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1篇“ 颌面整形“的相关文章
单剂量氨甲环酸控制颅颌面整形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评价:一项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回归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剂量氨甲环酸(TXA)对降低颅颌面整形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8月,汇集评估颅颌面整形手术患者使用TXA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R 4.0.4软件根据各研究间异质性情况进行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统计推断的配对meta分析,并根据手术类型、患者年龄、患者地区分布、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对报道了不同剂量TXA降低围手术期出血疗效的研究进行meta回归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合并结果的稳定性。Egger’s检验用于分析潜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31篇RCT研究,包含2072例患者,其中TXA组1051例,安慰剂对照组1021例。配对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I^(2)=90%)合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使用TXA能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量[标准化平均差(SMD)为-1.13,95%CI为-1.47~-0.80,P<0.01]。亚组分析显示,TXA对不同手术类型、年龄、分布地区的患者以及在不同样本量的研究中均显示对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显著作用。其中,降低出血量最有效的亚组分别是正颌手术组(SMD为-1.44,95%CI为-2.07~-0.80,P<0.01)、<30岁组(SMD为-1.32,95%CI为-1.68~-0.96,P<0.01)、亚洲患者(SMD为-1.29,95%CI为-1.72~-0.86,P<0.01)、样本量<30例组(SMD为-1.16,95%CI为-1.50~-0.82,P<0.01)。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TXA(5、10、15、20、25 mg/kg)对患者的止血作用并无明显差别(P>0.05)。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合并结果具有稳定性。Egger’s检验结果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TXA可有效降低颅颌面整形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且与给药剂量无关。然而,后期临床研究仍需提供更多的患者基线数据、输血相关指标和血管栓塞等不良事件�
李晨曦马红梅刘瑶刘瑶丁明超孙家琳
关键词:氨甲环酸颅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围手术期出血
一种整形美容用颌面部固定装置、颌面整形美容器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形美容用颌面部固定装置、颌面整形美容器械,属于美容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夹持装...
晏丽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颅颌面整形手术导航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颅颌面整形手术导航系统,基于该系统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该系统包括咬合导板、三维重建模块、配准模块及导航模块;所述咬合导板包括咬合部及与所述咬合部连接的标记版,所述标记版上设有配准小球与视觉标记...
段星光谢东升李长胜方冯歆云张润田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颅颌面整形中的应用
2023年
颌面畸形是颅颌面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病因主要为先天性颅颌面骨发育畸形、创伤等,患者不仅存在颅颌面畸形,而且可引发颅内高压、视力及口腔功能受损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重建生理解剖结构,改善局部功能障碍。但是,颅颌面骨骼结构复杂,临床矫治、修复难度较大。近年来,颅颌面整形外科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发展迅速,整形外科医生转向技术,不仅要改善他们的结果,还要改善他们获得高质量结果的频率。从其效率和权宜之计的角度来看,今天几乎所有人类的创造力都以技术的存在为条件。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的进步,包括虚拟现实模拟器,增强现实,虚拟整形手术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为整形外科的教学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模式。新技术为传统手术提供的效率可以通过更简化的检查和更流畅的术中体验,并相信手术的准确性,为颅颌面畸形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大量的影像学资料来辅助诊断,其在整形外科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本文将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
张琼尹陈华
关键词:整形外科计算机辅助技术颅颌面部
游离真皮脂肪瓣在颌面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游离真皮脂肪瓣是由去上皮的皮肤组织和相邻皮下脂肪组成的自体组织瓣。作为组织缺损或扩增的治疗选择,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术后多外形美观度佳,患者满意度高。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无排异、成活率高、质地柔软逼真、供区隐蔽、来源丰富等优点,在颌面整形外科许多领域如眼部、鼻部、耳部、面颊部整形中得以推广应用。
杨洋贾阳潘博于晓波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扩增
异丙酚联合依托咪酯类用于颅颌面整形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2022年
研究异丙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颅颌面整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60例颅颌面整形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颅颌面整形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药物麻醉,值得推广。目前,因为交通事故的频发,面部毁容的人数越来越多,又或者是颅颌面发生炎症反应,导致颅颌面变得不美观,而患者想要颅颌面更加美观,就需要采用颅颌面整形手术进行治疗,恢复颅颌面的美观度。
伏清俊李朝春
关键词:异丙酚依托咪酯麻醉效果
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在颏部水平截骨手术中的精确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在颏部水平截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精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传统颏部水平截骨手术的10例小颏畸形患者(临床组)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对该组患者1∶1的3D石膏模型(机器人组)进行颏部水平截骨手术操作。以本团队前期实验研究数据标准为参考,利用数字化模拟软件设计术前理想手术方案(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的颏前点至鼻根点的距离,前鼻棘点至颏下点的距离,颏顶点至颏孔点的距离,颌角点至颏孔点的距离,双侧下颌1、3、6号牙顶点至截骨线的距离,内固定与颏前点的最小距离,对比3组指标测量结果。结果机器人组术后测量指标与对照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组术后测量指标与对照组指标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机器人组与对照组的截骨路线一致(P>0.05),而临床组与对照组的截骨路线之间存在差异(P<0.05)。临床组与机器人组相比,术后的内固定与颏前点的最小距离更小。结论与传统临床手术操作相比,颅颌面整形手术机器人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颏部水平截骨。
孙铁成杨斌王豫杨青孙志彬
关键词:颏成形术机器人数字化技术3D打印导航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年
探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数字智能组。常规组依照术前三维头颅CT重建图像,设计手术方案并实施;数字智能组术前行三维头颅CT重建后,进行术前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三维打印导板定位及术后数字化评价,对比两组颅颌面整形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数字智能组颅颌面整形优良率达93.5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颅颌面整形外科,可有效提升其矫正、修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孙茂正左博王晓彤赵莹
关键词:3D打印机并发症
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属于美容技术领域,该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包括支撑组件和滑床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架、鞍座、床架和头架。患者背朝下躺卧在滑台表面的环形凹槽内,患者头部朝上通过滑台表面的环形凹槽进...
叶斌李继华何映酉王鹏毕丹丹宋丽斌
文献传递
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属于美容技术领域,该智能颌面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包括支撑组件和滑床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架、鞍座、床架和头架。患者背朝下躺卧在滑台表面的环形凹槽内,患者头部朝上通过滑台表面的环形凹槽进...
叶斌李继华何映酉王鹏毕丹丹宋丽斌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田卫东
作品数:585被引量:1,476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 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导板
李鹏
作品数:73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导板 受众 《华西都市报》 刮治 下颌骨
陈兵
作品数:199被引量:863H指数:16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内眦赘皮矫正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下颌角 皮瓣
汤炜
作品数:261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导板 下颌骨 数字化 下颌骨缺损 口腔颌面外科
章毅
作品数:178被引量:16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研究主题:神经网络 数据准备 勾画 靶区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