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9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取穴规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取穴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Vip data)自建库时至2023年4月1日有关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以温和灸和间接灸较为常用,治疗方法是温针灸为主,其次是单纯灸法。频次较高的穴位有下关穴、阿是穴、颊车和听宫;腧穴频数分布最多的经络是足阳明胃经;高频穴位多分布在面部。关联性最强的穴组为下关-颊车;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两大类。结论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以温和灸、间接灸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温针灸,同时灸法取穴重视循经选穴及局部取穴,其结果可以为灸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家碧吴步罗森黄亮亮吴健文
- 关键词:灸法艾灸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数据挖掘
-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探究
- 2024年
- 以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为研究目的,探究此治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疗效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实验采集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此次研究对象来自于本院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13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65名病人选择了白色,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药品进行治疗。另外65名患者为实验组,除传统的内科治疗外,行针刺疗法。本课题拟采集 TMJ病人对其疗效的客观评估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疗效进行统计。探讨针刺疗法对 TMJ病人的疗效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临床应用针刺法对 TMJ病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较快地使人体各项生理参数得到较快的恢复。就临床疗效而言,实验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不同治疗方法的疼痛评分、弹响度、MMO评定对比对比情况来看,实验组降低更多;经不同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情况来看实验组也表现出改善更多;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实验组体现更优趋势;从临床效果方面来看实验组效果明显,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整体有效率为96.92% ,且(P<0.05)。结论 经与针灸治疗的方法展开科学相比,针灸治疗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在治疗 TMJ疾病中具有很好的疗效,对其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具有很高的价值,并且可以降低病人二次复发的几率。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病人的依从行为和恢复的积极性,对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田传伟凌晨孙伟刘语嫣陈莉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 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4周。比较2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国际常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最大张口度、中文版颞下颌功能受损评分(MFIQ)及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OHIP-14评分,VAS评分,MFIQ评分,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指数(CM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张口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能够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疼痛和颞下颌功能活动,提高最大张口度,疗效明显。
- 林桂君李钰吴芳鹏韩晟宇陈琳非洪伟苏钢
-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针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 行为护理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临床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确诊的TMD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对症治疗,并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行为护理。结果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健康饮食、良好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定期复诊)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TMD,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习惯,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吴珺瑶沈叶怡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行为护理焦虑抑郁
- 柔肝调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
- 2024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mandibular disorders,TMD),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相关临床问题的疾病^([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是男性的2~3倍,甚则更高^([2])。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多选择可逆性的保守治疗。西医治疗包括药物口服、局部封闭、牙垫矫正、关节腔灌注等,中医治疗有中药内服及外用、针刺、艾灸、推拿等。笔者发现,治疗既要重视局部症状的改善,又要强化患者心理精神的调节,采用柔肝调筋法治疗TMD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王明杰朱中书崔言军姜艳
- 关键词:局部症状柔肝临床治疗方法颞下颌关节弹响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相关基因调控非编码RNA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相关基因调控非编码RNA及应用,涉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相关靶点检测和药物研发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ircRNA在小鼠颞下颌关节炎性疼痛模型中的特异性、差异性高表达,克隆了cir...
- 白倩 阿卜杜勒·纳赛尔 姜伟 刘影 邱江江 李红 夏超云
- 何育风教授基于整体观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验
- 2024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发病率高,对人类的工作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西医主要采取口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虽能缓解部分症状,但未能根治。推拿疗法具有安全、有效且能身心同治的优势。文章介绍何育风教授基于整体观念治疗TMD经验。何教授认为TMD病位在太阳、阳明经筋,外受寒邪为病因,筋骨失衡为病机,太阳外束诸表,阳明营属全身,太阳为风寒所遏则筋骨失衡,阳明气血不通则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时应基于整体观念,从经筋理论、颈腰同治理念及形神一体三个方面对TMD进行辨证治疗。以经筋手法解太阳、阳明筋结,筋柔痛自止;颈腰复位手法调整体筋骨平衡,骨正舒其筋;以温督擦法激发一身之阳气,腹部深层推拿充阳明气血之海,致阴平阳秘,调整体之神,解精神之郁结。何育风教授治疗筋骨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从整体出发运用推拿疗法调整患者一身之筋骨,从太阳、阳明经筋出发治疗TMD,为中医外治法治疗TMD提供了一定思路。
- 谭翔元何育风李湛罗森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筋手法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选穴规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选穴规律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等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至2022年6月。经过筛选及标准化处理针灸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核心选穴及特点。【结果】共纳入92篇文献,提取有效处方108条,腧穴36个,总频次555次。其中,使用总频次前10位的高频腧穴11个,包括下关、合谷、颊车、听宫、翳风、阿是穴、足三里、颧髎、上关、风池、听会,共使用481次,占总频次的85.79%。关联规则显示下关、合谷、颊车、听宫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及共现度,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聚类。【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主要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核心选穴组合为:下关-合谷-颊车-听宫。
- 任庆华张勇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针灸穴位选穴规律颊车
- 超微针刀松解颈肩部激痛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受凉、熬夜、过度咀嚼、口腔咬合、精神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机制未明的,表现为单侧(少数双侧)颞下颌附近酸胀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绞锁等症状的颌面疼痛性疾病,常伴有头痛、耳鸣、颈肩部症状,以20~40岁青壮年女性多见^([1])。有学者发现,TMD患者的头颈姿势异于健康人,呈头前伸、前倾状态^([2-3])。
- 倪芳英孙云廷边金寿升芸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激痛点
- 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基于Heider平衡理论构建的护理干预方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Heider平衡理论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采用慢性疼痛分级量表评估),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估),口腔行为(采用口腔行为检查表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慢性疼痛分级量表评分、口腔行为检查表评分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ider平衡理论干预有助于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疼痛,纠正口腔不良行为习惯,降低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 李瑞莺张岩红王夏萍王军杰郑俪媛吴千驹朱清英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