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5篇“ 颈椎肿瘤“的相关文章
颈椎肿瘤切除联合椎动脉搭桥患者高灌注综合征的风险护理1例被引量:1
2023年
颈椎肿瘤常累及周围重要的解剖结构,如双侧椎动脉、脊髓和颈神经根等。当原发恶性颈椎肿瘤累及双侧椎动脉时,为了完整切除颈椎肿瘤,降低复发率,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行颈椎肿瘤切除联合椎动脉搭桥术。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走行于颈部最终汇合为基底动脉,主要分为四段,V1段:发源于锁骨下动脉至颈6横突孔穿行;V2段:通过颈6至颈3横突孔,经颈2出枢椎,通过颈1横突孔;V3段:自颈1穿出硬脑膜处;V4段:过枕骨大孔,在脑桥延髓交接处合成基底动脉。
李晓林万昌丽贾齐杨兴海肖建如
关键词:枕骨大孔颈椎肿瘤横突孔颈神经根
3D打印在上颈椎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已进入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用在上颈椎复杂肿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大幅度提升了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文从专业的角度,收集、整理、分析并总结了许多类似治疗成功的病例,发现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特有的作用是:术前能帮助手术医生选定妥当的手术路径和重建方案,病灶模型可供术中参考并帮助提前打印合适的个性化内植物。当然,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也需要医生正确使用3D打印技术,正确选用材料,以发挥其优势。希望这些收获能对正蓬勃兴起的3D打印应用技术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余若晨牛国旗周乾坤刘路坦陈辉刘涛蒋维利
关键词:3D打印上颈椎肿瘤
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颈椎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对颈椎肿瘤靶区勾画和剂量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11例颈椎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MRI与CT图像进行融合,比较MRI-CT与CT为基础图像的靶区体积差异以及剂量差异。对不同医师所勾画的靶区体积以及剂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组内相关系数(ICC)可靠性分析。结果:(1)由1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GTV_(MRI-CT)显著大于GTV_(CT),脊髓_(MRI-CT)体积显著小于脊髓_(CT)(P<0.05);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体积比较差异与1名肿瘤放疗医师趋势一致,不同影像为基础的靶区勾画体积重叠系数为0.83±0.15。(2)5名肿瘤放疗医师所勾画靶区,GTV以及脊髓变异系数(CV)_(MRI-CT)均小于CV_(CT);ICC在GTV中分别为0.97与0.95,在脊髓为0.83与0.82。(3)GTV剂量MRI-CT D_(max)显著低于CT D_(max),脊髓剂量MRI-CT D_(2cm^(3))同样显著低于CT D_(2cm^(3))(P<0.05)。结论:MRI-CT图像融合技术能更精确地勾画靶区体积以及准确计算放射剂量,不易造成靶区漏照,同时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不同医师间差异较小,可提高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冬艳薛雁山许芳宋晓婕颜宝云
关键词:颈椎肿瘤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图像融合技术靶区
3D打印模型在颈椎肿瘤手术切除与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背景:颈椎解剖结构复杂,肿瘤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食管及气管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颈椎肿瘤手术切除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椎肿瘤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5-68岁,术前均行颈椎CT扫描,将CT得到的图像信息保存为DICOM格式,接着将数据导入Mimics三维建模软件,重建出三维模型。最后将重建的结果以STL格式导入3D打印机,按照三维模型逐层叠加打印出1∶1解剖模型。参照3D打印模型,制定颈椎肿瘤手术切除与钢板内固定融合重建计划。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试验获得甘肃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11例均手术成功,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复查X射线片,显示病变部位完整切除,植入物位置良好,无松动;②11例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g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③结果表明,应用3D打印模型能术前制定完整的切除重建计划,包括具体的切除范围、固定节段、螺钉、钢板的大小,熟悉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术中避免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可降低手术风险低,提高临床疗效。
张同同王中华文杰宋玉鑫刘林
关键词:内固定3D打印颈椎肿瘤颈椎肿瘤
前馈控制理念在颈椎肿瘤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颈椎肿瘤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7月行后路颈椎肿瘤切除术的27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理念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3个月后评估两组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并发症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和出院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SF-36评分、出院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馈控制理念应用于颈椎肿瘤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李晓林吉玲谭桃丁小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延续护理
一期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经口咽肿瘤切除术治疗上颈椎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经口咽肿瘤切除术治疗上颈椎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6-67岁,平均(46.4...
朱先杰
关键词:上颈椎肿瘤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上颈椎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肿瘤切除、前路翼状钛笼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上颈椎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骨二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3例;骨巨细胞瘤1例,脊索瘤1例,浆细胞瘤2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D级3例,E级1例;累及C_2、C_3者3例,累及C_2者1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肿瘤切除、前路翼状钛笼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通过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2±6)个月。4例植骨在术后6~8个月[平均(6.9±1.3)个月]内均完全融合;1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从D级恢复至E级,其余3例无变化。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5±2.2)分,与术前[(7.1±1.5)分]比较明显降低(P=0.010);术后3个月VAS评分(4.2±2.3)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08)。3例患者术后随访期内无病生存,1例浆细胞瘤患者术后13个月发现肱骨转移,随访期内带瘤生存。结论上颈椎肿瘤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肿瘤切除、前路翼状钛笼椎体重建、后路椎弓根或侧块螺钉固定治疗,术野暴露好,肿瘤切除彻底,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张群立薛文刘林舍炜李德霞
关键词:上颈椎肿瘤椎体重建螺钉固定
一期后路肿瘤切除后骨性结构复位重建治疗上颈椎肿瘤
颈椎肿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肿瘤,因其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如高位颈脊髓、椎动脉、甚至有些肿瘤延伸至延髓下段,其手术难度及风险大、术后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肿瘤残留及复发等风险较高.高位颈椎肿瘤通常为哑铃型肿瘤,因其生长...
洪正华陈伟富王章富洪盾郑光彬叶招明陈海啸
关键词:上颈椎肿瘤椎板切除术
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肿瘤模型的术前规划及手术模拟被引量:11
2018年
背景:目前上颈椎肿瘤有限元模型大多采用CT平扫结合增强图像数据,3D打印仿真模型与术中实际肿瘤存在一定误差,采取CT结合MR的数据来建模,发挥各自的优势,得到的模型更加符合真实。目的:探讨3D打印上颈椎肿瘤模型在术前规划、模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至2017年收治的上颈椎哑铃型肿瘤(ToyamaⅡa、Ⅲa、Ⅴ型)患者2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每组10例。3D打印组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哑铃型肿瘤精准手术治疗,术前获取患者头颅CT/MR资料,建立患者上颈椎肿瘤个体化模型,通过3D模型模拟手术,采取一期颈后路肿瘤切除+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常规组进行常规手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善率。结果与结论:(1)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及其与邻近血管、上颈椎的空间关系,并在体外进行仿真模型的模拟手术;术中借助3D模型能指导肿瘤切除并重建上颈椎稳定性;(2)与常规组相比,3D打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3)3D打印组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善率为(93.0±2.8)%,常规组为(75.0±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634,P <0.05);(4)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和后凸畸形的发生;(5)结果表明,3D打印上颈椎肿瘤模型技术上可行,能够有效辅助复杂上颈椎疾病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模拟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陈雍君钟华华强林永祥李华胡治平段少银赵慧毅
关键词:颈椎3D打印模拟手术肿瘤模型颈椎肿瘤
颈椎肿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被引量:2
2017年
颈椎肿瘤常累及重要解剖结构如椎动脉、脊髓和神经根等,手术风险高,常伴有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报道,颈椎疾病(121例)手术总的早期并发症率为47.1%,其中肿瘤(10例)、创伤(31例)、退变性疾病(75例)和感染(5例)的手术并发症率分别为70.0%、48.4%、44.0%和40.0%,颈椎肿瘤并发症率最高。笔者针对颈椎肿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杨文华姜亮刘忠军
关键词:肿瘤手术常见并发症颈椎肿瘤并发症率早期并发症退变性疾病

相关作者

王俊杰
作品数:672被引量:2,512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性粒子 前列腺癌 CT引导 植入治疗 放射性
江萍
作品数:67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摆位误差分析 CT引导 剂量学 超声引导 放疗
包聚良
作品数:112被引量:74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颈椎 寰椎
杨瑞杰
作品数:127被引量:4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剂量学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CT引导 子宫内膜癌
杨团民
作品数:82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股骨 骨肿瘤 骨肉瘤 手术治疗 骨巨细胞瘤