外科手术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减少和杜绝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年龄34~76岁,男25例,女6例.其中3例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反流.术后14 d~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 pH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 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杜绝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杨国明宋立新董驹李新
关键词:责门癌食管下段癌食管外科手术

相关作者

董驹
作品数:33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吻合术 食管-胃 外科手术 胃腔内 肺癌
孙耀昌
作品数:117被引量:605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肺肿瘤 食管癌 肺切除术
宋立新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吻合术 食管下段癌 食管外科手术 食管-胃 血友病
李新
作品数:17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胃 吻合术 胃腔内 GLC-82细胞 IL-18
杨国明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胃 吻合术 胃腔内 肌瓣 贲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