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12篇“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相关文章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5种致病菌
- 2025年
-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设计特异探针以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单碱基延伸,延伸产物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上进行检测。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的探针分子量分别为4848、5435、5890、6560、7096 Da,单基因延伸后探针的分子量分别为5119 Da(加A)、5697 Da(加T)、6137 Da(加C)、6822 Da(加T)、7383 Da(加G)。最终确定的体系方法通过重现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人工污染水产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以混合5种菌DNA的样本为模板做核酸质谱检测,对应的5个探针可以同时延伸,延伸效率大于80%,在以干扰菌为模板的样本中不会检出上述5种菌,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150、350、160、130、180 CFU/mL。结论此方法展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满足一次反应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上述5种微生物的需求。
- 肖艳霞董志军杨林军朱家强潘娟钱云开
- 关键词:致病菌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不同干制方式下红托竹荪香气特征
- 2025年
- 为探明不同干制方式之间红托竹荪气味特征差异,对3种干制方式下(燃煤干燥、电热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红托竹荪干品中气味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特征香气差异物质。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C×GC-TOF-MS,HS-SPME-GC×GC-TOF-MS)对所有样品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通过计算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筛选特征香气差异物质。结果显示,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32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酮类、杂环类、烃类、醇类、酯类、醛类和酸类等,其中,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苯乙醇、1-辛烯-3-醇、苯甲醛、正戊醛、苯乙醛、正辛醛、2-正戊基呋喃和2,5-二甲基吡嗪是红托竹荪干品中重要气味贡献物质。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OAV>1确定了11种关键差异气味物质,其中,有7种在真空冷冻干燥组气味贡献度最大,1种在燃煤干燥组贡献最大,3种在电热烘干组贡献最大。差异气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可能会造成红托竹荪气味物质损失,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红托竹荪保留与果香、花香、草木香、豆香、泥土香、脂肪味、酒精味、蜂蜜味等相关的气味物质,如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苯甲醛、苯乙醇、正辛醛、2-正戊基呋喃和异戊醇等,电热烘干因温度可控会减少此类物质的损失,燃煤干燥会造成此类物质的严重损失,降低竹荪生鲜类风味。以上结果对红托竹荪干制方式的选择以及红托竹荪在干制过程中香气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 李莉莉李晓贝董慧赵晓燕王琴周晓倩姜力煌刘晓瑾周昌艳
- 关键词:红托竹荪
-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建立结直肠癌诊断模型及初步验证
- 2024年
- 目的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建立结直肠癌(CRC)诊断模型,寻找CRC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 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960医院就诊的114例CRC初诊患者(CRC组)和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血清标本,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31例(CRC患者87例,健康者44例)与验证组43例(CRC患者27例,健康者16例),分别用于模型的建立和初步验证。应用弱阳离子交换磁珠(MB-WCX)进行血清中低丰度蛋白提取纯化,经MALDI-TOF MS筛选CRC组和健康组中差异蛋白峰;基于3种算法(遗传算法、监督神经网络算法和快速分类算法)建立诊断模型,选取差异最显著的两个蛋白峰做聚类分析,将验证组数据带入诊断模型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效率。结果 CRC组与健康组蛋白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共筛选出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峰(曲线下面积>0.70),在CRC组表达上调7个,下调2个;其中,m/z 4645.32和m/z 5906.48差异最显著(P<0.0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6;m/z 4645.32在CRC组表达显著下调,m/z 5906.48表达上调。比较发现监督神经网络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其敏感性为92.60%、特异性为81.25%、准确性为88.3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RC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中,蛋白峰m/z 4645.32和m/z 5906.48有望成为CRC潜在的血清学标志物。
- 吴艳花孙克娜代玉玲朱惠茹陈英剑刘晓斐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直肠癌血清学标志物
-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管污染菌菌群特征
- 2024年
-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时产生的污染菌菌群特征,分析产生污染的原因,寻找降低污染的方法。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2023年5月10日至8月25日送检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后产生的污染菌进行鉴定,将鉴定出的菌种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污染菌的菌群特征。结果6090份呼吸道标本中分枝杆菌阳性标本864份,培养阳性率14.19%(864/6090),污染标本71份,污染率为1.17%(71/6090)。71份污染标本中共分离出74株污染菌,主要菌属为芽孢杆菌和曲霉菌,分别占31.08%(23/74)和24.32%(18/74)。其中灌洗液标本1429份,培养出分枝杆菌阳性标本279份,培养阳性率19.52%(279/1429),污染13株,污染率0.91%(13/1429);痰标本4661份培养出分枝杆菌585株,培养阳性率12.55%(585/4661),污染标本58份,污染率1.24%(58/4661);两种标本培养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8,P<0.05),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结论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时产生的污染菌菌群复杂,以芽孢杆菌、曲霉菌为主,因此,必须规范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采用有效的前处理方法,以达到降低液体培养污染率的目的。
- 蓝吉慧唐柳生黄葵刘爱梅董捷
- 关键词:污染菌分枝杆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痰涂片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在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的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疑似NTM肺病123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标本进行MALDI-TOF MS技术检测和MGIT 960培养。评估MALDI-TOF MS技术在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NTM肺病中的诊断效能。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edCalc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123例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疑似NTM肺病患者中,最终确诊NTM肺病66例。MALDI-TOF MS检测NTM菌种和耐药的时间为8~24 h,共分离72株NTM,居首位的是鸟分枝杆菌复合群34株(47.22%),其次是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13株(18.06%),有6例患者检测到大环内酯类耐药,未检测到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BALF MGIT 960培养和鉴定时间为9~45 d,NTM分型和药敏检测时间为7~15 d,共分离28株NTM,有1例患者检测到大环内酯类耐药。以确诊诊断为金标准,MALDI-TOF MS技术检测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NTM肺病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均高于MGIT 960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85%比42.42%,81.13%比56.32%,80.49%比62.60%,χ^(2)=25.667、8.998和9.664,P<0.05或<0.01)。MALDI-TOF MS技术的ROC AUC为0.801,高于MGIT 960培养的AUC(0.642)。MALDI-TOF MS技术的诊断效能高于MGIT 960培养(Z=3.300,P=0.001)。结论相比MGIT 960培养,MALDI-TOF MS技术在诊断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NTM肺病患者的诊断效能更高,同时能鉴定NTM菌种及耐药情况,且时间更短。
- 高绪胜丁彩红王庆解丹门凤民蒋培培李强周玲娟熊瑜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上海农田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
- 2024年
- 为探究路边农田土壤中未知有机物赋存情况,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上海不同道路等级路边农田土壤(n=8)中的有机物进行了非靶向定性筛查.通过空白过滤和谱库匹配(相似度大于700),在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了1000多个质谱峰,其中,与谱库保留指数偏差在±2%以内的物质数有275~341种.所有采样点共同检出的有机物有66种,信噪比较高的前10种物质主要是多环芳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苯酚类、噻吩类和四氯乙烷类.费雪比值(Fisher ratio,FR)法分析揭示出具有明显道路等级差异的化合物有29种(FR为22.6~60.3),而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化工产品、生物医药和个人护理品等产品,推断其差异主要受控于邻近区域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居民生活源排放的影响.元素组成分析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有机物组成主要以CHO和CH为主,峰面积占比分别为39.9%~59.1%和30.2%~45.8%.对人为源有机物进一步地分类分析,发现烷烃、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上海路边农田土壤中含量较高的3类污染物,表明汽油柴油燃烧、轮胎磨损、润滑油挥发泄漏等交通源排放对路边农田土质的影响不容忽视.总的来说,全二维技术能够准确地定性筛查出农田土壤中大量未关注的有机污染物,为今后污染管控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杨静邬言李月刘欣然杨丁业金芮合丁方方李晔刘敏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农田土壤
-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解析“国槐”木酒海贮存老熟金徽酒挥发性组分特征
- 2024年
- “国槐”木酒海作为一种特殊的贮酒容器,在贮存老熟过程中会赋予白酒独特的风格特点。为解析木酒海贮存老熟金徽酒的挥发性组分特征,本研究综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和液液萃取结合正相硅胶色谱分离技术3种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木酒海贮酒和陶坛贮酒的金徽酒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通过多级鉴定策略在“国槐”木酒海贮存老熟金徽酒中检测出挥发性组分841种,包括萜类化合物87种、芳香族化合物140种、含氧杂环类化合物73种;进一步分析木酒海贮酒特有的271种物质并对其香气属性进行梳理发现,其中有154种潜在香气活性化合物,除醇、酯、醛酮等骨架成分外,还有如萜类、芳香族等微量物质。本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木酒海贮酒挥发性组分的认识,为解析其独特的香气特征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 冯雨枫张智良黄小东唐亮赵江林郭涛红陈双徐岩
- 关键词:挥发性组分
-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测定两种不同工艺红星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
- 2024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解析两种不同工艺红星清茬大曲清香型基酒。共鉴定出759种挥发性组分,对红星清茬大曲清香型基酒挥发性组分及香气特征的认识更为深入;比对了传统清茬大曲清香型基酒和创新工艺清茬大曲清香型基酒的差异,创新工艺基酒中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数量较多,可能是造成香气差异的主要化合物;通过感官品评对比,创新工艺基酒主要突出花香、果香、酸香等,传统工艺基酒主要突出粮香和青草香。本实验为以风味为导向的不同工艺清茬大曲清香型基酒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斯迈杜艳红聂建光谭昊李婷婷史琳铭
- 关键词:挥发性组分芳香族化合物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筛选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成分
- 2024年
-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大叶藜中抗卵巢癌活性成分。获得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醇提物和大孔树脂精制物对卵巢癌OVCAR-3细胞抑制的影响,确定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部位,并采用HPLC-Q-TOF-MS技术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卵巢癌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EGFR,分别与大孔树脂精制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发现大叶藜醇提物与大孔树脂精制物对OVCAR-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其中大孔树脂精制物具有较强的抗卵巢癌活性;HPLC-Q-TOF-MS鉴定出大孔树脂精制物中13个化学成分,包括槲皮素-7-O-β-D-葡萄糖-3-O-α-L-鼠李糖苷、山柰酚等12个黄酮类成分和1个酚酸类成分绿原酸;分子对接结果说明,13个成分与5个靶点之间具有较高亲和力,其中槲皮素-7-O-β-D-葡萄糖-3-O-α-L-鼠李糖苷与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木糖苷与各靶点间结合较好。研究证明,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部位为大孔树脂精制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具有较好的抗卵巢癌作用。
- 杨淑莉程端端司丽慧贾妍李佳慧曾祚萍林瑞新
- 关键词:分子对接
-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快速沙门菌血清型分型
- 2024年
-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常见沙门菌血清型进行鉴定,为临床早期精确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地区来源的500株菌株,采用血清凝集及基因组测序方法确定5种临床常见的沙门菌(包括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印第安纳沙门菌)血清型,提取菌株的蛋白复合物,进行图谱采集,构建肽指纹图谱数据库,利用不同模块算法建立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然后用155株测试菌株评价该分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建立了5种沙门菌血清型MALDI-TOF MS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匹配算法和基于神经元卷积网络机器学习方法的2种沙门菌血清型分型方法,通过测试菌株分别评价2种分型方法的鉴定效果,发现基于匹配算法的MALDI-TOF MS能够快速识别、鉴定5种临床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对沙门菌血清型鉴定的准确率可达100.00%,分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100.00%。而且,该分型方法用时短(15~20 min)、重复性好。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的血清型,分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23%和95.8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MALDI-TOF MS技术的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准确地进行临床常见沙门菌血清分型。
- 王鲁彦侯心娇孙慧颖刁保卫李杰闫梅英
- 关键词:血清分型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